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为群

作品数:105 被引量:84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35篇天文地球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生物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水利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0篇岩溶
  • 26篇石漠化
  • 21篇土壤
  • 15篇水土
  • 14篇岩溶区
  • 10篇水土流失
  • 9篇土壤水
  • 9篇峰丛
  • 9篇峰丛洼地
  • 7篇植被
  • 7篇石漠化治理
  • 6篇岩溶生态
  • 6篇岩溶石漠化
  • 6篇生态
  • 5篇生态重建
  • 5篇西南岩溶
  • 5篇
  • 4篇生态环境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示范区

机构

  • 10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0篇国土资源部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广西师范学院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联合国教科文...
  • 3篇桂林工学院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湖南文理学院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广西环境工程...
  • 2篇广西山区综合...
  • 2篇南宁师范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105篇罗为群
  • 78篇蒋忠诚
  • 28篇邓艳
  • 18篇覃星铭
  • 17篇吴泽燕
  • 16篇胡兆鑫
  • 14篇杨奇勇
  • 14篇曹建华
  • 12篇覃小群
  • 9篇李先琨
  • 8篇蓝芙宁
  • 8篇刘绍华
  • 7篇马祖陆
  • 7篇吴华英
  • 7篇李衍青
  • 6篇章程
  • 6篇曾馥平
  • 6篇黄静
  • 5篇沈利娜
  • 5篇祁晓凡

