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 作品数:36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科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
- 2002年
- 杨镒宇曾其毅洪婕黄海陶建平李建英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儿科
- 全文增补中
- 广州地区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iceA基因亚型与胃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iceA基因亚型与胃炎的关系。方法105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儿的胃窦处取3块胃黏膜,分别进行快速尿素酶反应、病理检查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抽提胃黏膜基因组DNA,用3对引物检测H.pyloriureA和iceA基因,分析H.pylori iceA基因亚型与胃炎的关系。结果105例样本中,快速尿素酶反应、病理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三者均阳性的标本52例,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单独检出率78.84%(41/52),H.pylori iceA2亚型菌株单独检出率1.92%(1/52),H.pylori iceA1和iceA2亚型均阳性的检出率3.84%(2/52),iceA1和iceA2亚型均阴性的比率15.38%(8/52),H.pylori iceA1亚型阳性率与其它基因亚型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的患儿中轻度慢性胃炎3例,中度慢性胃炎15例,重度慢性胃炎25例;未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的患儿中轻度慢性胃炎2例,中度慢性胃炎4例,重度慢性胃炎3例,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患儿与未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患儿的胃黏膜病变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ylori iceA1亚型是广州地区儿童感染H.pylori的优势基因亚型,H.pylori iceA1菌株容易引起较严重慢性胃炎。
- 林燕芬龚四堂区文玑潘瑞芳王凤华周荣何婉儿黄海陈佩瑜陈宝心梁文青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聚合酶链反应胃炎
- 生长抑素、培菲康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比较生长抑素、培菲康(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剂)干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大鼠后外周血IL-8和TNF-α的变化。方法40只4~5周雄性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AEP模型组(B组)、AEP生长抑素干预组(C组)、AEP培菲康干预组(D组)及AEP联合生长抑素、培菲康干预组(E组),每组8只。采用皮下注射蛙皮素诱发大鼠AEP模型,A组予等量无菌9g/L盐水注射。模型建立后分别予生长抑素和(或)培菲康干预。8h后采用Schmidt评分方法评估其胰腺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采用酶耦联法检测其血浆淀粉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8和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及模型组胰腺病理评分均显著升高(Pa<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胰腺病理评分均显著下降(Pa<0.05)。各干预组血浆淀粉酶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但各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干预组血清IL-8和TNF-α均显著下降(Pa<0.05),但各干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培菲康和生长抑素组合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和培菲康通过降低胰腺炎大鼠外周血IL-8和TNF-α水平减轻胰腺炎性反应,生长抑素和培菲康具有交互作用。
- 龙小雅黄勇何婉儿黄海区文玑
- 关键词:生长抑素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
- 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患儿回肠末端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测定迁延性慢性(迁慢性)腹泻病患儿回肠末端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探讨回肠末端黏膜组织学形态与纹状缘肽酶、双糖酶活性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镜检查患儿回肠末端黏膜标本行病理学检查,以迁慢性腹泻病及非腹泻病组患儿为观察对象,两组中病理学检查为慢性炎症者为慢性炎症组,余为黏膜正常组。非腹泻病组中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回肠末端黏膜标本中纹状缘肽酶和双糖酶活性水平。结果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共收集到27例回肠黏膜标本,光镜下见其绒毛形态均正常,病理学检查10/27(37.0%)例有慢性炎症。迁慢性腹泻病组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炎症组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与黏膜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末端黏膜绒毛正常的迁慢性腹泻病患儿,其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无明显变化。慢性炎症且绒毛正常的回肠末端黏膜,其纹状缘肽酶活性及双糖酶无明显变化。
