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成松

作品数:40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历史地理
  • 18篇文学
  • 4篇艺术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墓志
  • 11篇民族
  • 8篇中古
  • 8篇唐代
  • 8篇文学
  • 5篇世系
  • 5篇考论
  • 5篇陈氏
  • 4篇粟特
  • 4篇文化
  • 4篇民族文学
  • 4篇家族
  • 4篇白居易
  • 3篇叙事
  • 3篇中古时期
  • 3篇谱系
  • 3篇民族认同
  • 3篇民族文化
  • 3篇《元和姓纂》
  • 3篇出土

机构

  • 33篇大连理工大学
  • 7篇武汉大学
  • 2篇大连外国语大...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0篇龙成松
  • 2篇尚永亮
  • 1篇张丹阳
  • 1篇张丹阳

传媒

  • 4篇民族文学研究
  • 2篇敦煌研究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韵文学刊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2篇唐史论丛
  • 2篇地域文化研究
  • 2篇碑林集刊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文献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史知识
  • 1篇文史哲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五台山研究
  • 1篇杜甫研究学刊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中国边疆史地...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出墓志与《独孤通理灵表》考论被引量:1
2018年
独孤氏本为汉代以来北方匈奴屠各部后裔,但在独孤及为其父独孤通理所撰《灵表》中,他"构拟"了家族自汉光武帝以来连续不断的谱系,成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独孤氏世系的来源,影响深远。但这个文本并不是独孤及一手完成的,而是不断层累的结果。新出北朝隋唐时期独孤氏人物墓志,揭示了独孤氏家族谱系文本的历史渊源和情节原型,对于重新认识《独孤通理灵表》具有重要意义。独孤及构建家族谱系的行为,是唐代开元、天宝时期以来复古主义氏族观念"甄别华夷"潮流下民族心态的表现,对于理解唐代少数族裔文人构建家族谱系具有典范意义。
龙成松
关键词:独孤及家族谱系
浙东唐诗之路上的“胡声”——兼论浙东唐诗之路与丝绸之路的交会
2022年
浙东地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之处,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人文环境吸引了丝绸之路上活跃的胡人。唐代有不少西域胡僧、胡商曾进入浙东传法、兴贩;浙东官员中也有不少西域胡族,有的还著籍于此成为地方士族;还有不少胡族文人因为浙东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慕名而来漫游、隐居。浙东本土胡族文学家族和流寓胡族文人的文学创作给浙东文坛增添了特别的“胡声”。浙东唐诗之路上的胡风、胡音创造了唐代胡汉文学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新典范。
龙成松
关键词:西域胡人唐诗之路丝绸之路
丝路文学之光:唐代内迁粟特人的文学之路
2023年
粟特人是中古丝绸之路上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在汉文化艺术领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唐代内迁粟特人在汉语译经文学、传统诗文、音乐文学等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并且孕育出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和文学家族。在传世文献之外,敦煌文献和出土墓志补充了丰富的唐代粟特人文学材料,为我们深入研究这一群体的文学成就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中华多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迁粟特人的文学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学”的内涵,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典型个案。
龙成松
关键词:粟特唐朝
新出《柴阅墓志》与王昌龄《送柴侍御》诗发覆
2022年