传媒

  • 16篇中国岩溶
  • 7篇中国水土保持
  • 5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广西科学院学...
  • 4篇地球与环境
  • 3篇地球学报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大众科技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0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1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溶石山区石灰土改良方法及对比试验研究——以广西平果县龙何屯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本文以广西平果县龙何屯为例,在系统分析石灰土的特征和障碍因素层次的基础上,探讨石灰土改良的原理和方法。以岩溶动力系统原理为指导,采用平衡施肥和秸秆还土改良石灰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改良石灰土,不仅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提高作物的秸秆产量和残茬量,为进一步改良石灰土提供物质基础。作物秸秆还土改良石灰土具有较高的增产效果和改土培肥效果,并受岩溶作用的制约。不同的秸秆搭配类型和还土方式导致不同的岩溶作用强度,进而导致土壤改良效果的显著差异。各方案改良效果与岩溶作用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秸秆搭配类型上,表现为:玉米秸秆+黄豆秸秆+农家肥>玉米秸秆+黄豆秸秆>玉米秸秆+氮肥>玉米秸秆;在还土方式上,表现为:翻压>覆盖。
罗为群蒋忠诚覃小群
关键词:土壤改良石灰土岩溶动力系统
岩溶峰丛洼地石山区土地整理模式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以广西平果县果化镇龙何屯为例,分析岩溶峰丛洼地石山区的土地资源特征和生态环境特征,认为岩溶峰丛洼地石山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耕地质量差,可耕地严重不足,后备耕地资源缺乏。提出以单个峰丛洼地为单元的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进行岩溶峰丛洼地石山区的土地整理。把单个峰丛洼地作为一个单元,按照生态系统的要求,进行水利设施、能源及交通设施建设,通过土壤改造,坡地改梯地及平整土地工程,景观整理措施,生物技术措施,以及农业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该模式实施3a,龙何屯的强度水土流失区变成中轻度水土流失区;实现整个村子自来水到户,每户1个沼气池,粮食单产量提高到近4 5 0 0 kg/hm2 ,人均总收入约12 30元,提高了80 % ;植被覆盖度由原来不足10 %提高到37.74 % ,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30 %。
罗为群蒋忠诚邓艳覃小群
关键词:峰丛洼地土地整理生态环境特征交通设施建设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改造
耕地整理对岩溶峰丛洼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广西果化龙何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08年
文章从论述研究区耕地环境特点入手,介绍了研究区耕地整理的主要措施,详细地分析了耕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南方裸露岩溶峰丛洼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情况下,进行耕地整理是改善其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途径。耕地整理能显著增加峰丛洼地地区有效耕地面积,使研究区有效耕地面积增加10.18hm2,增幅达46%;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58.17%,有效N、P、K含量平均增幅均超过80%,有效Cu、Zn含量平均为整理前的2.87倍;减少水土流失,整理后地表径流深度与土壤侵蚀模数均下降70.68%;降低以NO3-、总磷等为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降幅约40%;改善小气候并使区域耕地景观更富多样性,耕地整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祁晓凡罗为群蒋忠诚吴华英杨富军
关键词:耕地整理生态环境土地整理
广西岩溶区石漠化控制与治理技术集成
蒋忠诚李先琨曾馥平罗为群邓艳庞冬辉陆树华胡宝清吕仕洪覃小群黄玉清宋同清张中峰覃星铭肖土安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属于农、林、牧、渔业技术领域。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要点:技术内容:1、广西石漠化的特点、分布、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2、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生态重建技术与示范;3、石漠化治理效果及生态服务功能评价,4、...
关键词: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经济植物栽培方法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被引量:74
2008年
以2005年在滇、黔、桂岩溶石漠化区科学考察活动取得的成果和近年来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的遥感解译资料为依据,分析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揭示了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与过程的特殊性。根据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与当前水土流失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
蒋忠诚曹建华杨德生罗为群
关键词:岩溶石漠化水土流失
一种简易育苗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育苗棚,包括水泥杆、钢丝绳、钢丝绳锁扣、花篮螺丝、地钉、遮阳网和扎带,所述水泥杆顶部开有孔洞,所述孔洞穿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花篮螺丝一端后用锁扣锁紧,所述花篮螺丝另一端勾住地钉,所述钢丝绳上铺...
胡兆鑫张标罗为群蒋忠诚吴泽燕涂纯刘绍华汤庆佳张谭锋牛勇
整治石漠之荒 增添岩溶之美——岩溶石漠化修复与脱贫攻坚
2022年
在我国南方分布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曾赞美过她的美丽。“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这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对于岩溶地貌的描绘。“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这是近代诗人吴迈对桂林山水的赞美。然而美丽的岩溶地貌之下却隐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水土漏失及石漠化发展。
尹超罗为群
关键词:岩溶地貌桂林山水岩溶石漠化入神脱贫攻坚唐代诗人
岩溶峰丛洼地不同环境水土流失过程及差异研究
系统研究岩溶峰丛洼地区岩溶流域系统双层空间水土流失的特殊过程、主要途径及形成机理,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不同的水土流失过程、特点及形成机理。岩溶峰丛洼地水土流失过程主要是受控于地表地下岩溶形态的发育、岩性、基岩裸露率及岩石+...
罗为群蒋忠诚李衍青
关键词:水土流失土地利用
泸西喀斯特断陷盆地地表水与地下水流域边界与水动力性质被引量:7
2020年
在详细调查基础上,采用系统科学及水文地质分析方法,依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示踪试验、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喀斯特发育条件及发育规律等剖析论证流域边界,并通过钻探及示踪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对泸西喀斯特断陷盆地南东部的水系统边界向北移进行了修正,证实了三塘一带深部不发育的喀斯特是地下水分水岭边界,使得泸西喀斯特断陷盆地流域的径流系统和边界圈化更加准确;(2)泸西喀斯特断陷盆地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频繁,地表水径流特征主要以小江河在水库、河流、伏流间的径流转化过程为体现,地下水在侵溶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上层径流以泉、暗河的形式在泸西盆地底面排泄后转化成地表水,最终汇集于盆地南部、通过工农隧洞及落水洞排向小江,而下层径流则以小江水面为基准,通过深层径流排泄。
王波张华王宇张贵张文鋆高瑜罗为群
关键词:地下水地表水水动力性质
广西平果县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与富硒火龙果被引量:4
2018年
1研究目的(Objective) 元素硒(Se)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硒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病毒、保护视力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功能,还能预防和抑制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元素对机体的伤害。硒属于分散元素,其在大陆地壳中含量很低,且分布极不均匀。中国处于地球低硒带,全国72%国土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硒现象。
罗为群蒋忠诚胡兆鑫谢运球谢运球黄静
关键词:富硒土壤国土面积火龙果必需微量元素有毒重金属元素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