- 叶丽萍龚四堂区文玑黄海何婉儿潘瑞芳耿岚岚陈佩瑜刘丽英陈宝心霍笑和王凤华郑秀霞
- 关键词:腹泻双糖酶
- 胃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术治疗小儿食管狭窄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胃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小儿食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例食管狭窄患儿,其中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7例、先天性食管狭窄3例、腐蚀性炎性狭窄2例,年龄5~59个月,在静脉复合麻醉和气管插管下,通过胃镜直视用控制辐射状扩张(CRE)三级扩张球囊行食管狭窄扩张。观察术后腹痛、黑便、呕吐的发生,同时随访术后3~12个月恢复饮食种类,狭窄口大小、营养情况。结果12例共进行22次扩张,19次成功,3次术后出现并发症,扩张成功率为86%。12例中,3例扩张失败,9例扩张成功、症状改善,有效率为75%。扩张前狭窄口直径2~8mm,3—12个月后复查胃镜和随访,狭窄口直径9~13mm,8例可进食固体食物、营养状况改善。结论CRE三级食管球囊行食管狭窄扩张治疗,操作简单、效果确切,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扩张效果较好。
- 耿岚岚龚四堂黄海何婉儿区文玑潘瑞芳霍笑和陈宝心
- 关键词:食管狭窄气囊扩张术儿童
- 小儿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了解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2005年7月在我院消化专科住院,且大便培养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的1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有黏液便、黏液血丝便、糊状便、水样便)、腹胀,偶有腹痛。在较小婴儿多表现为腹泻,在较大儿童则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症状改善率为87.1%,复查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为52.0%;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灭滴灵治疗,症状改善率为88.9%,复查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为35.0%。结论应重视小儿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和腹胀(腹痛),采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疗效确切,必要时可加用灭滴灵治疗。
- 梁文青区文玑龚四堂潘瑞芳何婉儿黄海陈宝心
- 关键词:小儿
- 婴儿慢性腹泻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婴儿慢性腹泻的发病情况、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和门诊85例婴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小于3个月15例(17.64%),3~6个月30例(35.29%),6~12个月40例(47.05%)。常见合并症有营养不良、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明确病因者50例,确诊率58.82%。结论婴儿慢性腹泻病因复杂,以非感染因素为主,3个月内慢性腹泻以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术后短肠、食物过敏多见,3个月后营养不良并腹泻多见。炎症性肠病相对少见。
- 何婉儿区文玑耿岚岚梁文青黄海陈佩瑜
- 关键词: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食物过敏短肠综合征婴儿
- 危重症手足口病1例被引量:2
- 2009年
- 郑可鲁杨思达陶建平黄海魏谋
- 关键词:手足口病危重症肢体震颤对光反射既往史家族史颈抵抗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小儿难治性呼吸衰竭时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杨镒宇曾其毅陶建平洪婕黄海曾萍张剑珲郑亦男
-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呼吸衰竭儿科
- 广州地区儿童十二指肠黏膜双糖酶活性检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儿童十二指肠降段黏膜乳糖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与降段黏膜绒毛形态的关系,初步探讨广州地区儿童十二指肠黏膜双糖酶活性水平。方法收集140名儿童的十二指肠降段黏膜,采用改良的Dahlqvist法检测乳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并行十二指肠黏膜绒毛组织学检查。结果①140例中110例绒毛形态正常,30例绒毛形态呈部分萎缩,无绒毛完全萎缩病例。②绒毛部分萎缩组乳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低于绒毛正常组(P<0.001)。③110例绒毛形态正常儿童十二指肠黏膜的双糖酶活性水平为乳糖酶几何均数、95%可信区间、最小值分别为19.91、16.76~23.56、3.22(U/g),蔗糖酶为72.96、62.99~91.70、15.48(U/g);麦芽糖酶为331.13、282.49~388.15、61.62(U/g)。结论十二指肠降段黏膜的双糖酶活性与黏膜绒毛的组织学形态有关,绒毛萎缩可引起双糖酶活性的降低。
- 谢静龚四堂区文玑王凤华潘瑞芳黄海何婉儿耿岚岚梁文清陈佩瑜刘丽英陈宝心霍笑和
- 关键词:乳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十二指肠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