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 作品数:16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起稻田型松毛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 2006年
- 刘孙杰李睿佼陈媛罗燕邓顺意肖松泉李平夏怀林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松毛虫病水田病人
- 感染性腹泻疫情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明确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原体和来源。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罹患率。采集疑似感染性腹泻患者肛拭子、生活饮用水、空气和环境涂抹拭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快速检测轮状病毒A群、B群、C群,诺如病毒GⅠ、GⅡ型和肠道腺病毒三种感染性病毒核酸,肛拭子采用细菌培养检测肠道致病菌,生活饮用水检测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结果共采集病例标本21份,生活饮用水2份,厕所空气样2份,环境标本标本厕所蹲位地面墙面、寝室门把手地面等涂抹拭子20份,病例标本13份、环境标本3份为诺如病毒核酸GⅡ型,其他轮状病毒A群、B群、C群,诺如病毒GⅠ型和肠道腺病毒核酸、肠道致病菌检测为均阴性,饮用水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均未检出。结论该起疫情为诺如病毒感染所致。暴发的可能传播为人与人接触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准确快速的检测出诺如病毒GⅡ型病原体,为疫情的处理提供了及时正确的方向。
- 周爱华罗燕黎冠黄良军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
- 1株不分解乳糖O111:K58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一起疫情中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O111:K58的分离鉴定。方法:依据GB/T4789.6-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对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O111:K58进行培养,经染色镜检,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作出鉴定。结果:从患者粪便接种的庆大平板中检出1株不分解乳糖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O111:K58。结论:抗菌素合适量的庆大平板可用以分离到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 罗燕李广兵雷卫蓉
- 关键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 邵阳市首次检出福氏4c志贺菌(新菌型)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福氏志贺4c(F4c)新菌型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毒力。方法采用F2a株作为参照,以生化反应、噬菌体裂解试验、血清分型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豚鼠角膜进行侵袭力测定;恢复期病人血清与分离菌进行特异性凝集试验。结果血清学反应志贺氏四种多价(++++)、福氏多价(++++)、福氏Ⅳ(++++)、群7(++++)、对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等耐药。豚鼠角膜侵袭力试验阳性,恢复期病人血清相应抗体为1:320。结论经鉴定分离的该菌为福氏志贺4c(F4c),生物学特性与F2a一致,毒力极强,是一个少见的福氏流行株,为湖南省首次检出。
- 罗燕陈媛周爱华刘孙杰郑秀述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流行株
- 一起农村聚餐引起霍乱暴发疫情的调查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霍乱暴发疫情发生原因、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疫情流行趋势与预防控制策略,为今后实施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聚餐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追踪调查,采集病例与聚餐者大便(或肛拭子)、剩余食品、疫点环境样本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用生化反应、血清分型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追踪调查聚餐者和密切接触者747人,采样检测503人,检出O139霍乱弧菌阳性6例,其中4例病例检出O139霍乱弧菌3例,检出健康带菌者3例;检测疫点环境与食物样本93份,其中生活污水检出O139霍乱弧菌阳性1份,剩余食物和甲鱼销售点甲鱼样本未检出霍乱弧菌。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未发生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该次疫情是1起农村聚餐引起的O139霍乱暴发疫情,其原因可能为聚餐时使用了被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且加工过程中生熟不分交叉污染所致。加强甲鱼等海、水产品检疫和养殖场所的消毒,完善农村大型聚餐活动的监管,是当前预防农村O139霍乱暴发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
- 刘涛肖善良罗燕吴和平吴存雄
- 关键词:O139霍乱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 2007年邵东县一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分析O139霍乱暴发因素和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邵东县发生的霍乱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邵东县发生的O139霍乱是酒宴中使用甲鱼引起的食源性暴发,采取控制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没有发生第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加强甲鱼养殖地病原消毒处理和水产品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督检测,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卫生管理是当前预防霍乱的重要措施。
- 肖善良罗燕周少峰黎建新李睿佼唐富国
- 关键词:O139霍乱流行病学调查
- 湖南首次福氏4c型菌痢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原因。方法病例个案调查、采样检测,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疫情历时8d,发病79人,发病率为14.5%,2005年6月12日出现首发病例,6月16、17日为发病高峰,寄宿生发病人数明显多于通学生,少数病例临床表现严重,出现昏迷。结论此次疫情为自备井水污染所致,病原菌为福氏4c志贺氏菌。
- 刘孙杰刘涛徐友林罗燕邓如意
- 关键词:菌痢污染
-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比较TP-ELISA及TRUST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在梅毒抗体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TP-ELISA及TRUST两种方法同时对3246份性病监测人群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两种方法有一种为阳性的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确证。结果:在TPPA法确证的197例阳性标本中,TP-ELISA法检出196例,敏感性99.5%;TRUST方法检出148例,敏感性80.1%。TP-ELISA法检出的198例阳性中,有2例确证为阴性,特异性92.3%;TRUST法检出的148例阳性中,有21例确证为阴性,特异性47.3%。两种试剂同为阳性的146例标本,经确证均为阳性。结论:TP-ELISA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TRUST法,ELISA方法更适合梅毒抗体血清学筛查。
- 李广兵罗燕许金萍
- 关键词:TP-ELISA法TRUST法TPPA法
- 邵阳市2005-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中的IgM抗体,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消除和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分析。结果 2005-2009年五年间,收集2 279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6.22%,麻疹IgM抗体阴性血清标本检测风疹IgM抗体542例,阳性53例,阳性率为9.78%。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与有免疫史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的比率为2.35:1。2008年为发病的高峰。不同采血时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病高峰为春夏季节。麻疹阳性病例呈低龄化趋势。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显著下降,在麻疹高发前期适时定期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应大力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
- 周爱华石新时罗燕李克红
- 关键词:麻疹IGM抗体
- 邵阳市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监测邵阳市手足口病病原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比较评价检测方法、标本类型及采样时间对病原学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RT-PCR方法,进行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3.38%,其中EV71阳性率为40.61%,CoxA16阳性率为7.97%,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4.80%。男女阳性率分别为65.07%和59.88%。阳性病例0~岁到5~岁组构成比为97.60%。咽拭子肠道病毒阳性率61.60%,疱疹液肠道病毒阳性率80.0%,粪便或肛拭子肠道病毒阳性率75.0%。重症病例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67.43%,轻症病例标本阳性检出率60.71%。109份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V71是引起邵阳市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男性EV71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5岁以下儿童是高危人群,春夏季高发,不同类型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高于RT-PCR,重症病例EV71检出率高于轻症病例,要加强对EV71和CoxA16的鉴别诊断,有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周爱华罗燕黎冠赵军嵘
-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C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