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伟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3篇地震活动
  • 2篇自组织
  • 2篇板内
  • 1篇地震构造
  • 1篇中国大陆及邻...
  • 1篇重点监视区
  • 1篇自相
  • 1篇自相似
  • 1篇危险性
  • 1篇滑移线
  • 1篇大地震

机构

  • 5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5篇罗灼礼
  • 5篇罗伟
  • 2篇朱航
  • 2篇陈农
  • 1篇王力
  • 1篇王云基

传媒

  • 4篇四川地震
  • 1篇1991年中...

年份

  • 3篇1991
  • 2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我国大陆及其邻区现代构造滑移线——地震活动格架被引量:5
1989年
我国大陆及其邻区地震活动带的空间展布似乎符合对数螺线的空间图象,而且呈现有规则的空间“网络”结构,可根据弹性力学理论,运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在喜马拉雅弧产生强大的板块边界作用力在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广泛分布来解释。这些对数螺线正是在这种统一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构造滑移线,即最大剪应力和剪应变集中区带。可以认为,主要地震活动区、带和现代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都与这些构造滑移线及这些构造滑移线所形成的大大小小的菱形断块相互作用有关。强烈地震不但往往发生在构造滑移线上(或附近),尤其是它们的交汇部位,而且顺滑移线迁移和在不同滑移线之间跳迁和呼应。我国大陆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以及前兆敏感点似乎都可由上述观点得到解释,并由此观点出发可对潜在震源区、带提出一种新的预测途径和方法。
罗灼礼罗伟陈农
关键词:地震活动地震构造
重点监视区地震综合分析预报工作程序与技术规范被引量:2
1989年
第一部分重点监视区中期综合分析预报工作一、确定重点监视区的方法及其判据1.地震活动性异常(1)地震活动的异常增强和异常平静1)大震前地震活动性的增强有两种形式①在未来大震的震中及其邻区(距大震震中200千米范围),大震发生前地震活动显著增强。这种增强现象一般不持续至大震发生,往往大震发生在峰值后的下降段。②在未来大震震中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并无明显增强,
罗灼礼王云基罗伟王力贺天培张丽梅陈农
关键词:地震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活动格架及大地震危险性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从板块碰撞观点出发,根据理论与实验的结果,强震震中分布,震源机制解,强震地表破裂带以及地质等资料,提出了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格架。它是两簇近似于对数螺线的构造滑移线,即在统一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最大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集中的区、带。它们是控制和支配现今地震活动和构造运动的空间分布网络。这种网络结构,为我们研究地震活动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从而预测未来强震危险区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基本格架。考虑到这些网络具有某种自相似性特点,我们将中国大陆及邻区7级以上大地震沿滑移线的空间分布变换到平面直角坐标网格上。发现它们明显的集中于两条不宽的、相互交叉的条带上,类似于岩石平面 X 破裂图象。这表明未来7级以上,特别是8级大地震危险区,主要位于这两条带上那些在历史上还未发生大地震的地区,尤其是滑移线的交汇部位可能是最危险的地区,这将大大缩小我们寻找大地震危险区的范围。本文还用分维理论研究了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计算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容量维 D_o 随时间的变化,并提出在本世纪末之前,有发生8级地震的危险性。根据对大地震一些活动规律的分析,认为喜马拉雅弧东段及其邻区可能是未来大地震危险区之一。并在构造滑移线上圈出未来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危险区。
罗伟罗灼礼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
板内地震活动的自组织、自相似特征
<正>本文提出了两个描述地震活动在时间域上自组织、自相似特征的关系. (1)N(>τ)-τ-D,式中τ是指研究区内相邻两次地震M>M0)的时间间隔,N(>τ)是指时间间隔大于和等于τ的间隔次数.只要有足够的地震(M>M0...
罗灼礼罗伟朱航
文献传递
板内地震活动自组织、自相似特征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提出了两个比较重要的关系式,用来描述地震活动在时间域的自组织、自相似特征。即N(τ)~τ^(-D)和 N(≤t)~t^d,前一个关系式说明地震时间序列符合 D 维的分维分布,而不是泊松分布,后一个非线性关系式可以作为一种递推关系和预报方法用于强震的中期预报。
罗灼礼罗伟朱航
关键词:地震地震活动自组织自相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