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英
- 作品数:40 被引量:360H指数:7
- 供职机构:英德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多层次护理管理模式在静脉治疗专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多层次护理管理模式在静脉治疗专科护理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静脉治疗门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2661例次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237例次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1424例次采取多层次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维护就医体验情况及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穿刺处皮疹分别为261(9.81%)及90(3.38%)、贴膜固定不规范分别为230(8.64%)及74(2.78%)、穿刺部位感染分别为73(2.74%)及21(0.78%)、医用粘胶相关皮损分别为71(2.67%)及32(2.74%),各项目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就医维护体验评价得分情况:就诊环境分别为(7.32±0.31)及(9.04±0.23)、就诊秩序分别为(7.74±0.42)及(9.24±0.40)、服务流程分别为(7.53±0.13)及(9.61±0.20)、服务质量分别为(7.14±0.74)及(9.36±0.10),各项目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次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静脉治疗专科门诊,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就医体验的满意程度。
- 张玉艳李桂宝黄世英文须眉梁红丽潘金萍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专科门诊
- 不同营养支持疗法对术后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寻求一种能减少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最佳营养支持疗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患者208例,分肠外营养组66例、经鼻留置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组72例和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组70例。对3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并比较分析并发症和痊愈情况。结果采用经鼻留置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 d,无并发症发生,早于肠外营养组或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患者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可提供充分的营养供给,是避免术后营养支持疗法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力保障。
- 王楚华沈有期黄世英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 乳腺病灶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病灶治疗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在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行乳腺肿块切除的2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微创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微创手术组在超声引导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乳房外形、皮肤感觉、切口瘢痕等方面的差异。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在乳房外形、皮肤感觉、切口瘢痕、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3~18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定位准确、创伤小,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推广。
- 王楚华黄世英林元沛龙军成李艳
- 关键词:乳腺病灶
- 改良前、中路法在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
- 2012年
- 目的改良前、中路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并进行临床验证对比。方法选择我院适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共456例,采用国际肥胖指数标准选择穿刺点后分成改良前、中路法与传统前、中路法进行穿刺置管对比研究。结果改良前、中路法的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改良组与传统组比较,在一针穿刺成功率、误穿动脉率,经χ2检验,P<0.01,血气胸发生率P<0.05,存在显着差异。结论改良前、中路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具有针对个体差异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快捷,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 俞洋黄世英黄俊宇龙军成
- 关键词:颈内静脉穿刺
- 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3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用情景模拟训练培训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对18个临床科室108名毕业3年内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后对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急救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并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护士训练前后的急救能力。结果训练后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急救相关知识成绩均较训练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训练后护士的急救能力也有较大提高,与培训前相比,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情景模拟训练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低年资护士在职培训方法。
- 许素芃刘晓为李桂宝黄世英林辛霞黄丽琴
- 关键词:在职培训急救
- 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机用于人工气道监测及护理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机在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92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46例,研究组采取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估气囊测压注气,比较两组气囊压力监测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气囊压力监测情况看出,研究组注气容积、气囊压力水平均较对照组水平降低(t=-8.052,-17.082,P <0.05);且并发症发生率7.53%明显较对照组26.71%低(χ2=12.963,P <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镇静-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1,1.217,P> 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84,11.549,P <0.05)。结论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机在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明显改善气囊注气容积以及压力水平,避免不必要并发症,安全性较高,改善生活质量。
- 谢丽娟黄世英钟素娴宋雯雯吴敏
- 关键词:人工气道呼吸机
- PICC置管时导管异位至颈静脉的原因分析及见策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总结分析PICC送管时异位至颈静脉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186例留置PICC管的患者送管过程中有13例发生了导管异位至颈静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对策,包括掌压法、掌压法加慢推生理盐水法、掌压法加轻柔按摩加快速推温生理盐水法。结果 PICC送管时异位至颈静脉与选择不同部位的不同静脉、操作者预防方法、血管变异以及患者疾病、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正确的送管预防异位方法可确保送管成功。结论留置PICC管应综合评估患者,采用合适的置入及预防异位方法,以提高PICC的置管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黄世英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异位护理对策
- 念珠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 2014年
- 目的了解血培养分离念珠菌种类及耐药性,为抗真菌感染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7280份合格血液标本采用BACTEC9120血培养仪及其配套的血培养瓶,血培养仪上阳性报警有菌生长立即转出沙保氏培养基、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分离出真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共分离出105株念珠菌(分离率为1.4%),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4.8%,光滑念珠菌占18.1%,热带念珠菌占7.6%,其它念珠菌占9.5%,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提示念珠菌绝大多数表现为体外试验敏感,仅部分念珠菌体外试验表现为对部分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真菌感染在临床呈上升趋势,部分真菌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 沈有期苏丹黄世英
- 关键词:真菌药敏试验血培养耐药性
- 英德地区临床主要目标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了解英德地区从临床分离到主要目标菌(临床常见、分离率高)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对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及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把实验室的有效数据转化为临床有价值的信息。方法从2012年月~10月到我院住院、看门诊及外单位(英德地区)送检的合格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临床常见的目标菌l105株,参考CLSI执行标准,目标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德灵公司的MicroScan Walkaway40S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及其配套药敏测定板测定各目标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数据结果导入世界卫生组织免费提供的Whonet5.4微生物专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各菌株对相关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分离鉴定出1105株一临床常见细菌:大肠埃希氏菌(388株)占35.1%、肺炎克雷伯菌(216株)占19.6%、铜绿假单胞菌(181株)占16.4%、鲍曼不动杆菌(132株)占11.9%、表皮葡萄球菌(97株)占8.8%、金黄色葡萄球菌(91株)占8.2%。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41.0%、38.9%;革兰氏阳球菌中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分别为29.70%、69.1%。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微生物室定期向临床公布本地区目标菌的检出及药敏试验结果的信息,既为临床医生根据感染病原菌类型及本地区的药敏谱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又可了解本地区医院感染现状,有效开展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 沈有期苏丹黄世英
- 关键词:抗生素耐药性
- 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导管维护在预防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化疗间歇期患者留置PICC导管维护在预防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在静脉治疗护理专科门诊行PICC导管维护的102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PICC导管维护流程维护;将2019年7月1日~12月31日的9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PICC导管维护流程维护的同时注意细节微调进行固定;比较两组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导管形成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64例(6.44%),对照组发生130例(12.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P=0.01)。结论:对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导管患者采取常规PICC导管维护流程的同时注意细节微调固定,有效预防医源性皮肤损伤。
- 张玉艳刘贤团黄世英梁红丽陈繁花
- 关键词:PICC导管医源性皮肤损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