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城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省197地质大队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6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矿井
  • 2篇地质
  • 2篇电磁法
  • 2篇电阻率
  • 2篇找矿
  • 2篇视电阻率
  • 2篇水害
  • 2篇瞬变
  • 2篇瞬变电磁
  • 2篇瞬变电磁法
  • 2篇煤矿
  • 2篇闽西南
  • 2篇聚煤
  • 2篇矿井瞬变电磁
  • 2篇矿井瞬变电磁...
  • 2篇成矿
  • 2篇磁法
  • 1篇地质构造
  • 1篇地质特征
  • 1篇电性

机构

  • 12篇福建省197...
  • 10篇龙岩学院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省121...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福建紫金铜业...

作者

  • 12篇罗城
  • 10篇邱占林
  • 6篇吴超凡
  • 4篇许福美
  • 4篇陈栋
  • 2篇鲍道亮
  • 2篇郭玉森
  • 2篇郭新强
  • 2篇王磊
  • 1篇查轩
  • 1篇周维贵
  • 1篇张剑龙
  • 1篇冯金炜
  • 1篇黄聪明
  • 1篇李兴城

传媒

  • 2篇江西煤炭科技
  • 2篇能源技术与管...
  • 2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煤炭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中国非金属矿...
  • 1篇矿床地质
  • 1篇煤矿开采
  • 1篇现代矿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漳平矿区吾祠井田采探对比研究
2021年
为了加强对漳平煤矿矿区地质条件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对漳平矿区吾祠井田的煤层、构造及储量3个方面进行了采探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吾祠井田实际采掘所揭露的地质情况与不同阶段的勘探资料存在较大差异,且存在工程量不足、构造和煤层控制程度低、高级别资源量比例低、地质规律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今后井田勘查、矿井生产和地质工作的相应建议。
罗城
关键词:煤层稳定性
掘进巷道含水体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矿井水害严重影响福建煤矿的正常安全生产,其超前预测预报已成为重大安全技术难题之一。为查明福建小井尖煤矿掘进巷道顶底板及前方含水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及分布范围,运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对其+620水平东运巷掘进巷道前方、顶底板含(富)水性进行超前探测。结果表明:该矿+620水平东运巷道掘进迎头前方80m范围、顶底板上下各50m范围内总体含水性弱,但迎头前方40~45m范围确定为局部含水区,富水性较弱,与后期掘进及工程钻探跟踪对比、验证结果吻合,探测成果为保障该矿巷道安全掘进提供了技术支撑。
邱占林吴超凡吴超凡许福美许福美查轩
关键词:矿井瞬变电磁法水害防治视电阻率
张地西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原因分析
2014年
<正>福建省张地西铁矿区位于大田县太华镇张地村,距离大田县城约14.2 km。区内地层出露较为简单,由老到新依次为:石炭系林地组(C1l)、二叠系栖霞组(P2q)、童子岩组(P2t)及第四系(Q)。区域上其位于闽西南拗陷带的东北角,大田-龙岩拗陷带的北东端,处于政和-大埔深断裂带与东西间断裂带复合部位,清流-武平复式背斜东翼,永安-晋江断裂的西南侧。本区地质构造较复杂,主要有四条断层发育,且林地组地层总体上为一单斜构造,倾向NW,倾角16~37°。
邱占林吴超凡张剑龙罗城鲍道亮许福美郭新强陈栋
关键词:成矿不整合面栖霞组栖霞阶矽卡岩化矿体赋存
福建省二叠纪含煤区深部找煤靶区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对二叠纪聚煤盆地的层序地层、聚煤规律、煤系盖层特征以及聚煤期后构造对煤系地层改造的基本认识基础上,选取福建省9个典型靶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滑覆体下、推覆体下、火山岩下及红层下出发寻找煤靶区。结果表明福建省二叠纪含煤区深部找煤前景较好,预测煤炭资源量约115808万t。该研究对缓解福建省煤炭缺口以及深部找煤均具有重要意义。
邱占林吴超凡陈栋罗城王磊陈万煌
关键词:聚煤规律含煤性深部找煤
