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小维

作品数:50 被引量:513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分娩
  • 9篇妊娠
  • 8篇分娩方式
  • 6篇产程
  • 6篇产妇
  • 6篇出生体重
  • 5篇新生儿
  • 5篇剖宫产
  • 5篇活跃期
  • 4篇引产
  • 4篇胎儿
  • 4篇染色
  • 4篇染色体
  • 4篇综合征
  • 3篇血压
  • 3篇阴道
  • 3篇阴道分娩
  • 3篇胎死
  • 3篇胎死宫内
  • 3篇糖筛查

机构

  • 38篇北京大学第一...
  • 9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聊城市第二人...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海淀妇幼...
  • 1篇卫生部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美国西北大学
  • 1篇石家庄市第六...
  • 1篇海南省妇幼保...
  • 1篇佳木斯市中心...
  • 1篇马鞍山十七冶...

作者

  • 49篇章小维
  • 7篇董悦
  • 6篇周敏
  • 5篇孙笑
  • 5篇杨慧霞
  • 5篇赵更力
  • 4篇冯琪
  • 4篇陈倩
  • 4篇董悦
  • 4篇郝波
  • 4篇渠川琰
  • 4篇马珂
  • 3篇王勇
  • 3篇周世梅
  • 2篇冯清燕
  • 2篇黄醒华
  • 2篇时春艳
  • 2篇赫英东
  • 2篇兰红霞
  • 2篇黄禾

