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健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导航
  • 1篇导航器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透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压缩骨折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价
  • 1篇掌腱膜
  • 1篇掌腱膜挛缩
  • 1篇掌腱膜挛缩症
  • 1篇疏松性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内瘘

机构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5篇黄健华
  • 3篇包朝鲁
  • 3篇丁任
  • 3篇钱晓忠
  • 3篇马台
  • 2篇孙建忠
  • 2篇龚韶华
  • 2篇徐进
  • 1篇匡勇
  • 1篇张传寅
  • 1篇刘同生
  • 1篇吴大兵
  • 1篇支晓丞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透用动静脉内瘘121例翻修体会
2013年
目的总结血透用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翻修的原因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AVF翻修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血栓形成108例,狭窄8例,动脉瘤4例,渗血1例。前臂端端吻合桡动脉与头静脉、贵要静脉和前臂正中静脉分别为79例、6例和1例,肘部端端吻合桡动脉与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分别为5例、6例和1例,上臂端侧吻合肱动脉与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分别为2例、1例和1例,19例行对侧造瘘。120例(占99.2%)1次手术再通。102例(占84.3%)翻修再造内瘘,其中86例(占84.3%)续用原AVF的静脉,术后24~48 h内即可使用AVF。结论 AVF翻修是紧急重建内瘘的良好方法 。
钱晓忠丁任马台徐进黄健华龚韶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翻修血栓形成
克氏针、螺钉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风险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克氏针、螺钉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风险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108例Lisfranc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a组34例,b组36例,c组38例,其中a组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b组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c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足踝功能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三组患者均在术后到医院门诊进行复查。结果:c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b组,b组手术时间长于c组(P<0.05),c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b组螺钉,b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a组(P<0.05);c组术后2周、8周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时,c组ADL评分、AOFAS评分、足踝功能优良率均高于a组、b组,b组ADL评分、AOFAS评分、足踝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及足踝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健华包朝鲁李业彭程吴小建
关键词:LISFRANC损伤螺钉微型钢板内固定关节功能
显微外科治疗掌腱膜挛缩症2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掌腱膜挛缩症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观察显微镜下掌腱膜完全切除术组8例12只手(侯明钟分级法:Ⅰ级1只手,Ⅱ级2只手,Ⅲ级4只手,Ⅳ级5只手)和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组20例29只手(侯明钟分级法:Ⅰ级2只手,Ⅱ级9只手,Ⅲ级10只手,Ⅳ级8只手)的并发症及手术疗效,并随访功能恢复情况.所有病例均取术中切除的掌腱膜行病理检查.结果 两组病例术中均矫正畸形.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组有1只手出现指神经、血管损伤,其余40只手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1~8年,采用Adam评定法,显微镜下掌腱膜完全切除术组功能恢复优良率100%;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组14只手功能恢复优良,15只手功能恢复不满意,优良率48.28%.掌腱膜完全切除术组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组(P<0.01).所有病例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纤维瘤.结论 掌腱膜挛缩症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行显微镜下掌腱膜完全切除术,同时切除受累皮肤,不易损伤指神经、血管,长期随访疗效明确,功能恢复优良.
钱晓忠丁任包朝鲁马台黄健华徐进龚韶华孙建忠支晓丞
关键词:掌腱膜挛缩显微外科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三维导航器的临床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置入导航技术.方法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本课题组研制的PFNA 三维导航器导航下置入PFNA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6 例,其中男19 例,女37 例;年龄55~92 岁,平均(72.2±1.8)岁.顺型骨折51例,逆型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8d,平均(4.2±1.4)d.结果在PFNA 三维导航器导航下向股骨头颈部打入的动力钉导引针均一次性置入,在髋关节侧位X 线片上动力钉导引针偏离股骨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0~4mm,平均(1.75±1.37)mm.结论本课题组研制的PFNA 三维导航器精准性高,能一次性打入动力钉导引针,其误差微小,完全能满足临床需求.
丁任马台匡勇张传寅刘同生吴大兵黄健华孙建忠钱晓忠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导航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预后评价及继发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预后评价及继发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5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PK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继发性骨折发生情况及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继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丢失率明显下降,但两组术后7 d、术后6月两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12月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2月,其中22例(25.88%)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性别、骨折部位、局部矢状面后凸角度、骨水泥量、椎体高度恢复、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原因、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术后支具佩戴、原发骨折类型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发生继发骨折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骨质疏松原因、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术后支具佩戴、原发骨折类型均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发生继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应用PKP可有效改善手术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PKP更有利于维持患者椎体高度;骨质疏松原因、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术后支具佩戴、原发骨折�
黄健华包朝鲁李业彭程吴小建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预后评价继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