政和小绍岩体金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被引量:2
2016年
小绍岩体位于政和—大埔NE向深大断裂带北段东侧,区内断裂及次火山岩发育,成矿条件十分有利,是闽北陆相火山岩型金银矿最具找矿潜力的地段和突破口之一。为探究小绍岩体的金矿化特征,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沿樟口—小绍—石洪坑—东坑一线对东坑火山盆地的几个岩体特别是小绍岩体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观测和岩体化学组分特征与多阶段成矿期次研究,认为小绍岩体属浅成酸—中酸性岩浆交代型(斑岩型)金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构造、围岩蚀变、化探异常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找矿标志,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冯金炜邱占林周维贵陈栋罗城陈万煌
关键词:金矿化斑岩型金矿成矿期次找矿标志
综合勘探方法在闽西南找矿应用中的讨论
2016年
在初步分析闽西南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典型矿区使用不同技术手段及方法进行勘探、对比和讨论,结果表明,闽西南地区所采用的具体找矿方法因地质构造环境的不同而异,应合理选择并优化找矿模式,对闽西南地区未来采用多种方法联合进行矿产勘查提出了一些建议.
黄聪明邱占林郭玉森鲍道亮陈万煌罗城
关键词:找矿方法
北山煤矿地质构造对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在北山煤矿地质构造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北山煤矿主采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受横弯褶皱和纵弯褶皱的双重控制,近SN、EW和NE^NEE向的高角度正断层对37#、39#煤层影响最大,岩浆岩影响程度相对较弱。该研究可为北山煤矿下一步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邱占林郭玉森沈在章许福美罗城陈万煌
关键词:地质构造煤厚
矿井含水异常体电性参数响应特征研究
2013年
基于矿井含水体与某些电性参数之间存在响应关系,在介绍主要电性参数的基础上,采用网络并行电法技术进行掘进巷道前方含水异常体超前探,并从中提取有效电性参数进行异常响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可能存在的含水体具有低阻、高介电性和高极化等异常响应特征,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可为矿井含水体定位及水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郭新强邱占林罗城吴超凡李兴城阙兴国
闽西南中二叠统童子岩组沉积特征及聚煤环境研究
2019年
中二叠统童子岩组是闽西南地区主要的含煤沉积建造,其沉积特征与聚煤环境的研究程度事关含煤岩系煤岩层划分、对比的准确性。在系统收集相关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童子岩组地层沉积特征精细化分析,初步总结了该区主要聚煤环境。结果发现:闽西南地区童子岩组三分性明显,具有3段5亚段的地层特征及8期4体系的聚煤环境,属于一套复杂的海陆交互相赋煤细碎屑岩沉积体系,可比性强。其主要环境类型为:障壁岛—泻湖相、潮坪—潮道相、浅海相及滨岸湖泊相沉积环境组合,与童子岩组各亚段交叉对应,对确定找煤方向、靶区以及聚煤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邱占林黄俊南许福美许福美罗城陈栋罗城
关键词:童子岩组聚煤环境沉积相闽西南
基于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小煤矿水害探测被引量:7
2018年
矿井水害是影响福建地区小煤矿安全开采的首要地质灾害。为了查明福建深坑十四号煤矿28号采掘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情况,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对其回风巷、运输巷、切眼及其外侧范围内的含水异常体进行探测。结果表明:该工作面顶板探测范围内存在5个低阻异常区,其中切眼两端的1号、2号异常区为中等富水性;运输巷内的3号相对异常区呈弱富水性;回风巷方向的4号、5号异常区显示为强富水性,而切眼外侧断层附近的2个低阻异常区(6号、7号)也为强富水性,与工程钻探跟踪对比,验证结果吻合。该研究可为福建小煤矿水害综合防治提供一些技术参数,并对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邱占林吴超凡吴超凡王磊王磊罗城
关键词:矿井瞬变电磁法小煤矿矿井水害富水性视电阻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