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咏磊

作品数:13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麻醉
  • 6篇丙泊酚
  • 4篇芬太尼
  • 3篇瑞芬太尼
  • 2篇药代
  • 2篇药效
  • 2篇药效动力学
  • 2篇药效学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手术
  • 1篇导管
  • 1篇动脉
  • 1篇信号
  • 1篇信号接口
  • 1篇血浆浓度
  • 1篇烟雾病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学
  • 1篇药效学模型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13篇黄咏磊
  • 8篇王珊娟
  • 7篇杭燕南
  • 5篇张马忠
  • 5篇黄贞玲
  • 3篇宋琳
  • 2篇苏殿三
  • 2篇周仁龙
  • 2篇蒋茹
  • 1篇张晓华
  • 1篇刘万枫
  • 1篇黄萍
  • 1篇王祥瑞
  • 1篇俞卫锋
  • 1篇周洁
  • 1篇宋琳
  • 1篇周颖
  • 1篇郭旋
  • 1篇于海
  • 1篇董希玮

传媒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阴道取卵术麻醉的药效学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阴道取卵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根据给药时间、剂量和药代动力学模型,用计算机模拟药物浓度,建立并分析药效学模型及其特点。方法静脉麻醉下行经阴道取卵术患者42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5mg/kg(PR15组,n=24)或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0 mg/kg(PR10组,n=18)。根据患者体动反应和自诉疼痛情况,酌情追加瑞芬太尼0.5μg/kg和/或丙泊酚0.5 mg/kg。麻醉质量评价主要指标包括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低氧发生率(SpO_2<92%)及其他不良反应。基于模拟浓度、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NONMEM软件建立药效学模型。结果PR15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慢于PR10组[(4.9±1.3)min vs(3.6±1.2)min,P<0.05];但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58±14)s vs(64±13)s]、低氧(12.5%vs 16.7%)和咳嗽(16.7%vs11.1%)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患者有效镇静的丙泊酚浓度和有效镇痛的瑞芬太尼浓度(EC_(50))分别是1.71μg/ml、2.57ng/ml;95%患者有效镇静的丙泊酚浓度和有效镇痛的瑞芬太尼浓度(EC_(95))分别为4.30μg/ml、4.57ng/ml。丙泊酚1.0 mg/kg产生的峰效应位浓度低于EC_(50),而1.5mg/kg产生的峰效应位则高于EC_(50);但瑞芬太尼1.0、1.5μg/kg产生的峰效应位浓度均高于EC_(50),后者接近EC_(95)。结论基于患者恢复时间,经阴道取卵术麻醉时瑞芬太尼1.0μg/kg复合丙泊酚1.0mg/kg较为合适。
于海马欣宋琳黄咏磊李春华董希玮
关键词:麻醉瑞芬太尼丙泊酚药效学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基于异速生长方程拟合上下法实验数据确定儿童右美托咪定半数有效量
2021年
目的·探索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基于异速生长方程拟合上下法临床实验数据,以确定儿童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_(50))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2~12岁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儿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诱导睡眠并实施气道镜检查(drug-induced sleep endoscopy,DISE)。患儿静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同时开始静脉输注预设剂量右美托咪定10 min,如置入内镜时无体动和/或呛咳并完成DISE检查视为镇静成功,反之为镇静失败。根据上下法确定右美托咪定剂量,初始剂量1.0μg/kg(剂量间隔1.2倍)。10 min后开始DISE检查。Dixon-Massey公式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拟合用于计算ED_(50)。结果·9例OSA患儿镇静成功,13例患儿失败。Dixon-Massey公式计算的右美托咪定ED_(50)值1.9μg/kg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拟合值2.0μg/kg相似。引入异速生长方程模型拟合效果显著改善(P<0.05),将成人体质量标准化为70 kg后,儿童ED_(50)和ED_(95)值分别为5.76×(体质量/70)μg/kg和11.5×(体质量/70)μg/kg,量效关系的斜率为4.25。结论·上下法实验数据可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基于异速生长方程拟合。相比Dixon-Massey公式的优点是可同时确定药物ED_(50)、ED_(95)以及量效关系的斜率,且这种方法有助于确定协变量的影响。
许文音黄贞玲黄咏磊张瑞冬王璐张莺白洁郑吉建
关键词:儿童异速生长
硬膜外麻醉中不同药代学参数丙泊酚靶控输注的药效学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研究不同药代学参数的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系统用于硬膜外麻醉时的药效学。方法 5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分别采用Marsh(M组)、Tackley(T组)、Shafer(S组)和Coetzee(C组)报道的丙泊酚药代学参数TCI镇静,靶浓度从0.4μg/mL开始,以0.4μg/mL的梯度逐渐上升,直至患者入睡。每个靶控浓度至少维持15min以上。记录各组镇静/警醒(OAA/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等。结果 M、T、S和C组丙泊酚50%意识消失浓度(EC50)分别为1.16、1.06、1.33和1.16μg/mL。MAP随靶控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大降低幅度在16%~21%;各组心率在TCI开始后均减慢。结论 硬膜外麻醉下TCI丙泊酚的镇静可控性强,血液动力学维持稳定。不同药代学参数的TCI系统在临床应用时各有特点。
