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建军

作品数:7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肺癌
  • 4篇肿瘤
  • 4篇肺肿瘤
  • 3篇细胞
  • 3篇基因
  • 3篇FHIT基因
  • 2篇术后
  • 2篇衰竭
  • 2篇人非小细胞肺...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呼吸衰竭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高危
  • 2篇高危因素
  • 2篇高危因素分析
  • 2篇FHIT
  • 1篇丹参

机构

  • 7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秦建军
  • 6篇陈军
  • 5篇刘伦旭
  • 5篇周清华
  • 4篇王允
  • 4篇车国卫
  • 4篇何金涛
  • 3篇李潞
  • 2篇伍伫
  • 2篇孙泽芳
  • 2篇覃扬
  • 2篇孙芝琳
  • 2篇成娘
  • 2篇赵雍凡
  • 2篇张尚福
  • 1篇王艳萍
  • 1篇赵峰
  • 1篇宫友陵
  • 1篇张宏伟
  • 1篇李建军

传媒

  • 4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1篇2001
  • 6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肺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00年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 总结肺癌术后呼衰患者 3 6例 ,并以同期手术未发生术后呼衰的 72例肺癌患者作对照 ,用 χ2 检验、分层 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导致呼衰的高危因素。结果 呼衰组的最大通气量 (MVV)、残气容积 /肺总量比值 (RV/TL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通气储量百分比 (BR)、2 5 %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 (V2 5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 ,以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呼衰组术后引流量及术日(含术中 )静脉晶体入量和输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按肺功能好坏分层后 ,袖式肺叶切除、肺叶切除的呼衰发生可能性均低于全肺切除。结论 中小气道重度阻塞、肺换气功能下降、围术期大量输血输液是术后发生呼衰的高危因素 。
王允刘伦旭杨俊杰陈军赵雍凡伍伫车国卫何金涛秦建军周清华
关键词:肺肿瘤呼吸衰竭高危因素
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33
2000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 (RF)的高危因素。 方法 将我院胸心外科 1985~ 1998年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发生 RF的 5 8例患者临床资料 ,与按 1∶ 2比例随机抽取的同期手术后未发生 RF的 116例食管癌患者的资料做对照 ,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肺功能 ,术前、术后其它合并症 ,吻合口部位 ,手术当天静脉液体入量和患者年龄、吸烟量的差异 ,应用 L ogistic回归分析肺功能各异常指标与术后 RF发生的相关强度 ,推测可能导致食管癌术后 RF发生的高危因素。 结果 RF组的最大通气量 (MVV) ,残气容积 /肺总量比值 (RV/TL C)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 ,最大呼气流量 (PEF) ,75 %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 (V75 )以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明显差于对照组 (P<0 .0 1) ;手术当天 (含术中 )静脉晶体液入量和输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RF组术后其它并发症发生率和颈部吻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结论 术前肺功能提示重度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是术后发生 RF的高危因素 ,对颈部吻合患者应加强呼吸功能监护 ,术中严密止血是预防术后 RF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王允赵雍凡李建军何金涛赵峰秦建军陈军刘伦旭
关键词:食管癌外科手术呼吸衰竭高危因素
人肺癌中FHIT基因表达下降的临床病理生理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 FHIT 基因表达下降与人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166例肺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肺组织和3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 FHIT 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1)肺癌组织中 FHIT 基...
王允用清华张尚福成娘刘伦旭陈军伍伫车国卫何金涛秦建军张宏伟
关键词:肺肿瘤
文献传递
丹参酮对人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理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对人肺癌细胞(SPC-A-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理。方法:体外培养的 SPC-A-1细胞经无毒剂量(0.5μg/ml)的丹参酮ⅡA 处理5天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增殖动力学、细胞周期分布及肿癌相...
