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东娟

作品数:139 被引量:397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49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1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8篇土壤
  • 28篇膜孔灌
  • 26篇水分
  • 25篇盐碱
  • 24篇土壤水
  • 19篇土壤水分
  • 18篇盐碱地
  • 18篇入渗
  • 18篇碱地
  • 16篇灌溉
  • 13篇秸秆
  • 10篇玉米
  • 9篇施肥
  • 9篇水剂
  • 8篇盐碱土
  • 8篇碱土
  • 8篇覆膜
  • 7篇氮素
  • 7篇农田
  • 5篇入渗量

机构

  • 123篇河北工程大学
  • 24篇西安理工大学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河北硅谷肥业...
  • 4篇河北交通职业...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领先生物农业...
  • 2篇大连大学
  • 2篇南昌工程学院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陕西省水利厅
  • 2篇邯郸市园林局
  • 2篇邯郸市东武仕...
  • 2篇大连民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邯郸学院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39篇程东娟
  • 35篇王利书
  • 23篇费良军
  • 17篇武海霞
  • 9篇高然
  • 9篇何立新
  • 8篇任振江
  • 6篇侯毅凯
  • 6篇胡浩云
  • 6篇霍自民
  • 6篇张峥
  • 5篇赵新宇
  • 5篇汪丽佳
  • 5篇郑云普
  • 5篇张运鑫
  • 4篇王继选
  • 4篇张建芳
  • 4篇王殿武
  • 4篇王海峰
  • 4篇郭凤台

