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庆良

作品数:209 被引量:458H指数:11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0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8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6篇细胞
  • 52篇造血
  • 48篇放射病
  • 46篇急性
  • 42篇急性放射病
  • 31篇小鼠
  • 31篇骨髓
  • 30篇集落
  • 30篇集落刺激因子
  • 29篇细胞集落
  • 29篇粒细胞
  • 26篇粒细胞集落刺...
  • 24篇照射
  • 24篇白细胞
  • 22篇RHIL-1...
  • 21篇基因
  • 20篇白细胞介素
  • 16篇射线
  • 16篇干细胞
  • 16篇Γ射线

机构

  • 16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7篇苏州大学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生物技术有限...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放射与辐...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江苏省肿瘤医...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南昌市疾病预...
  • 1篇南昌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208篇罗庆良
  • 83篇熊国林
  • 65篇董波
  • 60篇毛秉智
  • 49篇谢玲
  • 49篇邢爽
  • 41篇从玉文
  • 40篇柳晓兰
  • 38篇黄海潇
  • 32篇李明
  • 30篇余祖胤
  • 27篇郝静
  • 22篇赵振虎
  • 20篇郭德煌
  • 19篇邱丽玲
  • 18篇彭瑞云
  • 17篇刘耀文
  • 16篇张浩
  • 15篇王欣茹
  • 12篇赵燕芳

