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明峰

作品数:17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田间
  • 6篇棉花
  • 5篇烟粉虱
  • 5篇药效
  • 5篇药效试验
  • 5篇田间药效
  • 5篇田间药效试验
  • 5篇粉虱
  • 4篇棉田
  • 3篇蚜虫
  • 3篇棉蚜
  • 3篇防效
  • 2篇药剂
  • 2篇药剂防治
  • 2篇诱杀
  • 2篇杀虫
  • 2篇杀虫剂
  • 2篇田间防效
  • 2篇苹果
  • 2篇黄板

机构

  • 15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太原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7篇魏明峰
  • 15篇张丽萍
  • 15篇范巧兰
  • 15篇刘珍
  • 14篇张贵云
  • 4篇罗山
  • 2篇赵玉红
  • 2篇崔婷
  • 1篇常文英
  • 1篇采俊香
  • 1篇侯玉
  • 1篇马冬菊
  • 1篇吴青君
  • 1篇范继巧
  • 1篇徐国华
  • 1篇王庭林
  • 1篇纽天龙
  • 1篇宁振东
  • 1篇张友军
  • 1篇王呆海

传媒

  • 4篇山西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棉花
  • 2篇农药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山西果树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30g/L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明确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进行了不同药量的喷施试验。结果表明,3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佳,叶片和果实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0.66%和96.17%;4 000倍液处理防效次之,防治效果分别达87.86%和86.37%,且均对供试作物安全,是防治梨树黑星病的理想药剂。
范巧兰刘珍魏明峰张丽萍张贵云
关键词:梨黑星病
盆栽基质对AM真菌及宿主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法,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为供试菌种,以玉米(运单19号)为供试作物,研究了不同盆栽基质(J1,J2,J3,J4和J5)对AM真菌及宿主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J1(黑石粉与壤土体积比为3∶1)对AM真菌及宿主植物生长的影响作用最大,与其他处理相比,菌根侵染率提高24.6%~114.1%,孢子含量提高12.9%~65.6%,玉米总干质量提高15.6%~109.2%,磷含量提高9.1%~84.6%。基质J3(灰石粉与壤土体积比为3∶1)对AM真菌及宿主植物的影响作用次之,基质J5(细红砂与壤土体积比为3∶1)的效果最差。此研究为优质AM菌剂生产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参数。
张贵云刘珍范巧兰魏明峰罗山崔婷张丽萍徐国华
关键词:AM真菌摩西球囊霉培养基质侵染率
5%啶虫脒微乳剂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有效成分7.5,15.0,22.5 g/hm2共3个不同剂量5%啶虫脒微乳剂(山东)以及药剂对照(河北)、清水对照5个处理,在大田进行了防治棉花蚜虫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啶虫脒微乳剂3个剂量的处理,施药后1 d的防效分别为73.89%,91.78%和96.23%;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81.69%,96.48%和99.35%;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3.51%,96.99%和99.57%。同期,对照药剂5%啶虫脒微乳剂有效成分15.0 g/hm(2河北),药后1,3,7 d的防效分别为92.11%,96.22%和96.84%。试验药剂中、高剂量15.0,22.5 g/hm2药后各天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或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个剂量处理之间防效有显著差异。从有效、经济、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在田间采用5%啶虫脒微乳剂有效成分15.0~22.5 g/hm2防治棉蚜为宜。
范巧兰张丽萍刘珍张贵云魏明峰
关键词:棉蚜田间试验
0.5%几丁聚糖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田间防效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明确生物农药0.5%几丁聚糖可湿性粉剂时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0.5%几丁聚糖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3.0、6.0、9.0g·hm^-2。剂量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防效分别为68.71%~69.03%、81.79%~82.52%和89.18%~90.49%。0.5%几丁聚糖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推荐有效成分使用剂量为6.0~9.0g·hm^-2。
魏明峰张贵云刘珍范巧兰张丽萍崔婷
关键词:几丁聚糖黄瓜霜霉病防效
