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明山

作品数:491 被引量:2,760H指数:25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辽宁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0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55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3篇农业科学
  • 55篇化学工程
  • 21篇生物学
  • 21篇理学
  • 15篇文化科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6篇病菌
  • 56篇农药
  • 50篇霉病
  • 50篇除草
  • 42篇抗药
  • 42篇抗药性
  • 41篇玉米
  • 41篇杂草
  • 40篇活性
  • 36篇灰霉病
  • 36篇除草剂
  • 33篇番茄
  • 28篇灰霉病菌
  • 25篇抗性
  • 24篇拮抗细菌
  • 23篇酰胺
  • 20篇稻瘟
  • 20篇稻瘟病
  • 20篇瘟病
  • 17篇抑菌

机构

  • 483篇沈阳农业大学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辽宁省农业科...
  • 10篇中国中化集团...
  • 8篇辽宁科技大学
  • 7篇南开大学
  • 6篇沈阳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辽宁省果树科...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环境保护部固...
  • 3篇辽宁出入境检...
  • 3篇辽宁出入境检...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491篇纪明山
  • 129篇祁之秋
  • 126篇谷祖敏
  • 92篇李兴海
  • 88篇王英姿
  • 63篇魏松红
  • 54篇张杨
  • 52篇李修伟
  • 33篇程根武
  • 24篇陈捷
  • 18篇何璐
  • 14篇朱赫
  • 14篇杜颖
  • 13篇王凯
  • 13篇田宏哲
  • 13篇秦培文
  • 12篇刘伟
  • 11篇高增贵
  • 11篇梁亚萍
  • 10篇刘志恒

