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涛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骨折
  • 3篇外科
  • 2篇血管皮瓣
  • 2篇营养血管
  • 2篇营养血管皮瓣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皮瓣
  • 2篇腓肠
  • 2篇腓肠神经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疗效
  • 2篇近端
  • 2篇跟骨
  • 2篇跟骨骨折
  • 2篇肠神经
  • 1篇导针

机构

  • 7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麻文谦
  • 7篇秦涛
  • 3篇窦帮
  • 3篇朱玮
  • 2篇杨晓东
  • 2篇王逸群
  • 1篇梅炯
  • 1篇鲁淼
  • 1篇顾红星
  • 1篇蒋恺
  • 1篇李军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粗隆间骨折中亚洲型PFNA使用导针扩髓与否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使用导针扩髓与否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应用亚洲型PFNAⅡ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共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 A组在插入PFNAⅡ前使用导针并扩髓;B组不用导针,开口后直接插入PFNAⅡ。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0.5 min (40.5~8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75 mL(45~120 mL);术前平均血红蛋白95 g/L(84~120 g/L),术后第2天复查为85 g/L(55~115 g/L);A组中有2例患者因术后伤口渗血较多,给予输注浓缩红细胞血2单位。 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9 min(30~5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35 mL(30~55 mL);术前平均血红蛋白为95.3 g/L(80~125 g/L),术后平均值为89 g/L(75~120 g/L);术后无输血患者。X线暴露时间,B组平均比A组每例手术少3次。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两组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 A组患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4.5分(70~93分),B组评分为89.5分(80.5~95分)。两组患者均无髋内翻、内植物切出、内固定失败及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亚洲型PFNAⅡ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不使用导针插入扩髓比使用导针扩髓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窦连荣窦帮朱玮麻文谦鲁淼秦涛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小面积骨钢板外露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小面积骨钢板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小面积骨钢板外露14例。跟骨外侧切VI皮肤坏死骨钢板外露创面大小:3.0cmX2.5cm-4.0cmX3.5cm,皮瓣大小:3.5cmX2.5cm~4.5cmX3.5cm。经皮下隧道转移皮瓣,供区创面直接闭合。结果术后14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经6~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如风筝,质地柔软、弹性好,色泽及足部功能满意,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小面积骨钢板外露,皮瓣成活率高,外形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麻文谦杨晓东秦涛董晖赵胡瑞
关键词:跟骨骨外露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显微外科
62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影响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手术复位质量及术后康复等4个方面是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手术复位质量和术后康复是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手术复位质量和术后康复是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礼层秦涛麻文谦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科学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足及足跟部皮肤缺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1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中足及足跟部损伤伴皮肤缺损25例。创面大小2.0 cm×2.0 cm^3.5 cm×5.0 cm,皮瓣大小2.5 cm×3.5 cm^4.5 cm×5.5 cm。结果 2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经6~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足部外形及功能良好,感觉部分恢复。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中足及足跟部皮肤缺损,皮瓣成活率高,外形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麻文谦杨晓东王逸群秦涛董晖赵胡瑞
关键词:足损伤外科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不同比例软骨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对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以不同比例将大鼠软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u,BMSCs)依次体外及体内混合培养,探讨二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最佳比例。方法分别取1个月及1d龄SD大鼠的BMSCs及关节软骨,原代软骨细胞与第2代BMSCs混合比例为全软骨细胞组、3∶1、1∶1、1∶3、全BMSCs组,共五组。以终浓度4×107/mL种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支架上,体外培养4周后,植入裸鼠皮下继续培养,8周后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切片、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及检测氨基糖胺多糖的含量。结果软骨细胞与BMSCs混合比例3∶1组较其他各组所构建出的组织工程软骨体积大,厚度厚,有光泽;组织染色见软骨细胞增殖较旺盛,被大量细胞外基质包围,分布均匀,并可见软骨陷窝;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见细胞内和细胞外基质发出的红色荧光较明亮;3∶1组的组织块氨基糖胺多糖含量(470.38±29.78)μg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软骨细胞与BMSCs混合培养有助于节省软骨细胞,二者混合浓度比例以3∶1最好。
蒋恺秦涛麻文谦顾红星朱玮王逸群窦帮李军
关键词:软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组织工程骨
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作者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微创空心拉力螺钉结合松质骨螺钉,部分患者联合注射高黏度液体人工替代骨或颗粒骨填充治疗21例24侧跟骨骨折,男17例,女4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38.3岁。其中18例为单侧,3例为双侧。术前均行跟骨轴位、侧位X线检查,并进行CT平扫加重建。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9足,Ⅲ型14足,Ⅳ型1足,其中7足为严重粉碎性骨折。结果术后23例均获得7~14个月随访,平均12.7个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螺钉断裂及跟骨内翻、关节面塌陷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所有跟骨后关节面和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均恢复满意。骨折于术后7~10个月愈合,平均8.4个月;完全负重时间3~4个月,平均3.5个月。所填充人工液体骨术后完全吸收时间为4~6个月,随访中后关节面均无塌陷发生,X线示B¨oh ler角、G issane角、跟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按照美国踝足外科学会AOFA 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优(90~100分)21侧(87.5%),良(75~89分)3侧(12.5%),平均分为93.5分,优良率100%。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微创螺钉内固定结合液体人工替代骨适用于治疗SandersⅡ、Ⅲ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及临床疗效较好等优点。本组SandersⅣ型骨折随访效果为良,但因病例数较少有待进一步探讨。
秦涛窦帮朱玮麻文谦窦连荣梅炯
关键词:跟骨骨折关节内经皮撬拨
肩峰下前外侧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肩峰下前外侧入路和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肩峰下前外侧入路组(前外侧入路组)和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肌间隙入路组),观察2组的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前外侧入路组的优良率为92%,肌间隙入路组的优良率为9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前外侧入路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较肌间隙入路组明显减少或缩短(P均<0.01),而2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Constant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前外侧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对全身和局部的损伤少,手术时间短,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高礼层秦涛麻文谦
关键词: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