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祥宇

作品数:6 被引量:11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氮沉降
  • 3篇模拟氮沉降
  • 2篇有机碳
  • 2篇有机碳库
  • 2篇生物量
  • 2篇碳库
  • 2篇土壤呼吸
  • 2篇土壤活性
  • 2篇土壤活性有机...
  • 2篇土壤活性有机...
  • 2篇物量
  • 2篇细根
  • 2篇活性有机碳
  • 2篇根生物量
  • 2篇慈竹
  • 1篇滇东南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东南

机构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云南省林业调...
  • 1篇四川省林业调...

作者

  • 6篇田祥宇
  • 4篇张健
  • 4篇涂利华
  • 4篇肖银龙
  • 4篇何远洋
  • 4篇胡庭兴
  • 2篇税玉民
  • 2篇陈文红
  • 1篇杨世雄
  • 1篇郑进烜
  • 1篇华朝朗
  • 1篇李仁洪
  • 1篇景建飞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滇东南和滇西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野外考察和资料整理,对《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中维管植物在滇东南和滇西北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保护区设置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滇东南有107种保护植物,占云南分布(144种)的74.31%;滇西北53种,占云南省的36.81%;2、滇东南和滇西北保护植物种类垂直分布均呈单峰曲线,滇东南集中分布在海拔1008m附近(RSE=0.9919),滇西北主要在2 360 m附近(RNW=0.9656);3、县级水平的自然保护区设置权重与国家I级(Pearson指数,rI=0.724)和Ⅱ级(rⅡ=0.643)保护植物种类在滇东南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而在滇西北相关性(rI=0.464;rⅡ=0.410)差异均不显著(P>0.05)。滇东南保护植物较滇西北丰富,滇东南保护区设置较滇西北更有利于对保护植物的有效保护。
田祥宇陈文红杨世雄华朝朗郑进烜税玉民
关键词:滇东南滇西北自然保护区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根生物量的影响
由化石燃料燃烧、化肥的使用等人类活动驱动的大气氮沉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增加。生态系统更高的氮活性会使地上部分碳吸存增加,但人们对氮沉降如何影响土壤碳贮存却知之甚少。由于土壤碳库基数巨大并且自然分异性大,故整个碳库的微小...
涂利华胡庭兴张健何远洋田祥宇肖银龙景建飞
关键词:氮沉降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细根生物量慈竹
文献传递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苦竹林细根特性和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43
2010年
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地下碳循环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2007年11月—2009年11月,对华西雨屏区苦竹人工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 g N.m-2.a-1)、低氮(5 g N.m-2.a-1)、中氮(15 g N.m-2.a-1)和高氮(30 g N.m-2.a-1)处理,研究氮沉降对苦竹人工林细根和土壤根际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氮沉降下,<1 mm和1~2 mm细根特性差异较大,与<1 mm细根相比,1~2 mm细根的木质素、磷和镁含量更高,而纤维素、钙含量更低;氮沉降显著增加了<2 mm细根生物量,对照、低氮、中氮和高氮处理的细根生物量分别为(533±89)、(630±140)、(632±168)和(820±161)g.m-2,氮、钾、镁元素含量也明显增加;苦竹林各处理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5.85±0.43)、(6.48±0.71)、(6.84±0.57)和(7.62±0.55)t C.hm-2.a-1,氮沉降对土壤呼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苦竹林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与<2 mm细根生物量和细根N含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氮沉降使细根生物量和代谢强度增加,并通过增加微生物活性促进了根际土壤呼吸.
涂利华胡庭兴张健何远洋田祥宇肖银龙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呼吸细根
中国柿树科植物一新记录种——长柱柿(英文)被引量:6
2014年
报道中国柿科(Ebenaceae)柿属植物一新记录种——长柱柿(Diospyros brandisiana Kurz),并描述了该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该种为该属中国分布的唯一具老茎生花的种类。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田祥宇陈文红税玉民喻智勇朱欣田
关键词:柿树科
华西雨屏区苦竹人工林土壤呼吸各组分特征及其温度敏感性被引量:25
2012年
通过在华西雨屏区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人工林内建立固定样地、定期监测等方法,研究该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各组分特征及其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2010年2月—2011年1月,苦竹林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1.13μmol·m-2·s-1,仲夏最高,深冬最低;凋落物层、无根土壤和植物根系对苦竹林土壤呼吸的贡献率分别为30.9%、20.8%和48.3%,各呼吸组分的季节动态均与土壤总呼吸类似,并与温度和凋落量等因素相关;苦竹林土壤总呼吸(RST)、凋落物层CO2排放(RSL)、无根土壤CO2排放(RSS)和植物根系呼吸(RSR)的年碳排放量分别为4.27、1.32、0.87和2.08Mg C·hm-2·a-1;土壤总呼吸及其各组分与凋落量呈显著正线性相关,与土壤10cm温度和气温均呈显著正指数相关;基于土壤温度计算的RST、RSL、RSS和RSR的Q10值分别为2.90、2.28、3.09和3.19,凋落物层CO2排放的温度敏感性显著低于总呼吸和其他各组分.
田祥宇涂利华胡庭兴张健何远洋肖银龙
关键词:土壤呼吸根呼吸Q10值温度敏感性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根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37
2010年
从2008年1月起,对华西雨屏区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人工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 g.m-.2a-1)、低氮(5 g.m-.2a-1)、中氮(15 g.m-.2a-1)和高氮(30 g.m-.2a-1)。在模拟氮沉降1.5 a后,按土层深度取土样和根样,测定不同深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根生物量。结果表明,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浸提性溶解有机碳和活性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氮沉降显著减少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活性碳含量,显著增加了浸提性溶解有机碳含量,并使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减小。同时,慈竹林根密度在氮沉降条件下减少了12%-14%。说明氮沉降的增加减少了土壤有机碳中的活性部分,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淋溶流失,降低了慈竹林土壤碳库质量。同时,根系生物量的减少,间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碳周转过程。在未来氮沉降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慈竹林土壤对碳的保持能力可能会下降。
涂利华胡庭兴张健李仁洪何远洋田祥宇肖银龙景建飞
关键词:氮沉降活性有机碳根生物量慈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