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梅
-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肝活检病理检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B超介导肝活检病理检查对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lO年8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患儿,均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结果:通过HE染色进行肝脏病理炎症分级根据肝脏...
- 龙梅朱莉刘文莉詹泉庞勤辉饶燕
- 关键词:肝炎综合征肝活检病理检查
- 婴幼儿食物蛋白过敏胃肠炎的临床特点
- 龙梅朱莉
- 危重患儿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液化学变化探讨
-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90例危重患儿在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时的128例次血液化学变化,对危重患儿发病的病因及诱因、呼吸机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分析,加强对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临床早期预警,同...
- 陈建丽黄莉杨莹龙梅李馨田羽
- 文献传递
- 451例试管婴儿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出生缺陷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龙梅施晓鋆
- 关键词:出生体重
- 肝活检病理检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B超介导肝活检病理检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B超介导肝活检进行肝脏病理检查、肝小叶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及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34例(68%)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6例(12%)为胆管消失综合征,4例(8%)为宫内感染(病原不清),4例(8%)为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2例(4%)为肝内阻塞性胆管炎。50例表现轻度炎症,汇管区炎症(G1-G2级)。50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其中汇管区轻度纤维化(s1期)16例,合并纤维间隔形成(s2期)20例,早期肝硬化(s3期)8例,肝硬化,假小叶形成(s4期)6例。病因分析:50例患儿重度弥散性胆汁淤积38例,轻-中度胆汁淤积12例。5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经过2周对因及对症治疗,其中39例治愈,9例好转,2例无效。结论肝活检病理检查对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龙梅朱莉刘文莉詹泉庞勤辉饶燕全小丽
- 关键词:婴儿肝炎综合征肝脏病理
- 125.肝活检病理检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B超介导肝活检病理检查对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LO年8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患儿,按全国小儿病毒性肝炎防治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其中...
- 龙梅朱莉刘文莉詹泉庞勤辉饶燕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婴儿肝炎综合征肝脏巨细胞病毒低基质磷酸化蛋白的检测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人巨细胞病毒(HCMV)低基质磷酸化蛋白(pp65)在婴儿肝炎综合征肝脏组织中的表达,为诊断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在B超介导下进行肝组织活检,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HCMV pp65抗原,观察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特异性病理改变,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HCMV IgM水平,计算并比较两指标的阳性率。结果:3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肝组织HCMV pp65抗原阳性18例,血清IgM阳性6例,阳性率分别为60%、20%。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婴儿肝组织中HCMV pp65抗原表达,可用于诊断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 龙梅朱莉刘文莉饶燕庞勤辉全小丽张萧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婴儿肝炎综合征活组织检查
- 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炎临床、消化内镜特点及胃、肠病理改变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炎的临床、消化内镜特点以及胃、肠病理改变。方法:36例过敏性胃肠炎婴幼儿,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决定是否做消化内镜检查并分为胃镜组、肠镜组及危重组(未做内镜检查),比较3组患儿入院时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检查及大便细菌检查结果;总结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消化内镜特点及胃、肠黏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3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52%)、便血(52%)及反复呕吐(47%),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大便细菌培养未见致病菌;胃镜组患儿外周血、活检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EOS)较肠镜组升高(P<0.05),消化内镜观察到胃、食道、肠黏膜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点、片状红斑和糜烂;胃、食道病理组织检查示9例患儿胃、食道黏膜有EOS浸润,每高倍视野EOS≥20个;肠道组织病理检查示19例患儿肠黏膜有慢性活动性炎症,可见EOS,其中2例患儿每高倍视野EOS>20个。结论: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消化内镜及胃、肠病理检查具有一定的特点。
- 龙梅朱莉罗娜王潇潘佩英
- 关键词:婴幼儿胃肠炎消化内镜肠镜
-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被引量:4
- 2021年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E)是一种儿童少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以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根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部位分为黏膜型、肌型、浆膜型及混合型。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隐匿起病,反复发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部分患儿有食物过敏病史。治疗以膳食疗法、激素治疗为主,基于免疫炎症靶点的生物制剂治疗是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病诊断较困难,容易复发,需进行规范治疗及随访。
- 朱莉龙梅王颖
- 关键词: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发病机制
- 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胃镜诊治效果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儿童上消化道异物临床特点、无痛胃镜及普通胃镜对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诊治效果。方法:分析6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儿的发病年龄、常见异物种类及常见部位,根据是否给予麻醉分为无痛胃镜组(n=30)与普通胃镜组(n=30),比较两组患儿术中生命征、不良反应发生率、异物钳取成功率及钳取时间。结果:60例患儿发病年龄8个月~6岁、平均(1.05±0.8)岁,其中0~3岁42例、占比70%;常见异物最多为硬币(占比68%,41/60)、其次为纽扣电池(占比11%,7/60)及玩具残片(占比8.3%,5/60),异物常见部位最多为胃腔(占比38.3%,23/60)、其次为食道(占比26.7%,16/60)及胃窦(占比21.7%,13/60);无痛胃镜组患儿夹取异物术中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显著低于普通胃镜组(P<0.05),异物取出成功率及在<5min内取出异物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胃镜(P<0.05);无痛胃镜组术中恶心/呕吐、躁动、出血及呛咳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胃镜组(P<0.05)。结论: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发病率以婴幼儿最高,以硬币、纽扣电池最常见,部位多为胃腔及食道,无痛胃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优于普通胃镜。
- 龙梅邓奇朱莉詹泉王潇罗娜
- 关键词:儿童上消化道异物无痛胃镜生命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