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咏之

作品数:8 被引量:71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孢囊
  • 5篇甲藻
  • 4篇甲藻孢囊
  • 3篇赤潮
  • 2篇大亚湾海域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藻细胞
  • 2篇锥状斯氏藻
  • 2篇小球
  • 2篇小球藻
  • 2篇果胶
  • 2篇果胶酶
  • 2篇海域
  • 2篇核酸
  • 2篇核酸类
  • 2篇保温处理
  • 1篇新记录种
  • 1篇形态学
  • 1篇营养化

机构

  • 8篇暨南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8篇肖咏之
  • 7篇齐雨藻
  • 4篇吕颂辉
  • 4篇陈菊芳
  • 3篇辜小莲
  • 2篇张孝慈
  • 2篇周金鑫
  • 2篇陈波
  • 2篇王朝晖
  • 2篇徐宁
  • 2篇范晓健
  • 2篇王玮
  • 1篇李锦蓉

传媒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中国藻类学会...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球藻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球藻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小球藻细胞悬浮液经温育处理后加入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再保温处理。酶解提取液中富含小球藻生长因子、多种氨基酸、多糖和核酸类物质,且工艺流程简单,无需特殊设备,成本低,提取效率高...
周金鑫张孝慈齐雨藻范晓健王玮陈波肖咏之辜小莲
文献传递
我国赤潮新记录种——Peridinium quinquecorne Abe的研究被引量:20
2000年
1999年 5月在广东省惠阳大亚湾发生一起Peridinium quinquecorne赤潮。利用光镜和电镜对赤潮生物进行形态学观察。赤潮期间 ,赤潮生物最高密度可达 11.8× 10 6L-1,随着气温骤降 ,赤潮消退。P .quin quecorne是一喜生活在富营养化的浅湾内兼具附着、浮游习性的种类 ,针对赤潮发生区域的营养盐与该种赤潮发生的关系作了探讨。
陈菊芳齐雨藻肖咏之徐宁李锦蓉
关键词:赤潮形态学种群动态海洋污染甲藻
广东大亚湾甲藻孢囊及其与锥状斯氏藻赤潮的关系被引量:23
2003年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月 ,在大亚湾澳头海域用沉积物捕捉器 (Sedimenttrap)及TFO重力采泥器对甲藻孢囊进行每月一次的周年监测 ,并同时研究了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 ,晚秋孢囊形成率最高 (3 4 8× 10 5cysts/m2 ·d) ,冬季形成率较低 ,年平均为 1 2 8× 10 5cysts/m2 ·d。锥状斯氏藻 (Scrippsiellatrochoidea)是大亚湾沉积物孢囊中的绝对优势种 ,除个别季节外 ,其形成率一般占孢囊总形成率的 5 0 %以上。 2 0 0 0年 8月至 9月 ,该海域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锥状斯氏藻赤潮 ,最高细胞密度达 4 0 6× 10 4cells/mL。赤潮中后期 ,锥状斯氏藻孢囊包括暂时性孢囊和休眠孢囊大量形成 ,孢囊的形成减少了水体中营养细胞数量 ,是赤潮消退原因之一。
肖咏之王朝晖陈菊芳吕颂辉齐雨藻
关键词:孢囊锥状斯氏藻藻类水体营养化
中国沿海甲藻孢囊的分类与分布
<正> 对我国沿海甲藻孢囊的形态、分类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孢囊在我国沿海种类组成及作为赤潮种源的分布情况。 利用TFO重力采泥器分别在渤海四十里湾、黄海胶州湾、东海舟山群岛、南海的饶平柘林湾、南澳岛,大亚湾、大鹏湾...
齐雨藻肖咏之吕颂辉陈菊芳徐宁
文献传递
小球藻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球藻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小球藻细胞悬浮液经温育处理后加入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再保温处理。酶解提取液中富含小球藻生长因子、多种氨基酸、多糖和核酸类物质,且工艺流程简单,无需特殊设备,成本低,提取效率高...
周金鑫张孝慈齐雨藻范晓健王玮陈波肖咏之辜小莲
文献传递
中国沿海甲藻孢囊分类、分布和孢囊形成动力学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沿海甲藻孢囊的形态、分类、分布进行的调查、分析,试 图了解孢囊在我国的种类组成及作为赤潮种源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在典型海 域,大亚湾海域的生态动力学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以期说明它与赤潮发生、 发...
肖咏之
文献传递
大亚湾海域锥状斯氏藻赤潮及其与孢囊的关系被引量:41
2001年
用沉积物捕捉器取样,研究了大亚湾海域2000年6~9月孢囊(Cyst)种群动态,同时 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群动态。研究期间(8~9月)该海域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锥状斯氏藻赤潮。 赤潮前一个月,锥状斯氏藻孢囊的平均日形成率为2.05× 105cysts/(m2·d),丰度为50.22%, 该时期以有性生殖产生的静止期孢囊为主;在赤潮盛期的8,9月初,孢囊的平均日形成率达到 2.01 ×106cysts/(m2·d),丰度为96.97%,此时期的孢囊多为营养细胞所形成的暂时性孢囊; 赤潮结束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恶化,暂时性孢囊的形成达到高峰,平均日形成率为1.24×l07 cysts/( m2·d),丰度为99.53%。结果表明大亚湾丰富的孢囊是潜在的种源(Seed bed),2000年 的夏季、秋李持续高温(>25℃),台风减少及风力减弱等有利锥状斯氏藻的环境条件诱发孢 囊萌发,开始了该种类的赤潮。
肖咏之齐雨藻王朝晖吕颂辉
关键词:孢囊锥状斯氏藻赤潮
大亚湾海域甲藻孢囊的生态动力学研究
<正> 对广东大亚湾澳头海域浮游植物的组成及季节分布开展了两周年的研究同时也对甲藻孢囊的种类组成及空间分布和季节分布开展了周年研究。记录有28种甲藻孢囊,显示含钙的多甲藻目(Peridiniales)种类占优势。
齐雨藻肖咏之吕颂辉陈菊芳辜小莲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