传媒

  • 17篇节水灌溉
  • 9篇水利水电技术
  • 7篇灌溉排水学报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5篇人民黄河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蔬菜
  • 1篇中国果菜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5篇2023
  • 25篇2022
  • 1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膜孔灌玉米农田尿素转化和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研究膜孔灌玉米农田尿素转化和分布特性,在测坑中进行了膜孔灌和畦灌施尿素试验,分析测定了施尿素后不同时间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研究表明:膜孔灌尿素转化完全后,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可作为膜孔灌农田氮素水平评价的指标;基施尿素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大,分布范围以施肥点为中心呈大致成半圆形;灌水方式对尿素转化影响很大,膜孔灌促进了尿素的转化,减少了转化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增大了转化完全后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分布范围和分布深度。以上研究可以为膜孔灌农田合理施肥和硝态氮对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胡浩云程东娟高然刘亮费良军
关键词:膜孔灌玉米尿素转化
膜孔灌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特性和覆膜土壤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膜孔灌理论与技术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采用室内外试验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主要研究了施肥条件下膜孔灌水、氮运移转化分布特性、玉米耗水规律和覆膜土壤温度效应,主要研究成果为...
程东娟
关键词:膜孔灌施肥方式耗水规律温度效应
文献传递
设施条件下膜孔灌土壤水氮运移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在室内进行了模拟设施条件下膜孔灌灌施硝酸钾肥液试验,分析测定了灌后不同时间的土壤含水量和硝态氮质量分数。研究表明,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质量分数随着灌后时间延长逐渐减小,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在灌后1d内存在明显减少现象,灌后5d土壤硝态氮反硝化作用加强;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存在耦合现象,二者分布趋势基本相同,以膜孔中心为最大,远离膜孔中心逐渐减小。
王晓琳程东娟刘颖
关键词:膜孔灌
不同矿化度咸水在滨海典型植被盐碱地中的入渗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基于滨海盐碱区典型植被白茅、盐地碱蓬和裸地的土壤性状调查,开展了不同矿化度咸水(0、5、10 g/L)在上述典型地块中的水分入渗试验,以分析滨海盐碱区典型植被对土壤结构特征、咸水入渗特性、水盐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裸地、盐地碱蓬地和白茅地土壤容重和含盐量依次降低、土壤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依次增加;②同一地块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均随咸水矿化度的升高逐渐增大,相同矿化度咸水入渗下,稳定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茅地、盐地碱蓬地和裸地;③入渗前土壤表层含盐量由高到低的地块依次为裸地、盐地碱蓬地和白茅地,咸水入渗后,裸地表层土壤含盐量随咸水矿化度的升高而增加,咸水入渗对盐地碱蓬地表层土壤盐分的淋洗显著,且在矿化度为5 g/L咸水入渗后的淋洗效果最佳,而白茅地土壤盐分淋洗对入渗咸水矿化度则不敏感;④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植被类型对滨海盐碱地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大于入渗水的矿化度。
刘淙琮孙宏勇郭凯郭凯程东娟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
气候变化对白洋淀湿地的影响研究
马雪姣张建芳王学东程东娟朱桂银王岩李玉静纪建海赵丽孙秀华
课题对近50年来气候因素和人为影响下白洋淀湿地变化进行研究,成果如下:1.近几十年来,白洋淀地区的局部小气候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气温升高,降水、风速、日照时数减少方面;分析了影响白洋淀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平均气温、平均降...
关键词:
关键词:气候变化湿地土壤
一种膜下小管出流垄沟灌溉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膜下小管出流垄沟灌溉装置,包括水源、主输水管、施肥罐和次输水管,所述水源位于地面的下方,且水源中设置有水泵,所述主输水管的下方与水泵相互连接,且其外侧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流量计、主控制阀以及副控制阀,所...
马超程东娟任振江王丽玄张策
文献传递
注射灌土壤水分运移分布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室内注射灌水分入渗试验,研究了注射灌土壤水分运移分布特性。研究表明:注射灌的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注射灌土壤湿润锋为圆心在出水口下方的半圆形,湿润锋运移速度随时间延长变缓,过两出水口中心连线中点竖直切面的运移速度在初期小于过两出水口中心的竖直切面,随着时间延长运移速度相接近;在出水口下方,土壤水分向下运移范围较大,土壤含水量较大,变化较小,而在出水口上方,土壤水分向下运移范围较小,土壤含水量较小,变化较大。以上研究可以为进一步补充注射灌理论技术提供基础。
程东娟雍芳侯毅凯汪丽佳
关键词:土壤水分运移
有机硅功能肥对土壤水分运移和盐分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有机硅功能肥作为一种改良盐碱地新型复合材料,具有施用简便易行、周期短、能够大面积推广等特点,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有机硅功能肥和秸秆在不同添加量下对盐碱土水分运移和电导率的影响,设置了4个施用量,分别为0.5%、1%、1.5%、2%。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硅功能肥和秸秆施用量的增加,湿润锋运移和累积入渗量不断减少,其中,秸秆对湿润锋运移和累积入渗量影响较大;有机硅功能肥和秸秆均能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含水量,添加秸秆增加土层含水量比有机硅功能肥更明显,相同施用量下,0~2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的增加量依次为-1.10%、0.36%、2.40%、5.25%。土壤电导率结果表明,在土层深度0~10 cm,电导率随着有机硅功能肥施用量增加而逐渐减小且均低于对照组;在土层深度10 cm以下,电导率随着有机硅功能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土层深度15 cm以下,处理组大于对照组;在秸秆施用处理下,电导率随着秸秆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大于对照组;其中,相同添加量下,有机硅功能肥比秸秆在0~10 cm土层平均电导率降低量依次为30%、39%、47%、54%。由此可见,有机硅功能肥可有效降低土壤盐分,提升盐碱土的脱盐率,有助于盐碱土壤质量改善,这为有机硅功能肥在盐碱土治理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周客宋福如程东娟王利书齐鸣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盐分运移水分运移累积入渗量
高寒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覆膜集肥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针对高寒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和养分低的状况,进行了马铃薯覆膜集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覆膜集肥可明显加大土壤养分消耗和活化,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和后期可提高土壤温度,在降水少时表现较好的保墒效果,从而显著地提高马铃薯产量。
程东娟郭凤台刘树庆王殿武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集肥养分消耗生育前期保墒效果
高寒半干旱区马铃薯聚垄集肥覆膜技术效应被引量:14
2001年
在河北张北小二台旱农试区研究表明 ,高寒半干旱区马铃薯聚垄集肥覆膜技术效应显著 ,生育前期具有明显的保水增温效果 ,且显著地促进了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发育和块茎与地上部比值的提高 ,但同聚垄覆膜处理相比 ,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块茎与地上部比值的提高。同平种处理相比 ,聚垄集肥覆膜干薯产量提高 1 85.3 %~ 2 3 0 .3 %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 0 .9kg/( mm· hm2 )~ 1 0 .93 kg/( mm· hm2 ) 。
王殿武程东娟刘树庆谢建治吴印宗李德平
关键词:施肥覆膜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高寒半干旱区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