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之林

作品数:38 被引量:39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油田
  • 14篇缝洞
  • 13篇盐岩
  • 13篇油藏
  • 13篇碳酸盐岩
  • 12篇注水
  • 11篇塔河油田
  • 9篇碳酸
  • 9篇碳酸盐
  • 9篇缝洞型
  • 9篇储层
  • 8篇缝洞型油藏
  • 7篇地质
  • 7篇孤东油田
  • 6篇碳酸盐岩缝洞...
  • 6篇奥陶系
  • 5篇剩余油
  • 4篇地质模式
  • 4篇塔河油田奥陶...
  • 4篇缝洞储层

机构

  • 18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38篇窦之林
  • 7篇赵海洋
  • 5篇蔡忠
  • 4篇杨敏
  • 4篇鲁新便
  • 3篇王雷
  • 3篇王世星
  • 3篇张园
  • 3篇唐金良
  • 2篇王世洁
  • 2篇戴俊生
  • 2篇吴锋
  • 2篇赵普春
  • 2篇黄文科
  • 2篇林承焰
  • 2篇张烈辉
  • 2篇陈朝刚
  • 2篇曾流芳
  • 2篇冀国胜
  • 2篇韩革华

传媒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油气采收率技...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矿物岩石
  • 1篇成都理工学院...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石油物探
  • 1篇科技资讯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2008年复...
  • 1篇2009年油...
  • 1篇2010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由于裂缝、溶洞的分布随机性强,其流动机理和开发方式与常规的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存在很大差别,注水开发目前处于试注阶段,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油藏注水开发理论体系。因此,建立适合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注采关系及注水方式,优化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不同注水方式下的注采参数,是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理论与方法的关键基本问题。本研究以油藏工程学、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矿场注水试验和大量动态资料统计分析为基本手段,充分考虑理论研究、室内实验研究与现场试验研究相结合,针对课题研究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缝洞单元模型进行重点研究,对油藏能量、注采关系、注水方式、注采参数、注水开发动态及开发效果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形成系统的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及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2013年通过进一步开展室内物模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缝洞型油藏室内三维注才井组实验模型,完善了缝洞型油藏单元注水方式,优化了缝洞型油藏单元注水的注采参数,进一步完善了不同类型岩溶缝洞储集提注水技术政策。该课题完成了年度研究计划内容和目标。
窦之林张烈辉鲁新便刘学利吴锋
关键词: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注水方式注采参数
孤东油田七区西5^(2+3)层北部聚合物驱现场实施与效果分析被引量:3
1999年
孤东油田七区西52+3层北部聚合物驱扩大试验虽经室内试验和数模研究形成了实施方案,但由于油藏的复杂性等原因,前期的效果较差。针对注聚过程中出现的注入量达不到配注要求、注入能力下降、油层平面上的大孔道严重、南部与北部注采不平衡、转水驱前必须加强聚合物段塞强度等一系列现场问题,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每一次调整均比前一期的效果有很大的改善,从总体上保证了扩大试验区的降水增油效果:综合含水下降5.6%,日增油326.6t,从1995年6月至1998年2月累计增油18.7×104t,采油指数由3.565t/(MPad)上升到4.597t/(MPad),层间、层内吸水状况明显改善,试验区少产水242×104t。预测提高采收率6.5%。现场注聚实施中的调整措施对保证整体注聚效果有重要作用,对其它区块聚合物驱现场应用有借鉴作用。
窦之林赵伟陈伯平
关键词:驱油高聚物化学驱油
单井流动单元的方差分析识别方法被引量:5
2003年
在分析研究不同流动单元概念及其划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油田开发实际,提出了流动单元新的定义,即流动单元为横向和垂向上连续的具有相似的渗透率、孔隙度的储集带,其边界为区域上稳定发育的泥岩、不连续薄隔挡层、各种沉积界面、小断层等。综合利用地质、测井资料,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建立了在单井上划分流动单元的方差分析识别方法,提高了流动单元定量刻画的精度。
窦之林
关键词:方差分析识别方法单井地质
超深井分层注水用裸眼封隔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深井分层注水用裸眼封隔器,包括中心管、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连接于所述中心管的第一端的端头上,所述下接头连接于所述中心管的第二端的端头上,所述下接头的最大外径尺寸为该封隔器的最大外径尺寸,并且,所述...
窦之林赵海洋王雷张园
文献传递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7.440井组注水压锥地质模式研究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致密灰岩中的缝洞油藏储集空间主要为由天然裂缝和酸压裂缝沟通的一个或多个大型管道状洞穴构成的复杂系统。塔河油田四区TK440、TK449H和TK424C井等3口相巨连通的油井里水直至水淹的开发过程表...