黄咏磊张马忠郭旋王珊娟刘万枫杭燕南
关键词:丙泊酚硬膜外麻醉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经验性剂量的组合优化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探讨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两药多种组合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 I~Ⅱ级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I组(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0 mg/kg),Ⅱ组(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5 mg/kg),Ⅲ组(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5 mg/kg)和IV组(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20 mg/kg),必要时追加瑞芬太尼和/或丙泊酚。比较各组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心率和血压等变化。结果I组追加丙泊酚的人数显著多于Ⅳ组;Ⅳ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较I组、Ⅳ组和Ⅱ组显著延长,且Ⅱ组显著长于I组。咳嗽发生率I组显著高于Ⅱ、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心率均有显著减慢,睫毛反射消失时的血压较诱导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起效时间、术中低氧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合用于宫腔镜手术时,定向力恢复时间取决于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5 mg/kg的配方合理,起效和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但围麻醉期均应加强呼吸功能监测。
宋琳蒋茹黄咏磊杭燕南黄贞玲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宫腔镜手术
持续输注丙泊酚药代动力学模型的选择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将四种文献报道的药代动力学模型用于计算机模拟以预测持续输注丙泊酚的 血浆浓度,籍以选择适合中国人的药代动力学模型。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病人16 例,≥65岁(Ⅰ组)病人静脉输注丙泊酚速度60ml/h,<65岁(Ⅱ组)者输注速度75ml/h,抽取动脉血 分析药物血浆浓度,用四种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丙泊酚血浆浓度,计算样本加权残差(WR)、绝对值 加权残差(absWR)。结果 Schuttler模型在Ⅰ组病人,中位数加权残差(MDWR)显著小于其他三种 参数(P<0.01),对所有病人输注期间预测浓度 实测浓度的拟合程度最好(P<0.01)。结论 仅 Schuttler药代动力学模型适合用于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期间和停止输注后的药物浓度预测。
黄咏磊张洁张马忠宋琳王珊娟杭燕南
关键词:持续输注丙泊酚血浆浓度
0.75%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手术的比较被引量:24
1999年
目的 比较0.75% 罗哌卡因和0.5% 布比卡因对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为罗哌卡因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 例剖宫产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二组,Ⅰ组:0.75% 罗哌卡因(n= 10 例);Ⅱ组:0.5% 布比卡因(n= 10 例)。取L2~3 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cm ,注入1.0% 利多卡因5m l试验量,5 分钟后注入首次剂量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8~15m l,总量不超过20m l。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总量、感觉阻滞范围和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Ⅰ组感觉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止痛和肌松效果良好,对血压和心率影响小。结论 与0.5% 布比卡因相比,0.75% 罗哌卡因感觉阻滞完善,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明显,止痛和肌松效果良好,对循环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黄贞玲王珊娟蒋茹黄咏磊杭燕南
关键词: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剖腹产
烟雾病的麻醉处理被引量:5
2004年
烟雾病(Moyamoya病、颅底动脉闭塞症、毛毛样脑血管病)由日本人首先描述,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进行性狭窄或闭塞、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为特征,狭窄开始常发生于颈内动脉远端和大脑前、中动脉的近端.由于药物治疗基本无效,用于改善脑部血运的手术治疗正在逐步增加.如同时合并椎动脉狭窄,则麻醉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对麻醉处理的要求更高.本文总结报告14例烟雾病患者的麻醉处理经验.
