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革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毒
  • 1篇电焊
  • 1篇电焊作业
  • 1篇电图
  • 1篇毒物
  • 1篇毒物种类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系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系
  • 1篇血管系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噪声
  • 1篇职业中毒
  • 1篇水泥粉尘
  • 1篇瓦斯
  • 1篇瓦斯爆炸
  • 1篇瓦斯爆炸事故
  • 1篇瓦斯突出
  • 1篇慢性

机构

  • 6篇娄底市疾病预...
  • 1篇娄底职业技术...

作者

  • 6篇王革
  • 3篇何颖
  • 2篇周常喜
  • 1篇左卫民
  • 1篇刘敏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瓦斯突出与瓦斯爆炸事故致急性职业中毒诊断问题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王革周常喜
关键词:急性职业中毒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毒物种类
高新制造业工人职业紧张现状及预防被引量:1
2011年
职业紧张日益影响高新制造业工人健康,已成为职业卫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职业紧张研究的基本情况,探讨了职业紧张的理论与机理,调查讨论了高新制造业工人职业紧张的现状及危害,提出了预防与控制职业紧张,保护高新制造业工人健康的的措施。
王革
127名水泥作业工人肺功能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对某水泥厂127名男性水泥作业工人,以不接触粉尘毒物的94名男性为对照,进行了肺功能测定,结果表明水泥作业工人肺功能指标VC、FVC、FEV1.0、MMEF有明显下降,且随工龄延长肺功能受损情况加重。
王革何颖
关键词:水泥粉尘肺功能
噪声高温联合环境致心血管系统异常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某钢厂工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噪声与高温联合环境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情况,探讨减少工人职业伤害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纯高温环境,纯噪声环境,噪声与高温联合环境及无噪声、高温环境工人186人,调查其心血管系统异常状况。结果纯高温环境,纯噪声环境,噪声与高温联合环境及无噪声、高温环境工人心血管系统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与血压异常率纯高温环境工人为30.8%、33.3%;纯噪声环境工人为32.2%、35.6%;噪声与高温联合环境工人为50.0%,46.6%;无噪声、高温环境工人为22.0%、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噪声与高温联合环境工人心电图与血压异常率最高。不同工龄的工人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龄越长,异常率越高。结论噪声与高温对工人的心血管系统造成明显的伤害,并随工龄的增加而加大,其中噪声与高温联合环境对工人的心血管系统伤害尤为严重,必须采取劳动保护措施以减少对作业工人的职业伤害。
王革何颖
关键词:噪声高温心血管系统
392名电焊作业人员脑电图异常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电焊作业人员的脑电图异常情况,以便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392名电焊作业人员,以228例非职业接触者脑电图资料为对照组,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电焊作业环境空气中锰及化合物含量最高为6.5mg/m3,最低为0.63mg/m3,平均含量为3.16mg/m3;电焊人员脑电图异常率为25.0%(P<0.01);随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1);脑电图异常率与作业工艺有关(P<0.01);通风条件良好的脑电图异常率较低(P<0.05)。结论电焊作业脑电图异常与作业工龄、工艺及环境有关,应加强相关的劳动保护。
王革刘敏周常喜
关键词:电焊作业脑电图异常慢性锰中毒
高校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紧张的因素及对职业紧张状况的有效防控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南娄底市高校教师990人进行职业紧张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工龄、不同职称、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压力等高校教师职业紧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显著职业紧张率为30.38%,女性显著职业紧张率为4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P〈0.001);〈10年工龄组显著职业紧张率为43.16%,高于20年以上工龄组和10~20年工龄组(χ^2=13.81,P〈0.001)。高级职称组显著职业紧张率最高为43.26%,高于初、中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68,P〈0.001)。岗位显著职业紧张率最高的是教师43.65%,明显高于行政人员组与辅导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8,P〈0.001)。结论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紧张的主要因素是工龄、工种、工作压力和组织支持缺乏。加强职业紧张的预防控制,是减少职业紧张的根本途径。
王革何颖左卫民
关键词:高校教师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