陆正元杨敏窦之林鲁新便
关键词: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地质模式
文献传递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弱反射”特征的地震多属性识别被引量:20
2014年
利用常规的振幅类地震属性难以有效识别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弱反射"特征。为此,首先建立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缝洞储层数值模型,通过正演模拟明确地震"弱反射"特征与碳酸盐岩缝洞储层的相关性;然后针对见油井点缝洞储层段地震资料进行"弱反射"特征识别的敏感地震属性分析,证实了利用频率衰减属性能够识别"红波谷"反射特征的缝洞储层;最后采用频率衰减属性与反射强度属性相结合的思路,构建出反射强度调谐累计频率衰减属性,能够同时实现对"串珠状"和"弱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进行有效识别。
李弘窦之林王世星唐金良朱童
关键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
孤东油田七区中馆4—馆6砂层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被引量:45
2002年
根据孤东油田七区中馆 4—馆 6砂层组河流相疏松砂岩储层特征 ,将储层参数、流体性质的非均质性与生产动态紧密结合 ,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孤东油田七区中馆 4—馆 6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 ,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 ,非主力相带砂体边缘和废弃河道的砂体以及高渗向低渗的过渡带形成了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值区。在垂向上 ,非主力小层砂岩分布局限 ,储层物性差 ,油层厚度薄 ,尽管其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 ,但其剩余油储量有限 ;相反 ,主力小层的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低 ,但可采剩余油储量较大。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包括简单正韵律、复杂正韵律、均质韵律、反韵律和复合韵律 5种形式。其中简单正韵律和复杂正韵律层内剩余油较富集 ,前者主要富集在层序中上部 ,而后者在层序内较多层段富集剩余油。
窦之林董春梅林承焰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
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注采结构优化研究与应用被引量:7
2000年
孤东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强注强采 ,地下矛盾十分突出。为探索特高含水期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 ,在深化油藏开发特点认识的基础上 ,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数值模拟技术 ,以及开发测井和油藏工程方法 ,进行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合理地层压力水平研究、扩大水驱波及体积途径分析、注采结构状况分析研究等。在降压强排试验的基础上 ,调整注采结构 ,使油田地层压力得到控制 ,注采结构得到了优化 ,控制了含水上升速度 ,油田开发趋势明显好转 ,强化了油田稳产基础 。
周伟东窦之林孙晓燕
关键词:孤东油田注采结构特高含水油田注水
孤东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模型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50
2000年
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 ,系统研究了形成流动单元的控制因素 ,提出了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识别、分类及评价方法 ,建立了流动单元模型。引用活度函数及层内差异等 6种数学方法在单井中识别流动单元 ,应用地震属性分析等 5种方法在剖面上识别流动单元。提出了流动单元定量分类评价方法 ,把孤东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集层划分为 3种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 ,它们各自具有相应的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得到确定流动单元类型的判别函数 ,建立起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的判别标准。把流动单元与剩余油的研究紧密结合 ,研究剩余油在不同流动单元以及同一流动单元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 ,揭示了流动单元类型与剩余油分布的内在联系。预测了孤东油田馆上段储集层参数空间变化及剩余油的分布 ,指出不同流动单元的开采潜力 ,有效地指导了油田开发。参 5(窦之林摘 )
窦之林
关键词:孤东油田馆陶组剩余油分布
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尺度匹配方法讨论
本文提出了五种不同的非均质尺度匹配方法,探讨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指出了最佳匹配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地质特征和测量数据的分布而定。这五种尺度匹配方法是:概率统计参数法、矩法参数法、特殊函数参数法、图形识别参数法、分形几...
窦之林蔡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