几种杀虫剂防治棉花伏蚜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为明确200g,L吡虫啉SL、200g/LT硫克百威EC、50%吡蚜酮棉蚜的防治效果,开展了3种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以200g/L吡虫啉SLl5~45ga.i./hm^2、200g/L硫克百威EC90~180ga.i./hm^2和50%吡蚜酮WG60—90ga.i./hm^2剂量叶面喷雾,药后l、7d防效分别为82.31%~92.02%、77.23%~95.31%、76.67%~91.11%和86.30%一96.71%、86.83%一96.53%、94.87%一98.73%。【结论】200gmn吡虫啉sL和50%毗蚜酮wG持效期均在7d以上,200g/L丁硫克百威Ec速效性较强。200g/L吡虫啉SL、200g/L丁硫克百威Ec和50%吡蚜酮wG的推荐使用剂量分别为30~45、135—180、60—75ga.i./hm^2。
魏明峰张贵云刘珍范巧兰张丽萍
关键词:杀虫剂棉蚜防效
中条山蚜虫种类资源初步研究
2007年
从分类阶元、寄主植物、寄主部位、分布地域等诸方面对中条山蚜虫种类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比较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采于中条山区不同地段的蚜虫进行了显微鉴定,共计103个采样,现已定名43种,隶属7科27个属。寄主植物多样,以菊科种类居多,占35%;寄主部位多样化,以叶片和嫩枝梢为主要为害部位;分布地域以蟒河、历山两大自然保护区种类较为丰富。
魏明峰
关键词:蚜虫
不同药剂防治棉田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有效控制烟粉虱对棉花的为害、筛选出高效化学农药,用6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大田棉花烟粉虱成虫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氯氟氰菊酯EC和4.5%高效氯氰菊酯EC防治烟粉虱成虫具有速效性强和药效持久的特点;2.8%阿维菌素EC和20%乙酰甲胺磷EC速效性较差而持久性较好;40%丙溴磷EC和2.5%联苯菊酯EC的防效较差。
刘珍范巧兰魏明峰张贵云张丽萍马冬菊罗山
关键词:棉花化学药剂烟粉虱
日光温室内黄板对烟粉虱的诱杀作用被引量:12
2009年
在日光温室黄瓜田内,就黄板对烟粉虱的诱杀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内,黄板悬置高度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量有一定影响,其中黄板以下沿在黄瓜平均生长点-20cm处的诱杀效果最佳,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平均诱虫量分别是-10、0cm和10cm处理的1.9、6.1倍和7.0倍;黄板的悬置方向对烟粉虱的诱集效果也有明显影响,其中以东北/西南方向悬挂的黄板诱集效果最好,诱虫量分别是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北3个方向处理的9.24、15.64倍和9.61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张丽萍刘珍范巧兰采俊香王呆海纽天龙魏明峰
关键词:温室黄瓜烟粉虱黄板诱杀作用
0.5%藜芦碱可溶液防治棉蚜试验被引量:12
2015年
2012—2013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了0.5%藜芦碱可溶液剂防治棉蚜的田间药效试验。2年试验结果表明,0.5%藜芦碱可溶液剂有效成分5.625~7.500 g·hm^(-2)对棉蚜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药后第7天防效达到90.43%~100%。该试验确定了最佳用药剂量和对天敌的安全性,可为棉花蚜虫综合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范巧兰刘珍张丽萍张贵云魏明峰
关键词:棉花蚜虫
山西十字花科小菜蛾种群消长动态及几种杀虫剂的触杀毒力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2009—2010连续两年,对山西省十字花科甘蓝、萝卜和杂草上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对11种杀虫剂的触杀毒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受特殊气候条件影响,山西省2009与2010年的小菜蛾种群消长动态不太一致。2009年,田间始见小菜蛾成蛾为4月1日,虫口总量分别在4月下旬和5月下旬出现一大一小2个发生高峰,秋茬作物上没有明显的发生高峰;第一代小菜蛾卵始见期为5月8日,第一代茧始见期为5月18日,卵总量和若虫总量分别在5月13日和9月1日、5月23日和9月16日各出现2个发生高峰。2010年,田间始见小菜蛾成蛾为3月15日,虫口总量分别在4月上旬、5月下旬~6月上旬、10月中旬出现3个大小不一的发生高峰;第一代卵始见期为5月26日,第一代茧始见期为6月5日,卵总量和若虫总量分别在5月15日和9月25日、6月15日和10月10日各出现2个发生高峰。两年调查结果,蔬菜上的小菜蛾发生量均高于杂草。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5%氟虫氰悬浮剂和5%茚虫威乳油等11种药剂对小菜蛾幼虫的触杀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多杀菌素悬浮剂对小菜蛾的触杀毒性最高,LD50为0.01μg/头;10%溴虫腈水乳剂、2%阿维菌素乳油和5%氟虫氰悬浮剂的触杀毒性次之,LD50分别为0.34、0.28和0.10μg/头;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和97%巴丹可湿性粉剂的触杀毒性最差,LD50分别为91.53和84.36μg/头。
张贵云张丽萍刘珍魏明峰范巧兰吴青君张友军
关键词:小菜蛾毒力测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