传媒

  • 35篇中华放射医学...
  • 30篇解放军医学杂...
  • 14篇中国实验血液...
  • 1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2篇国际药学研究...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辐射研究与辐...
  • 4篇国外医学(药...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中国辐射卫生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中国药物应用...
  • 3篇第七次全国放...
  • 3篇第七届全军防...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国外医学(放...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冶金医药情报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14篇2011
  • 15篇2010
  • 6篇2009
  • 11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15篇2005
  • 21篇2004
  • 7篇2003
  • 13篇2002
  • 12篇2001
  • 11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9篇1997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hIL-11对急性放射病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rhIL 11对急性辐射损伤后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流式细胞术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别在照射后不同时间观察了rhIL 11对 5 5Gy6 0 Co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各组小鼠骨髓细胞Bcl 2和P5 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照射前应用rhIL 11可使照射后 6h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率下降 ,而照射后给药组照射后 12h凋亡率下降更加明显。②照射后 3d给药组P5 3蛋白表达均较照射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1) ,Bcl 2蛋白表达则明显升高 ;照射后 7d给药组Bcl 2升高仍明显。结论应用rhIL 11可有效抑制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 ,有利于造血功能的恢复。rhIL 1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与Bcl 2和P5 3等蛋白的调节密切相关。
刘耀文罗庆良董波郭德煌熊国林郝静赵蓓蕾葛平
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急性放射病小鼠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
EMSA法分析STAT5信号分子与周期蛋白cyclin B1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01年
利用蛋白凝胶电脉迁移率变动分析法 (EMSA)分析STAT5信号分子与周期蛋白cyclinB1的相互作用。探针位于cyclinB1启动子区的 - 783到 - 75 4之间 ,该区域包含SATAT5与cyclinB1的结合序列TTN5AA。STAT5与cyclinB1共形成a、b和c三条蛋白滞后带 ,当用点突变的探针作用时 ,仅剩下滞后带a和滞后带c 。
郭德煌邱丽玲柳晓兰罗庆良董波毛秉智
关键词:STAT5信号分子
聚乙二醇干扰素α-1b对荷ACHN肿瘤裸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1b(PEGIFNα-1b)对荷人肾腺癌细胞(ACHN)瘤裸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荷ACHN瘤鼠模型,分溶剂对照及PEGIFNα-1b50,150和300μg组。给药组每只鼠每周1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PEGIFNα-1b,溶剂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溶剂,连续5周给药。每周1次测量肿瘤体积和动物体重,第5周末取肿瘤测其体积与重量。结果:第5周末各组肿瘤体积分别为给药前的258.9%,152.0%,95.5%和67.5%,三个给药组按肿瘤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8.91%,37.68%和49.53%(P<0.05)。结论:每周1次,连续5周皮下注射PEGIFNα-1b可以显著抑制ACHN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其中300μg剂量组的效果最好。
邢爽黄海潇李明熊国林谢玲何绚何社辉沈纯罗庆良
关键词:裸鼠
直接注射表达hIL-6基因的质粒DNA促进照射小鼠的血小板生成的恢复(英文)
2001年
出血是大剂量电离辐射后所致损伤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 ,且可发展成致命的出血综合征。国内外均尝试在辐射或化疗动物模型上用一些细胞因子促进血小板恢复 ,以减少出血。但由于多次注射等不尽人意 ,因此人们仍在进行新措施的研究。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但也有可能增加感染的几率。本实验尝试运用质粒载体对辐射损伤进行基因治疗。本研究观察了辐射对体内质粒载体基因转移效率的影响 ,以及转移hIL 6基因后对照射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经 6 .5Gy照射的小鼠一次肌内注射表达IL 6的质粒DNA后 ,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 6水平 ,以蛋白表达量评价基因转移效率。结果显示 ,治疗组从照后 4天hIL 6开始增加 ,于照后 11天左右达峰值 ,而此时对照组仍处于低水平。治疗组照后 2 8天时蛋白表达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同照射剂量治疗组的结果相比 ,7.5Gy照射组hIL 6水平约为 5 .0Gy照射组的两倍。体内高表达的hIL 6明显促进照射小鼠造血恢复 ,治疗组不仅血小板的最低值明显提高 ,而且骨髓细胞中CFU GEMM和CFU Meg也明显增加。外周血血小板数的增加部分是由于网织血小板的增加 ,说明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的速度加快。以上结果表明电离辐射可以明显提高IL 6质粒DNA的体内转染效率 ,为质粒载体基因的方法治疗辐射?
孙连生柳晓兰邱丽玲王嘉玺罗庆良
关键词:基因治疗血小板生成白细胞介素6质粒DNA
rhIL-3和GM-CSF对γ线照射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3(rh IL 3)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单用与伍用对 3.0 Gyγ线照射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 ,为造血生长因子用于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30只恒河猴随机分为 rh IL 3(2 0和 6 0 μg· kg- 1· d- 1 )、GM CSF(10 μg· kg- 1· d- 1 )、IL 3+GM CSF、照射对照及正常对照共 6个组。γ线全身照射 3.0 Gy连续给药 2 1d后 ,用碱磷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T细胞亚群、Bax和 Bcl 2蛋白 ,用原位末端标记方法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  1照射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T细胞及其亚群均显著低于正常组 ,照射对照组 T、TH 和 Ts淋巴细胞分别下降至正常对照组的4 2 %、4 1%和 5 7%。2单独给予 GM CSF和 GM CSF+IL 3后 ,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及 T、TH 细胞的降低均受到明显抑制 ,两组的淋巴细胞数均相当于照射对照组的 1.4 8倍 ,GM CSF组 T、TH 细胞分别为对照组的 1.5 7和 1.76倍 ,GM CSF+IL 3组 T、TH 淋巴细胞分别为对照组的 1.4 8和 1.72倍。 3照射后淋巴细胞出现大量凋亡 ;用 GM CSF和 GM CSF+IL 3后能明显抑制照射引起的淋巴细胞凋亡 ,两组淋巴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到照射对照组的 4 1%和 4 8%。结论 一定剂量的 GM CSF或 GM CSF+IL 3能明显抑制照射引起的?
崔玉芳杨红罗庆良董波柳晓兰徐菡毛秉智王德文
关键词:BAX蛋白BCL-2蛋白T细胞亚群
中子急性放射病狗的实验治疗研究
<正> 目的应用综合对症治疗措施加rhIL-11或rhG-CSF对中子照射所致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狗进行实验治疗,为核战或平时核事故中子损伤病人寻找新的救治方法。方法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繁殖的雄性成年比格狗(Beagl...
黄海潇王欣茹熊国林谢玲余祖胤刘耀文王兴功王宝勤骆亿生罗庆良
文献传递
一种改进的用于测定细胞周期的细胞制备方法被引量:37
2002年
目的 :减少细胞的聚集数量 ,提高测试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在用酒精固定细胞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 0 % ,1.5 % ,3% ,6 %和 12 %的小牛血清 ,置 - 2 0℃分别固定细胞 1d ,3d和 7d。比较了不同浓度的血清和保存不同时间粘连细胞的数量及对细胞周期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 :加入血清可明显减轻细胞的粘连 ,减少了细胞的聚集数量 ,尤以 3%小牛血清组最佳。样品可不必过滤 ,在上机测试时 ,进样针不堵塞 ,上样速度快 ,细胞周期分析更准确。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聚集细胞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在制备用于测定细胞周期的样品时 ,固定细胞的过程中加入终浓度为 3%的小牛血清是一种简单的、能有效地保护细胞膜使细胞不易粘连的技术措施 ,且固定细胞的时间不宜超过 7d。
董波陈肖华张浩张军权罗庆良史莲萍毛秉智
关键词: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
小鼠骨髓巨核系祖细胞集落(CFU-MK)培养方法的建立及染色方法的改进
2002年
目的 :为深入探讨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方法 :建立了小鼠骨髓CFU_MK的培养方法 ,并对影响集落形成及染色等条件进行了改进。结果与结论 :单因子rhIL_3,rhIL_6 ,rhGM_CSF ,rhEPO ,rhTPO和脾条件培养液及再障狗血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CFU_MK生成的作用 ,尤以再障狗血清的刺激活性最强 ;接种细胞数为 (2~ 3)× 10 5 ml,培养 7~ 10d时CFU_MK的集落形成率较佳 ;采用改进后的不转移、不洗涤、原位复染并 4℃放置 2 4h的染色条件 。
柳晓兰郭德煌赵振虎孙连生罗庆良邱丽玲
关键词:小鼠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染色方法
抗凋亡细胞因子治疗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2010年
骨髓造血干细胞及各系造血祖细胞因其高度的增殖活性而成为辐射攻击的主要靶细胞,以往人们利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刺激残存定向造血干/祖细胞(HSPCs)增殖的造血因子作为急性辐射损伤(ARI)治疗研究的重点且卓有成效。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照射后造血细胞早期凋亡和坏死是导致体内造血干/祖细胞缺失的关键因素,
赵燕芳王欣茹范礼斌罗庆良
关键词:细胞因子治疗急性放射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髓造血干细胞抗凋亡
一例事故性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动态观察
1997年
一例事故性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动态观察刘秀珍罗庆良夏贞彪韩颖刘明东马恩普毛秉智众所周知,造血组织是对电离辐射最敏感的组织之一,而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造血组织的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改变反映了辐射损伤后机体造血功能状态[1...
刘秀珍罗庆良夏贞彪韩颖刘明东马恩普毛秉智
关键词:骨髓损伤放射性骨髓造血祖细胞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