张马忠黄咏磊王珊娟张晓华杭燕南
关键词:麻醉处理烟雾病颈内动脉椎动脉进行性
罗库溴铵相关药代学和药效学参数的测定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确定罗库溴铵药代学相关参数和药效学参数,指导临床靶控效应位浓度输注罗库溴铵的正确应用。方法22例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持续输注罗库澳铵0.03mg·kg^-1·min^-1直至四个成串刺激(TOFr)降至20%~30%。血浆浓度用Cooper、Szenohradszkay、Alvare—Gomez和Wierda等报道的药代学参数计算,预测效应根据药代-药效关系公式换算。药代学相关参数(ke0)和药效学参数(EC50和γ)通过S型曲线拟合计算,并计算不同模型的目标函数。结果Cooper模型ke0、EC50和7分别是0.190±0.054/min、(0.810±0.196)μg/ml和4.534±1.021,Szenohradszkay模型是0.503±0.222/min、(0.996±0.242)μg/ml和5.964±1.442,Alvare-Gomez模型是0.265±0.077/min、(0.729±0.177)μg/ml和4.941±1.129,Wierda模型是0.216±0.062/min、(0.845±0.206)μg/ml和4.587±1.001。四种模型的目标函数依次是2686±1909、4506±3063、3084±2193和2961±2258,Szenohradszkay模型和其他三种模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罗库溴铵不同药代学模型有不同的药代学相关参数和药效学参数。
黄咏磊周仁龙张马忠王珊娟王祥瑞杭燕南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罗库溴铵
国产和进口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国产氯诺昔康(lornoxicam)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并与进口氯诺昔康相比较,同时观察镇痛药配伍对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的可能影响。方法65例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后开始镇痛。根据静脉PCA药物配伍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国产氯诺昔康+芬太尼组(n=21),Ⅱ组为进口氯诺昔康+芬太尼组(n=23),Ⅲ组为单纯芬太尼组(n=21)。观察患者24 h内VAS评分、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PT、BUN和GPT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和麻醉药物总用量等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效果3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差异,但是Ⅲ组镇痛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三种给药方法对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的影响相似(P>0.05)。结论进口和国产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可获得相似的良好镇痛效果,同时可减少芬太尼用量及其不良反应。
张洁黄咏磊王珊娟杭燕南
关键词:氯诺昔康芬太尼镇痛
丙泊酚降压作用的浓度效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时的浓度-收缩压变化关系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探求以血压为效应的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ke0_(BP))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有益提示。方法将40例不用术前药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E1组(峰效应时间为74s)和TE2组(峰效应时间为96s),每组20例,分别计算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效应的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ke0BIS)。第1阶段,所有患者均靶控丙泊酚效应位浓度(C_E),预设C_E所需剂量输注完毕后,设置目标质量浓度为0μg/mL,待BIS值恢复至≥80;第2阶段,靶控并维持10min以上。有创血压和BIS值以10s间隔同步下载,应用NONMEM软件基于S型量效关系模型(收缩压下降效应与丙泊酚浓度间的关系),待估参数包括因丙泊酚产生的收缩压最大下降幅度(E_(max))、无丙泊酚作用时的收缩压下降幅度(E_0)、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C_E(EC_50)、ke0_(BP)、浓度-效应关系的斜率(γ)。结果协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将年龄引入药效动力学参数E_(max)(%),模型显著改善(目标函数改善12.4点,P<0.01),但性别、体重、身高和分组等均不影响任何参数(P值均>0.05)。最终参数:E_0=1.73%,E_(max)(%)=-45.4-0.239×(年龄-50),EC_(50)=2.26μg/mL,γ=2.01,ke0_(BP)=0.105/min。结论 E_(max)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为避免延迟性低血压,麻醉诱导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或在患者意识消失后维持较慢的给药速度。
杨雪峰黄咏磊张马忠宋杰王珊娟
关键词:麻醉药丙泊酚药效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