传媒

  • 64篇农药
  • 3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4篇农药学学报
  • 20篇植物保护
  • 18篇新农业
  • 18篇江苏农业科学
  • 1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2篇杂草科学
  • 9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河南农业科学
  • 7篇辽宁农业科学
  • 7篇中国蔬菜
  • 7篇现代农药
  • 6篇河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生物防治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6篇南开经济研究
  • 6篇中国生物防治...
  • 5篇世界农药
  • 5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5篇2023
  • 11篇2022
  • 14篇2021
  • 17篇2020
  • 18篇2019
  • 30篇2018
  • 18篇2017
  • 26篇2016
  • 21篇2015
  • 28篇2014
  • 19篇2013
  • 22篇2012
  • 17篇2011
  • 21篇2010
  • 27篇2009
  • 38篇2008
  • 38篇2007
  • 32篇2006
  • 16篇2005
4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丙炔氟草胺在食品和环境中的残留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被引量:8
2018年
建立了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HPLC-MS/MS)测定丙炔氟草胺在食品(苹果、葡萄、柑橘、甘蓝、小麦、大豆)、土壤和水中残留量的方法,并分析了其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采用C_(18)、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碳黑(GCB)和无水硫酸镁混合净化剂分散萃取处理,以C_(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5 mg/kg范围内,丙炔氟草胺在苹果、葡萄、柑橘、甘蓝、小麦、大豆、土壤及水8种基质中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 6)。在0.01、0.1和1 mg/kg添加水平下,丙炔氟草胺在8种基质中的日内平均回收率为82%~104%,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1%~7.8%;日间平均回收率为77%~109%,RSD(n=15)为0.1%~9.2%。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000 3~0.003 2 mg/kg,均低于美国、中国、日本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s)。本方法简便、稳定、灵敏,能够满足实际检测需求。同时,对大田土壤分析的结果表明,丙炔氟草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3.9 d,属易降解农药。
程功刘娜田宏哲朱赫纪明山
关键词: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食品土壤
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与乙草胺混用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对大豆田杂草的活性被引量:5
2021年
为明确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与乙草胺混用的联合作用特性及其对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采用温室盆栽法和田间药效试验,分别评价了混配组方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对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与乙草胺混用对稗草、马唐和苘麻的联合作用类型为相加作用,对反枝苋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当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和乙草胺以质量比2:3:45混用时,对反枝苋的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和乙草胺以质量比2:3:45混用,当用量为有效成分800和1000 g/hm2时,可有效控制大豆田中杂草的为害,且对大豆安全。
秦培文徐婧王丹李铭然李鹏鹏纪明山
关键词:唑嘧磺草胺乙草胺杂草大豆
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苹果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不同地区苹果中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分析方法,通过苹果树1年12地的田间试验,监测了2种农药在苹果主要产区的消解态势,并评估不同人群对其膳食暴露风险。[方法]QuEChERS-HPLC-MS/MS法的建立,用于检测苹果中的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并且分析2种农药在苹果中的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计算6类典型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ational Estimated Daily Intake,NEDI)和风险指数(Risk Index,RI)。[结果]根据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苹果中的消解动态,可知2种农药在苹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4~21.7 d和10.3~23.8 d。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苹果鲜果中膳食暴露RI值均小于100%,膳食暴露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针对6类典型人群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膳食暴露量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结论]采用QuEChERS-HPLC-MS/MS法可同时快速检测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2种农药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人群对于苹果鲜果的膳食暴露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对于农药安全使用和膳食摄入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梁亚杰李晓梅许春琦杜颖孙玉龙王金玲纪明山
关键词:苹果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消解
取代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被引量:3
2013年
以取代苯甲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取代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确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4个新化合物对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稻瘟病菌Piricularia oryzae和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活体杀菌活性均好于离体杀菌活性,尤其是化合物3j在500μg/mL下对黄瓜灰霉病的活体防效达96.4%,3e(500μg/mL)对水稻稻瘟病的活体防效为96.3%。
纪明山蔺丽文潘强杨亚飞祁之秋李兴海
关键词:杀菌活性灰霉病菌稻瘟病菌纹枯病菌
一种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原料组分包括草茎点霉菌15,润湿剂2‑8,分散剂2‑6,崩解剂2‑8,黏结剂4‑6,稳定剂5‑7,载体50‑70;所述草茎点霉水分散粒剂的制备,包...
谷祖敏纪明山邹益泽王英姿祁之秋何璐
文献传递
番茄叶霉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被引量:5
2007年
从蔬菜地田间土壤中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具拮抗作用的22株菌株,其中14株细菌,8株放线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细菌X14菌株和放线菌F15菌株的发酵液及其离心后上清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100%。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菌的平均抑菌直径为22.2mm,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利用离体叶片法测定对番茄叶霉病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79.8%~89.0%。对X14菌株发酵条件研究,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NHaNO3,最适pH为6.0。
魏松红纪明山李艳丽王颖刘志恒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菌拮抗菌发酵条件
抗药性链霉菌S89的诱变选育及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2007年
采用紫外线照射与药物培养基驯化相结合的方法选育抗药性链霉菌,筛选出4株对腐霉利有显著抗性的突变株(US-1,US-2,US-3和US-4)。US-1和US-3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亲本菌株,US-2和US-4的抑菌能力显著低于亲本菌株。颉颃活性最强的US-1菌株与腐霉利的协同作用表明,7份菌液和3份药液混用后,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1.97mm,对离体番茄灰霉病的防效高达77.68%,显著高于菌株单独使用的抑菌效果。
谷祖敏纪明山魏松红王英姿马丽娜
关键词:诱变链霉菌灰霉病抗药性
草茎点霉毒素生物防除鸭跖草潜力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杂草生物防治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开发新型除草剂或作为化学除草的补充已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利用杂...
纪明山谷祖敏
关键词:真菌毒素生物除草鸭跖草
文献传递
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杀虫毒素对温室白粉虱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常规生化酶活力测定方法,对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杀虫毒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对温室白粉虱(Whitefly)成虫和若虫的离体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杀虫毒素对温室白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离体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毒素处理4h后对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高达90.8%和54.0%;该杀虫毒素对温室白粉虱成虫和若虫离体羧酸酯酶的抑制率极低,仅为1.9%和18.0%。因此,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杀虫毒素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强烈抑制作用可能是致死温室白粉虱的主要原因。
张杨纪明山盖芳谷祖敏
关键词:蜡蚧轮枝菌温室白粉虱毒素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
2-酰氧基乙磺酰胺衍生物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
获得具有高效杀菌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探索合成了结构新颖的2-酰氧基乙磺酰胺衍生物.以N-(2-三氟甲基-4-氯苯基)-2-(3,5-二氟苯基)-2-羟基乙磺酰胺为原料,经过与酰氯在TMEDA和分子筛的催化下反应,制备N-(...
王闽龙芮朋纪明山祁之秋李兴海
关键词:杀菌剂杀菌活性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