何金涛周清华袁淑兰王艳萍陈晓未秦建军
关键词:肺癌增殖抑制
文献传递
人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基因转录本异常的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探讨FHIT基因转录表达异常在人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nestedRT PCR方法对 3 5例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肺组织 ,10例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以及 4株肺癌细胞株中FHIT基因转录表达异常进行了研究。结果  3 5例肺癌中 14例肺癌组织存在FHIT转录表达异常 ,异常率为 40 % ;在这 14例癌组织转录本异常病例中 ,5例癌旁组织亦见转录本异常( 3 5 .71% ,5 /14 )。远癌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均未见转录本异常。 4株肺癌细胞株均检测到转录本异常。在鳞癌中FHIT基因转录本异常率 ( 5 8.82 % )显著高于腺癌 ( 2 2 .2 2 % ) (P <0 .0 5 )。FHIT基因转录本异常与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P TNM分期、原发肿瘤大小、肿瘤部位 ,以及患者年龄等均无明显关系 (P>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NSCLC中存在FHIT基因转录表达异常。FHIT基因异常主要发生在肺鳞癌中 ,且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
陈军周清华覃扬孙芝琳孙泽芳王允李潞秦建军
关键词:肺肿瘤FHIT基因DNA序列分析
人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等位基因缺失和突变的研究被引量:34
2001年
目的 探讨FHIT等位基因缺失、突变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CR SSCP和DNA序列分析方法对 3 5例人非小细胞肺癌和 4个肺癌细胞株中FHIT基因的 4个外显子 (外显子 3、4、5、8)和微卫星D3S13 0 0、D3S13 12、D3S13 13进行研究 ,并以远癌肺组织和 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做对照。结果 在 3 5例肺癌中 ,2 2例肺癌发生了一个或两个以上的FHIT等位基因缺失 ,缺失率为 62 .86% ( 2 2 /3 5 )。在鳞癌中 ,FHIT等位基因缺失率 ( 88.2 4% ,15 /17)明显高于腺癌 ( 3 8.89% ,7/18) (P <0 .0 1) ;在吸烟患者中 ( 76.19% ,16/2 1)亦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 ( 4 2 .86% ,6/14 ) (P <0 .0 5 )。而FHIT等位基因缺失与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P TNM分期、原发肿瘤大小、部位、患者性别、年龄及有无转移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Lewis肺癌、A5 49细胞株亦有FHIT基因部分缺失。 4例肺癌组织具有微卫星灶D3S13 12点突变 ,经DNA序列分析显示均为D3S13 12微卫星灶基因的 87位点密码子发生了CT点突变。结论 FHIT基因异常主要以等位基因的缺失为主 ,而点突变发生率较低。FHIT等位基因缺失主要发生在肺鳞癌和吸烟患者中 ,且FHIT基因可能为烟草致肺癌的靶基因 ,其等位基因缺失可能是肺癌的早期分子事件。
周清华陈军覃扬孙芝琳刘伦旭孙泽芳车国卫李潞秦建军宫友陵
关键词:FHIT基因杂合性缺失非小细胞肺癌等位基因
检测肺癌中的微血管密度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icro vasculardensity ,MVD)与肺癌病理生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 ,检测 114例肺癌组织、3 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MVD。结果 ①肺癌组织中MVD( 3 0 .3 7± 10 .5 6)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 ( 10 .2 3± 6.2 9) (P <0 .0 1) ;②MVD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状态 ,P TNM分期 ,细胞分化程度等均有密切关系 (P <0 .0 1) ,而与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等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③肺癌组织中MVD高密度(MVD≥ 3 0 )组患者 5年生存率 ( 17.2 7% )明显低于低密度 (MVD <3 0 )组 5年生存率 ( 5 2 .74% ) (P <0 .0 1) ;④MVD与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2 1,P <0 .0 1) ;⑤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 :P TNM分期和MVD是判断肺癌预后最有价值的指标。结论 MVD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评估指标 ,检测肺癌中MVD有助于预测肺癌预后及指导术后多学科综合治疗。
车国卫周清华张尚福刘伦旭陈军成娘秦建军李潞
关键词:肺肿瘤微血管密度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