王昌龄贬谪龙标期间创作的《送柴侍御》诗,“柴侍御”为何人古今未详。近年新出土的《柴阅墓志》揭示了一些关键信息,可以佐证诗中“柴侍御”即柴阅。《柴阅墓志》提供的线索,对王昌龄贬谪龙标原因、时间、心态等问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王昌龄与柴阅约同时贬谪龙标,可能是受刘巨麟犯赃案牵连,但柴阅很快获得量移机会而王昌龄未能蒙恩,这可能与王昌龄“不矜细行”而被罗织成坐赃罪有关。通过对出土墓志与传世文献的重新解读,王昌龄生平中的疑云或许能逐渐拨开,我们对其龙标期间诗歌作品的理解也能更进一步。罚过其罪的巨大心理落差与贬所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没有使王昌龄消沉,反而激发了他的洒脱情怀和超越意识,吟咏出《送柴侍御》等一系列盛唐之音。
龙成松
关键词:贬谪
新出墓志与白居易家族祖业问题考论
2021年
白居易家族的籍贯和祖业历来都充满争议,而且自白居易先祖白建以来,就与家族世系问题纠缠在一起。新出墓志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白氏条的疏误,并补充了白氏一些不见于传世文献的支系,证明了白居易一系确实出自白建,陈寅恪“李树代桃”之疑可释。新出墓志中有关白居易族人祖茔和祖业信息,为重新研究白建赐庄宅韩城、官北周弘农郡守、封邵陵县男等谜题提供了新的材料。结合白居易家族谱系,白居易诗文中提到的毓材里宅、“旧业东洛,先茔北邙”等疑点也可得到合理的解释。
龙成松
关键词:白居易
中古胡姓家族之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被引量:1
2017年
中古时期出现了大量与胡姓家族有关的族源叙事文本。这些文本一方面反映了胡姓家族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展示了其民族认同变迁的鲜活状态。在这些族源叙事文本中,还存在模式化的情形,由此映射出汉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特征。
尚永亮龙成松
关键词:叙事文本民族认同中古时期汉民族文化心理族源
唐代民族文学研究初探被引量:1
2017年
唐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唐代民族关系是中国民族史上荣耀的时期,但相比其他时段,唐代民族文学却并没有一种主体性的地位,相关研究也处于极不相称的状态。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文学观念的僵化和滞后,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文学史料的匮乏。就前者而言,解决的一个途径是回到历史语境之中,持一种"了解之同情"来对待唐代的民族文学现象,向着内部开掘;就后者而言,充分运用新史料,开拓民族文学的外围空间,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龙成松
关键词:民族观念研究范式出土文献
庾信《哀江南赋》“胡书之碣”新探——兼论中古民族语碑刻文学被引量:2
2021年
对庾信《哀江南赋》"河南有胡书之碣"一句的解释历来莫衷一是。辨正前人诸说,此句最有可能的解释当为:晋、宋之际,流寓青州的粟特人用粟特文为庾信先世庾云立碑。青州为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之重镇,汉唐时期粟特人的踪迹连续不断,见于传世文献、出土石刻和图像资料。与粟特人一道东传的粟特文,是中古时期一种重要的"胡书",被广泛使用和传习,而且用于题撰碑铭。"河南有胡书之碣"的记载有力证明了中古时期粟特文碑刻在中原地区的存在。新出土粟特文、汉文双语碑志,为我们考察中古时期民族语碑刻的制作和传播、胡汉碑志文的互动和融合提供了佐证材料,也为中古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龙成松
新出墓志与《元和姓纂》侯莫陈氏世系疏证
2019年
《元和姓纂》(以下简称《姓纂》)是唐代林宝所纂辑的一部谱牒文献,据其自序云成书只用了二十旬,其中讹误之多可想而知,前人多有批评。该书到宋代颇有散佚,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及他书辑得十八卷,是为'库本';其后有孙星衍、洪莹辑录十卷本,是为'洪本'。二书所附按语对《姓纂》原文多有考订。后罗振玉以'洪本'为底本作《校勘记》两卷,考证更为精善。至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以下简称'岑校')始集大成。
龙成松
汉唐时期胡、汉文化融合叙事模式
2018年
中古时期胡、汉民族文化融合,是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论题。传统的研究思路一般围绕着汉化、胡化两条线索展开,以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宏大叙事来处理这一主题。随着当代文化批评理论、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历史学的互渗,这一研究思路遭遇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危机。
龙成松
关键词:民族文化融合叙事模式宏大叙事汉唐时期中古时期胡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