传媒

  • 11篇中华围产医学...
  • 6篇中华妇产科杂...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4篇中国实用妇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优生优育...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遗传与疾病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妇幼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二届围产医...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跃期停滞不同分娩方式的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产程中活跃期停滞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活跃期停滞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活跃期停滞产妇剖宫产分娩组与阴道分娩组的不同特点,比较阴道分娩产妇活跃期停滞组与无活跃期停滞组的不同特点。探讨活跃期停滞、分娩方式与母婴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417例活跃期停滞产妇被纳入本研究,其中212例(50.8%)经阴道分娩,另外205例(49.2%)经剖宫产分娩。与剖宫产组相比,阴道分娩组产妇分娩前BMI更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更小。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及输血发生率,在剖宫产组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这些产妇并发症与剖宫产分娩有相关性。新生儿并发症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与剖宫产分娩无相关性。结论活跃期停滞发生时尝试阴道分娩,也许可减少与剖宫产分娩相关的并发症,且阴道分娩并不增加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
马珂杨仪赫杨曦章小维
关键词:活跃期停滞
出生体重和分娩方式相关因素分析
2000年
随着胎儿出生体重的增加 ,难产率逐渐升高 ,如何降低难产率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 335例孕妇临床资料分析 ,结果发现出生体重与孕妇身高、孕周、孕前体重、体质指数 (BMI)、孕早中期 (≤ 2 6 2 7周 )平均增重量、分娩前体重、孕期总增重量和主食量有关。分娩方式与孕妇年龄、孕前体重、BMI和分娩前体重有关。
章小维董悦高峰
关键词:出生体重分娩方式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染色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染色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染色体探针对131例进行产前诊断孕妇的羊水细胞和对30例常规染色体分析已有结...
陈寒章小维杨慧霞
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药物控制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比较1-脱氨基-1-单羟基-(2-氧-甲基酪氨酸)-催产素(卡贝缩宫素)与缩宫素控制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对接受选择性剖宫产2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卡贝缩宫素组)和对照组(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10 IU缩宫素及小壶静滴10 IU缩宫素。皮肤缝合后,试验组(111例)单次静脉推注卡贝缩宫素100μg,1 min注完;对照组(105例)于2,000 ml溶液内加入20 IU缩宫素,静脉点滴,以250 ml/h的速度,输注8 h。采用称重法比较两组术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用药后血红蛋白浓度、肝肾功能、血糖及电解质的变化。结果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总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产后出血发生率、用药后血红蛋白浓度、肝肾功能、血糖以及电解质变化也无显著差异。结论卡贝缩宫素在控制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出血与缩宫素同样有效,二者安全性相似。
滕莉荣边旭明翟桂荣王欣陈倩章小维
关键词:产后出血剖宫产卡贝缩宫素
双卵双胎一胎胎死宫内伴羊膜下血肿一例
2010年
孕妇27岁,妊1产0,“停经33^+4周,双卵双胎妊娠,胎动减少半天,B超发现一胎胎死宫内”于2008年10月23日17:00收入院。平素月经规则,孕40d自测尿妊免试验阳性,孕42d外院B超提示宫内可见两个孕囊,孕19周外院B超检查胎儿符合孕月,未见异常。孕25周我院B超示胎儿A:双顶径5.6cm,头围19.6cm,腹围15.6cm,股骨长4.0cm,左右心室、心房不对称,左侧心房心室明显狭小,羊水最大深度9.8cm,胎盘位于子宫右前壁;
章小维吴成
关键词:一胎胎死宫内膜下血肿左右心室胎动减少双顶径
5省部分医院新生儿死前救治及死亡原因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了解新生儿死前在产科或儿科救治的情况及其死亡的直接原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产科和儿科的救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5~12月间我国5个省部分医院的108例新生儿死亡调查表.调查表为自行设计,在新生儿死后7天内由所在医院参与救治人员填写完成.采用现场询问和查阅病历的方法 ,对其中26例可避免死亡病例的死前救治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所获得的定性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对新生儿死亡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肺炎和败血症是医院新生儿死亡的前4位死因.死于出生窒息的新生儿中,生后1分钟和5分钟时重度窒息分别占48.5%和54.6%;死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中,51.9%的出生体重在1 500g以下;90.7%的新生儿死亡发生在生后7天内,出生窒息为第1位死因,9.3%发生在7天后,感染为第1位死因.对26份病例的定性调查显示,新生儿死前救治措施不适宜,主要表现在对产程异常的用药不规范、处理不及时、早产儿未能及时转诊、新生儿治疗不规范、未按标准程序进行新生儿复苏及产科和儿科缺乏沟通与合作等方面.结论 出生窒息是医院内新生儿首位死因.亟待建立和健全产科和儿科对新生儿救治的常规及监督其执行的机制.
郝波赵更力冯琪章小维
关键词:新生儿
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自然临产和引产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自然临产和引产者的影响,是否能降低正常产妇剖宫产的危险。方法对1265例正常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自然临产组和引产组产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程时间和对母儿的影响。结果自然临产者镇痛严非...
章小维孙笑王勇
文献传递
促子宫颈成熟球囊改善子宫颈条件6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4
2014年
目的 探讨促子宫颈成熟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过程中改善子宫颈条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应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妊娠期并发症或合并症而需要引产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128例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促子宫颈成熟球囊66例为球囊组,前列腺素E2阴道用药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子宫颈条件改善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球囊组与对照组产妇子宫颈条件改善的有效性(Bishop评分改善>2分)无明显差异,改善率分别为82%(54/66)、81%(50/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产妇从放置至临产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分别为(24.2±8.5)、(14.5±8.0) h,P<0.05];球囊组放置12h内临产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6/66) 、21%(13/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分别为41%(27/66)、43%(27/62),P>0.05].球囊组产妇临床诊断为宫内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分别为11%(7/66)、6%(4/62),P<0.05].球囊组产妇宫缩过频[分别为0(0/66)、42%(26/62)]、体温升高[分别为3%(2/66)、19%(12/62)]、取出前胎心率异常[分别为5% (3/66)、19%(12/62)]、急产[分别为2%(1/66)、16%(10/62)]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经子宫颈放置促子宫颈成熟球囊与阴道用前列腺素类制剂改善子宫颈条件的效果近似,但前者可能增加宫内感染的风险.经子宫颈放置球囊对母体及胎儿的安全性优于阴道用前列腺素类制剂,可考虑使用促子宫颈成熟球囊改善子宫颈条件以增加引产的成功率.
赫英东胡君章小维黄禾陈倩
关键词:引产宫颈成熟地诺前列酮
胎儿远程监护的应用、问题与发展被引量:1
2006年
  围产期对胎儿进行监护非常重要,它不仅能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而且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孕妇与胎儿的安全.……
章小维
孕41周妊娠结局及引产利弊分析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逐渐认识到过期妊娠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因此,为了降低围产儿的风险,采取人工的方法诱发子宫收缩来适时终止妊娠引起了广泛重视。但是何时引产合适是临床常常遇到的问题?国内外研究显示:无合并症...
章小维孙笑王勇渠川琰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