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刚
-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十一五”科技规划重大专项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成都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14例及非高血压患者219例,调查其基本病史,并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及心脏超声。按是否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增高与否分组,比较其心脏超声指标异同。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Hcy与相关因素间关系。结果纳入的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为(70.4±11.9)岁,非高血压患者为(67.0±11.8)岁,其中,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比例50.6%,非高血压患者男性比例为53.4%。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非高血压患者[(15.41±8.4)μmol/L vs.(14.7±9.2)μmol/L,P<0.001]。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内径[(36.08±13.02)mm vs.(34.36±7.7)mm,P<0.001],左心室内径[(29.93±9.7)mm vs.(29.2±6.6)mm,P=0.05],室间隔厚度[(7.41±1.56)mm vs.(7.19±2.23)mm,P=0.023]均显著大于非高血压患者。H型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36.2±13.4)mm vs.(34.2±5.9)mm,P=0.085]、左心室内径[(30.1±9.9)mm vs.(28.8±5.7)mm,P=0.210]略大于非H型高血压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压正常人群中,Hcy增高者左心房内径[(35.1±8.0)mm vs.(32.5±6.6)mm,P=0.017]显著高于Hcy正常患者。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高血压患者Hcy水平与左心房内径(β=0.163,P=0.007)、左心室内径(β=0.123,P=0.006)呈正相关。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高血压患者Hcy水平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明显相关,Hcy可能与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改变有关。
- 刘剑雄黄刚胡咏梅徐俊波罗晓佳
- 关键词: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超声心动图
- 源于证据,指导实践:美国2014成人高血压循证管理指南管窥被引量:2
- 2014年
- 近十余年,尤其过去5年,大量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的发布,促使高血压的防治理念与管理有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促进全球各国,包括中国先后更新了高血压的有关指南。
- 张廷杰徐俊波黄刚
- 关键词:管理指南高血压循证成人随机对照试验相关疾病
- 奥氮平致低血钾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被引量:5
- 2013年
-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亟待重视的问题,抗精神类药物如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等药物可引起可逆的低钾血症。但服用奥氮平导致低血钾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 付秋玉徐俊波胡咏梅黄刚李秋
- 关键词: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奥氮平低血钾
- 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814例。据Hcy值分为H型高血压(Hcy≥10μmol/L)与非H型高血压(Hcy<10μmol/L)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的差异,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Hcy与肾功能相关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H型高血压患者肌酐[(105.9±47.1)μmol/L vs.(88.6±55.9)μmol/L,P<0.001]、尿酸[(360.2±106.2)mmol/L vs.(309.4±83.8)mmol/L,P<0.001]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e GFR[(57.1±5.0)ml·min-1·(1.73 m2)-1 vs.(68.8±23.4)ml·min-1·(1.73 m2)-1,P<0.001]显著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患者中Hcy水平与肌酐(β=1.542,P<0.001)、尿酸(β=2.845,P<0.001)呈正相关,与e GFR呈负相关(β=-0.726,P<0.001)。H型高血压患者中Hcy水平与肌酐(β=1.028,P<0.001)、尿酸(β=1.661,P<0.001)呈正相关,与e GFR呈负相关(β=-0.482,P<0.001)。结论 Hcy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相关,尤其是H型高血压患者。
- 刘剑雄黄玉江胡咏梅黄刚徐俊波罗晓佳
- 关键词:高血压半胱氨酸肾功能
- 动脉僵硬——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某些进展(续一)被引量:1
- 2014年
- 虽然血管作为一整体参与了血流传输及缓冲二功能,且中心近端的大动脉(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主要决定缓冲功能,而外周(远端)动脉及小动脉主要参与血流分配,但血压并非简单地作为一种力扩大动脉树,消极地维持血流通道的作用。
- 张廷杰黄刚徐俊波
- 关键词:动脉僵硬主动脉大动脉小动脉动脉树
- 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DM)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HiP感染与2型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以2型糖尿病患者281例为DM组,健康体检者86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HP的感染率,并根据HP感染情况将DM分为感染亚组与末感染亚组,比较2个亚组血糖、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炎性因子,探讨HP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DM患者HP阳性率为85.4%(240/281).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7.7%(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均存存血脂代谢异常,其中HP感染亚组较末感染亚组显著(P<0.05);健康对照组、未感染亚组及感染亚组IMT、CRP、IL-6及IL-8依次升高,IL-10依次降低(P均<0.05)。2型糖尿病患者IMT与CRP(r=0.62,P=0.016)、IL-6(r=0.57,P=0.022)及IL-8(r=0.64,P=0.007)均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r=-0.56,P=0.017)。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对HP易感,HP持续感染与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 刘剑雄张小强黄刚胡咏梅郑庆昆陈勇刘家勉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炎性因子
