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留生

作品数:2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艺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音乐
  • 4篇音乐史
  • 4篇近现代
  • 4篇乐史
  • 4篇孤岛
  • 3篇音乐会
  • 3篇音乐学
  • 3篇中国近现代音...
  • 3篇现代音乐
  • 3篇近现代音乐
  • 3篇乐学
  • 2篇艺术
  • 2篇音乐家
  • 2篇音乐史研究
  • 2篇战争
  • 2篇中国歌剧
  • 2篇中国近现代音...
  • 2篇上海孤岛
  • 2篇协奏
  • 2篇协奏曲

机构

  • 19篇安徽师范大学
  • 7篇上海音乐学院
  • 7篇中央音乐学院
  • 3篇广西艺术学院
  • 2篇武汉音乐学院
  • 1篇安徽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音乐学院

作者

  • 27篇留生
  • 2篇田可文
  • 2篇戴嘉枋
  • 1篇柳琳

传媒

  • 6篇中央音乐学院...
  • 3篇人民音乐
  • 2篇歌海
  • 2篇音乐研究
  • 2篇音乐艺术(上...
  • 2篇音乐探索
  • 2篇黄钟(武汉音...
  • 2篇星海音乐学院...
  • 1篇天津音乐学院...
  • 1篇中国音乐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艺术评鉴
  • 1篇音乐文化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大歌剧团的历史迹象与俄侨文化情结
2021年
俄国十月革命和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扩张是导致俄罗斯歌剧演员奔赴上海的主要历史构成要素。俄国侨民群体极高的艺术才能注定要将他们与其身处的社会分隔开来,离散的帝俄艺术家于1937年创建上海大歌剧团,他们将帝国时代熟稔的意大利、法国、俄国歌剧镜像地呈现于上海,是其本国历史上的文化选择及其形成的"文化记忆"造成的在城市"飞地"里的现实"回响"。因此,歌剧制作不只是承担着商业层面的自娱或他娱的表层功能,而且成为映射民族文化记忆、凝聚社群认同感的纽带。
留生
上海沦陷时期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运营
2018年
“上海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我们都生活在即将被赶出去或被扔进集中营的恐惧中。日本人正变得越来越凶恶,也许不久就会有更严重的事情发生。”这是1941年8月21日《密勒氏评论报》主笔约翰·本杰明·鲍威尔(J.B.Powell)写给美国朋友的信函中透露的信息。
留生
关键词:芭蕾舞团沦陷时期集中营日本人
上海“孤岛”时期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舞剧演出
2018年
19世纪下半叶,正当欧洲芭蕾在意大利、法国逐步衰落之际,俄国渐渐成为芭蕾艺术的重镇。可是,古典芭蕾跨过20世纪的门槛后,观众的兴趣开始下降。此时,俄国人佳吉列夫(Sergei Diaghilev,1872—1929)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Le Ballet Russe)在编舞观念上受到美国现代舞编舞大师邓肯(Isadora Duncan,1877—1927)的影响,
留生
关键词:芭蕾舞团演出舞剧芭蕾艺术
音乐政治学、音乐传记学与我国的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一、音乐政治学的学术视域 在如今的音乐学体系中,“音乐政治学”似乎还不是完全成型的独立学科。但是实际上,对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从古至今都有研究,而且似乎在我国古代还特别乐道于此,如《乐记》就有“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等话语,在古希腊也有大量关于音乐与政治关系的言论。
田可文留生
关键词:音乐史研究近现代传记《乐记》政治关系音乐学
从“清华留美预备生”到“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主任”——音乐家李惟宁青年时代的生命轨迹(1923—1937)
2023年
李惟宁是民国时期少见的涉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钢琴、合唱指挥、乐队指挥)、高等音乐教育及其行政管理的音乐家,以往学界对其青年时代的音乐经历关注较少。根据中外报刊资料钩稽李氏1923至1937年青年时代的音乐经历,据其所居城市划分出北平时期(1923—1930)、巴黎与维也纳时期(1930—1934)以及上海时期(1935年至淞沪会战前),在考述史实的基础之上,试图探寻李氏生命轨迹的变化以及过程中的人际网络对李惟宁音乐生涯的影响,从而获取对人物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观察方位。
留生
“孤岛”时期的张昊及其歌唱剧《上海之歌》被引量:3
2020年
“孤岛”时期是张昊先生音乐创作的早期阶段,其代表作歌唱剧《上海之歌》的音乐基于多部街头剧的插曲,是作曲者抉择的由话剧向歌剧过渡的形式。在剧情上,它透视战火后上海难民底层生活的艰辛与抗争,以隐喻的笔法针砭时弊,鼓舞大众“互助、互爱、联合”。其通俗音乐气质和摩登文化外表是西乐东渐孵化出的结果,在当时颇得社会热烈反应,折射出“孤岛”历史语境与音乐社会对作曲家创作语言的形塑。
留生
关键词:抗日战争
试论中国大陆歌剧创演机制的百年嬗变
2022年
以往对中国歌剧的研究,多关注其艺术创作环节,对歌剧整体运作机制的研究则相对不足。文章通过回溯中国大陆近百年来歌剧创演机制的嬗变历程,分析文艺政策、创演机构与歌剧生产之关系及总结某些产生社会影响的作品的成功经验,尝试思索和解析当今中国歌剧创演中存在的某些现实问题兼及可能的改进途径。
戴嘉枋留生
关键词:中国歌剧嬗变
娱乐不忘救国-1938-1939年“联谊会”在上海的音乐活动被引量:2
2017年
"孤岛"时期的联谊会主要有"华联""银联""益友""保联"和"职妇"等,1938—1939年是其音乐活动的鼎盛时期。联谊会以"提倡正当娱乐"为口号,各自或联合开展慈善募捐性质的音乐活动,在动员市民救难救国的同时,成为"孤岛"潜伏的抵抗力量。联谊会的音乐活动大多受中共地下党的秘密领导,在"比较灰色"(1)的娱乐形式之下表达"娱乐不忘救国"的现实诉求,在民族国家观念的引导下延续新音乐运动对大众的动员。中国共产党对联谊会团体的渗透,也实现了扩大统一战线的目的。
留生
关键词:联谊会歌咏音乐活动
无字“悲歌”话凄凉--杨立青二胡与乐队作品《悲歌》的材料、结构与配器被引量:1
2016年
《悲歌》取材于具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作品双管/二胡独奏曲《江河水》,以西方管弦乐队与二胡的协奏来呈现,作曲家注重乐队与二胡的异质音色,在不影响二胡声部旋律线条美感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乐队在音色和音响上与二胡的对比与衬托。本文重点分析《悲歌》的配器手法、结构思维,兼及题解、体裁、素材等方面,总结为"悲情咏叹"的艺术,并讨论了此种折衷主义的艺术表达方式与1989—1992年间中国文化思潮的潜在关联。
留生柳琳
关键词:悲歌二胡协奏曲配器
一个经典“文本”的确立--中文译配《伏尔加船夫曲》的定型及其译者考被引量:3
2016年
在20世纪,为数不少的外国歌曲在中国内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成为经典"文本",有的甚至对于中国革命事业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譬如《国际歌》《马赛曲》和《伏尔加船夫曲》(1)。显而易见,译配在外国歌曲引介和接受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也常常渗透着译配者的二度创作,而这些细节往往被忽略。
留生
关键词:二度创作《国际歌》四部合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