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伟伟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微循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细胞
  • 3篇血管
  • 3篇血脑
  • 3篇血脑屏障
  • 3篇周细胞
  • 3篇脑屏障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内皮
  • 2篇微血管内皮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血管化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修瑞娟
  • 6篇秦伟伟
  • 5篇李宏伟
  • 4篇刘淑英
  • 2篇李炳蔚
  • 2篇苑晓晨
  • 2篇鹿文葆
  • 1篇韩建群
  • 1篇荆瀛黎
  • 1篇史晓瑞
  • 1篇武清斌
  • 1篇张秋菊
  • 1篇王冰

传媒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鼠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3
2013年
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spinalcord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cells,SCMECs)参与构成血脊髓屏障,其功能变化与多种脊髓相关疾病相关。目前分离SCMECs的文献很少。本研究拟基于分离多种原代内皮细胞的经验,建立分离纯化SCMECs的方法。
苑晓晨李炳蔚秦伟伟武清斌荆瀛黎李宏伟刘淑英修瑞娟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血脊髓屏障相关疾病分离纯化
优化明胶酶谱法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MMP-2和MMP-9活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以优化明胶酶谱法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9(MMP-9)的活性。方法以含明胶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谱法为基础,改变孵育时间、工作液成份,采用不同pH值的孵育液及不同冻融次数的样品,观察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的影响。并以优化的酶谱法检测Wistar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MMPs的相对活性。结果凝胶孵育时间由42 h缩短为17 h不影响酶谱法检测结果。省略漂洗步骤及洗脱液仅使用2.5%Triton X-100、孵育液中去除NaN3及NaCl且电泳后步骤将去离子水更换为蒸馏水也不影响实验结果。孵育液pH值在7.2~8.8范围内均可用于酶谱法。血浆样品反复冻融多达6次不影响酶谱法检测结果。用优化的酶谱法检测结果显示,与Wistar大鼠相比,SHR大鼠血浆MMP-2与MMP-9活性显著增高。结论优化酶谱法与常规方法相比更为简便经济,检测大鼠血浆MMP-2与MMP-9活性所得结果一致。
李炳蔚苑晓晨王冰秦伟伟李宏伟刘淑英修瑞娟
关键词:明胶酶谱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血压
氯化钴致低氧诱导肺癌细胞系A549 DLL4表达上调并分泌促HUVEC迁移物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氯化钴(CoCl2)化学模拟低氧对肺癌细胞(A549)DLL4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内皮细胞迁移的关系,为寻找抗肿瘤血管新生的潜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A549分为对照组和CoCl2干预低氧组,EdU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和Western blot测定DLL4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迁移变化。结果低浓度氯化钴(200μmol/L)干预12 h后,A549细胞增殖没有明显抑制,DLL4和HIF-1α的表达均明显上调,低氧组DLL4蛋白表达为0.194±0.0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98±0.015(P<0.05)。培养上清液促进HUVEC迁移。结论低氧明显上调A549细胞DLL4的表达,其对内皮细胞的迁移趋化作用提示其为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的潜在靶点。
韩建群秦伟伟李宏伟修瑞娟
关键词:DLL4内皮细胞迁移
大鼠脑微血管周细胞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微血管周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方法10只3周龄Wistar大鼠,无菌分离脑组织,采用2次酶消化和1次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脑微血管片段,接种于35mm培养皿进行原代培养。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鉴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神经元-胶质抗原2(neuron—glial antigen2,NG2)、von Win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i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相关抗原,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周细胞从贴壁的脑微血管片段周围爬出,呈多角性,12~14d后细胞融合9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周细胞分子标志物仪一SMA和NG2相关抗原呈双阳性,vWF和GFAP相关抗原呈双阴性,证实培养细胞为脑微血管周细胞。原代细胞初始生长速度较慢,传代细胞36~60h进入对数生长期,72~108h进入平台期。结论该方法能成功分离出纯度较高的大鼠脑微血管周细胞。
秦伟伟鹿文葆刘淑英李宏伟修瑞娟
关键词:周细胞血脑屏障细胞分离细胞培养技术
周细胞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0年
周细胞是血脑屏障的一种重要细胞成分,在脑微血管生成、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形成、血脑屏障分化、微血管动态运动和结构稳定性方面起调节作用.周细胞在一些疾病,如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免疫性疾病和外伤性脑损伤中,呈现很独特的功能特性.文章对周细胞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做了综述.
秦伟伟修瑞娟史晓瑞
关键词:周细胞血脑屏障内皮细胞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周细胞共培养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VEC)与脑周细胞共培养建立可模拟在体状态的稳定体外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模型。方法原代分离、纯化培养大鼠BMVEC和周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分离的细胞,应用Transwell插槽(孔径0.4μm)共培养构建体外BBB模型,经4h渗漏试验、紧密连接蛋白鉴定、跨内皮电阻检测以及通透性试验评价其屏障功能,比较共培养模型与单纯BMVEC模型膜两侧电阻值差异以及对小分子荧光素钠(sodium fluorescein,Na-F)通透性的差异。结果融合的BMVEC单层呈现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脑周细胞呈典型的不规则外形并具有重叠生长等特性。免疫双标法鉴定显示,脑周细胞阳性表达ol一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和神经元一胶质抗原2(neuron-glial antigen2,NG2);共培养模型内皮细胞融合后,液面渗漏试验呈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内皮细胞间形成连续而致密的紧密连接;与BMVEC模型相比,共培养模型跨内皮细胞电阻[(190.762±10.326)Q耐对(96.503±8.012)Ω/cm^2;t=-24.489,P〈0.01]显著增高,通透性显著降低(为单内皮模型的56.149%±3.572%;卢19.330,P〈O.01)。结论原代分离大鼠BMVEC和周细胞共培养体外模型的形态、结构及屏障功能具备BBB的基本特征,为研究BBB提供了一种有用工具。
鹿文葆秦伟伟张秋菊李宏伟刘淑英修瑞娟
关键词:血脑屏障周细胞内皮细胞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