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异位症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异位症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1篇性传播
  • 1篇性传播感染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疾病
  • 1篇盆腔
  • 1篇盆腔炎
  • 1篇盆腔炎性
  • 1篇盆腔炎性疾病
  • 1篇组织化学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机构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包钢医...

作者

  • 3篇祝平
  • 2篇杜海燕
  • 2篇张琳
  • 2篇沈树娜
  • 1篇张志坚
  • 1篇刘莉
  • 1篇王丽红
  • 1篇高洁
  • 1篇马军
  • 1篇王俊飞
  • 1篇王辉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Bcl-2和Smac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第二个线粒体来源的胱氨酸蛋白酶激活剂(Smac)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二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期、月经周期的关系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内膜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其中增生期16例,分泌期14例,30例正常内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出各组标本中Bcl-2、Smac蛋白的表达,其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个指标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统计数据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组织中Bcl-2的表达强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各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期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增生期的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组织中Smac的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异位内膜的表达强度低于在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c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分泌期的表达高于增生期(P<0.05)。Bcl-2、Smac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Bcl-2和Smac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Bcl-2高表达以及Smac低表达,使异位内膜细胞增生及抗凋亡能力加强,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发展。
祝平沈树娜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组织化学BCL-2SMAC
8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病原学检查的探讨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监测阴道及宫颈分泌物,对盆腔炎性疾病(PID)病原体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12月妇科门诊就诊的8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对其阴道病原体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PID患者中,淋病奈瑟菌(NG)阳性者4例,占5.00%,沙眼衣原体(CT)阳性者20例,占25.00%,解脲支原体(UU)阳性者32例,占40.00%,假丝酵母菌(CA)阳性者26例,占32.50%,阴道毛滴虫(TV)阳性者14例,占19.50%,符合细菌性阴道病者7例,占8.75%。有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13例,占16.25%;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2例,占2.50%。结论:性传播疾病(STD)是引起PID的主要原因,同时混合感染所占比例也不容忽视。
杜海燕张琳祝平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性传播感染病原学检查
KGF、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研究
张琳沈树娜王辉张志坚杜海燕刘莉王俊飞马军祝平高洁王丽红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临床上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内在型(子宫腺肌症)和外在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在异位的生长可能与其增殖能力和新生血管形成提供营养有关,且两者除均存在异位子宫内膜这一...
关键词:
关键词:KGFVEGF子宫内膜异位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