-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成都城乡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为今后成都市高血压防治奠定基础。方法 2008年在成都地区调查了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析了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样本的获取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以社区(村)为单位,抽取成都市2008年城乡社区年龄>40~79岁人群5205人进行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34.62%,标准化率为32.08%。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60.01%、治疗率为43.45%、控制率为20.70%,城市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62.35%、治疗率为45.42%、控制率为22.12%,明显高于农村的46.09%、32.48%、12.77%(均P<0.01)。成都地区中老年男性人群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为增龄、一级亲属高血压病史、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饮食偏咸;成都地区中老年女性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为一级亲属高血压病史、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及吸烟。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近十年来呈较快上升趋势。成都地区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近十年前明显提高,但仍不理想。不同性别的人群高血压防治应有所偏向。
- 易延静黄晓波刘雅曾伟欧阳凌云张廷杰徐俊波赵思勤刘小蓉贾勇黄刚胡蓉
-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
- 社区≥80岁人群心血管与代谢危险因素概貌调查:2254例分析
- 2017年
- 目的调查社区≥80岁人群心血管与代谢危险因素的概貌。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成都44个社区≥80岁人群进行现场问卷、查体、心电图及血液生化调查。实际调查2254例,应答率90.6%。按性别分为两组:男性组(n=1122)和女性组(n=1132)。结果本组人群吸烟率为11.2%,饮酒率8.4%,男性中吸烟和饮酒者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受调查者中,血压增高现象最为突出,血压正常者仅占6.6%。男性中空腹血糖受损、血肌酐增高和心律失常者显著多于女性,而高尿酸血症、肥胖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增高者显著低于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调查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脉压均已高于正常值,心率、腰围、总胆固醇和血肌酐均值与临界值相近,BMI、甘油三酯、血尿酸和舒张压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女性的收缩压、脉压、心率、腰围身高比、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non-HDL-C均值均显著高于男性,而舒张压、空腹血糖、血尿酸、血肌酐和肾小球率过滤估计值均值显著低于男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岁人群的高血压现象较为严重,许多参数极端值明显增加,提示该人群个体差异大,临床治疗更需要个体化。
- 徐俊波张廷杰聂晓莉李秋吕艳刘雅黄刚王琼文瑞莲杨雷曾双龙杨慧馨张卉黄光亮杨春刘建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 急性肺栓塞典型心电图动态变化一例
- 2012年
- 患者女,72岁,因心悸、胸闷1周于2012年5月23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8年,坚持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满意。入院查体:T36.5℃,P65次/min,R16次/min,BP130/70mmHg,神志清,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右下肺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65次/min,心律齐,S1亢进,A2>P2,
- 付秋玉黄刚胡咏梅刘剑雄徐俊波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肺动脉造影胸前导联
- 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单用胺碘酮或联用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对血浆心钠素(Atrialn atriureticpeptide,ANP)、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入选112例PAF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PAF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组1接受小剂量胺碘酮治疗(R1组);组2接受小剂量胺碘酮及培哚普利联合治疗(R2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血浆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经胸超声检查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左房内径变化;随访终点为房颤复发。结果:(1)PAF组服药前血浆AN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服药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2)服药后R1组的血浆ANP、NT-ProBN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R2组;同时房颤复发组(RE)的上述血浆指标也显著高于维持窦律组(SR)。(3)治疗后12个月,R2组的左房内径显著小于R1组(35.73mm±5.90mmvs37.85mm±4.70mm,P=0.04)。⑷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2组的窦律维持率显著高于R1组(P=0.02,log-ranktest)。结论: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可明显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ANP、NT-ProBNP水平,延缓左房内径扩大,减少房颤复发。
- 曹华黄刚刘利宏
- 关键词:培哚普利胺碘酮阵发性心房颤动N端脑钠素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