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燕

作品数:15 被引量:66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4篇加权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肿瘤
  • 3篇胃肠
  • 2篇子痫
  • 2篇胃肠道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加权
  • 2篇弥散加权成像
  • 2篇脑梗
  • 2篇内镜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加权
  • 2篇疾病
  • 2篇B值
  • 2篇肠道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梗阻

机构

  • 14篇浙江省台州医...

作者

  • 14篇高燕
  • 9篇樊树峰
  • 6篇吴海鸰
  • 4篇张冰茜
  • 4篇李欠云
  • 4篇鄢广平
  • 3篇王浩初
  • 2篇陆军媛
  • 1篇季文斌
  • 1篇赖小丽
  • 1篇谢彩萍
  • 1篇梁筱燕
  • 1篇谢继承
  • 1篇丁建荣
  • 1篇董米连
  • 1篇潘卫星
  • 1篇蔡红芳
  • 1篇耿才正
  • 1篇袁鸿绯
  • 1篇刘春娥

传媒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16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34例。术前行CT平扫2例,平扫加双期动态增强扫描32例。结果:34例中,良性5例,潜在恶性5例,恶性24例。肿瘤位于食道1例,胃22例,十二指肠1例,空、回肠5例,小肠系膜和结肠系膜各1例,复发2例,直肠1例。CT表现:黏膜下富血供肿块,倾向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GIST均匀强化,边界清楚,恶性GIST强化不均匀,可有邻近脏器侵犯。CT定性准确率29/34(85.29%),定位准确率30/34(85.24%)。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动态扫描是目前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最重要方法之一,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有利于良恶性的判断,并对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吴海鸰李欠云袁鸿绯高燕潘卫星陆军媛梁筱燕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间质瘤
多层螺旋CT及超声内镜对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GIMT)的16层螺旋CT(MSCT)和超声内镜(EUS)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GIMT 37例,术前37例均行CT平扫,35例行双期增强扫描,17例行超声内镜检查。结果:胃肠道间质瘤(GIST)31例(食道1例,胃19例,小肠6例,直肠1例,胃肠外4例),平滑肌瘤4例(食道3例,胃1例),胃神经源性肿瘤2例。①CT表现:黏膜下富血供肿块,倾向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无淋巴结转移。增强后良性GIMT及交界性GIST均匀强化,边界清楚,良性GIMT肿块直径1.0~3.0cm,平均2.16cm。胃交界性GIST直径1.2~3.5cm,平均2.24cm。恶性GIMT强化不均匀,肿瘤最大径3.5~16.0cm,平均6.9cm,可有邻近脏器侵犯。定位准确率30/37(81.08%),定性准确率20/37(54.05%)。②EUS表现:内镜表现为黏膜下隆起性病变,EUS显示肿瘤起源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的低回声改变,良性GIMT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楚,肿瘤最大径0.5~3.5cm,平均1.75cm。恶性GIMT回声多不均匀,可伴有液性暗区,形态不规则,可有浸润性改变,肿瘤最大径6.0~10cm,平均9.2cm。定位准确率16/17(94.12%),定性准确率15/17(88.23%)。结论:MSCT和EUS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浸润情况,有利于良恶性的判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李欠云高燕蔡红芳谢彩萍樊树峰
关键词:间叶瘤胃肠肿瘤X线计算机腔内超声检查
胃肠道低张水造影MSCT/MR的临床应用研究
樊树峰李欠云陆军媛吴海鸰高燕刘春娥丁建荣董米连
胃肠道病变尤其肿瘤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各种胃肠道病变,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信息,一直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胃肠道作为体内最长的空腔脏器,管腔大小与内容物、腔壁...
关键词:
关键词:胃肠疾病诊断影像学疾病治疗
双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双b值DWI对脑梗死体积及ADC值测量的影响,探讨较高b值DW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30例脑梗死患者,年龄44~84岁,平均67岁,发病时间3~6d,DWI取b值1000和2000s/mm2,分析脑梗死DWI及ADC图,测量兴趣区与对侧正常部位的扩散系数(ADC)并计算相对扩散系数(rADC),测量并计算梗死灶体积。结果: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灶均扩散受限,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与b值1000s/mm2相比,b值2000s/mm2DWI示脑灰白质对比度增加,病灶显示更清晰,还能发现新病灶。不同b值下rADC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884,P>0.05),同侧ADC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5);对侧ADC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较高b值下梗死体积较低b值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5)。结论:DWI是检测脑梗死的重要技术手段,rADC不受b值影响,rADC降低可指导脑梗死诊断;较高b值DWI上脑梗死灶体积测量更准确,有利于观察病灶演变和指导临床治疗。
高燕张冰茜樊树峰王浩初鄢广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梗死扩散加权成像
T_2*加权血管成像与磁共振增强在脑血管畸形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T2*加权血管成像(T2*Weighted Angiography,SWAN)与磁共振增强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5例临床确诊脑血管畸形患者的MR常规、增强与SWAN表现,比较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SWAN和增强MR均能显示静脉畸形特征性"海蛇头"样改变;海绵状血管瘤SWAN呈结节状低信号,增强后无或轻度强化。毛细血管扩张症SWAN呈斑点状低信号,增强MR表现为模糊晕状或毛刷样增强,中央可见点状强化静脉,SWAN能显示其反复出血及海绵状血管瘤形成。结论:SWAN联合增强检查对脑血管畸形尤其是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畸形的诊断,提供重要价值信息。
孙松高燕樊树峰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磁共振成像
恶性胆道梗阻ERCP表现及胆道内支架治疗
2008年
目的:评价ERCP在恶性胆道梗阻诊断及胆道内支架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恶性胆道梗阻ERCP表现和内支架植入情况。结果:19例恶性胆道梗阻ERCP表现直接征象:胆管截断征9例、不规则偏心性或向心性狭窄9例、不规则充盈缺损1例。间接征象:梗阻近端胆总管中、重度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征;胆囊增大;胰管扩张等。19例共植入支架22个,一次操作成功率95.65%,低位梗阻减黄有效率达92.85%,高位梗阻减黄有效率达80.00%。结论:ERCP对于胆道梗阻定位、定性诊断有很大价值,胆道内支架引流术可以作为恶性胆道梗阻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方法。
吴发乔高燕李欠云
关键词:内镜胆道内支架恶性胆道梗阻介入性治疗
四例土三七引起肝窦阻塞综合征的MRI表现被引量:9
2009年
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是一种不常见的肝脏流出道疾病,与接受放化疗(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抑制剂治疗、肝移植及摄食含吡咯双烷生物碱的植物有关。由于HSOS的致死性和高危险性,早期干预治疗可能改善预后,临床上需要无创性手段进行HSOS的早期诊断。笔者搜集了4例服用土三七所致的HSOS并总结其MRI表现。
耿才正高燕樊树峰
关键词:肝窦阻塞综合征MRI表现土三七早期干预治疗造血干细胞免疫抑制剂
MRM在脊神经根鞘膜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脊神经根鞘膜囊肿的MRI表现以及磁共振脊髓水成像(MR myelography,MRM)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神经根鞘膜囊肿86例,男55例女31例,平均年龄(49±2)岁,均行1.5TMRI常规扫描,其中50例行冠状面脂肪抑制重T2WI脊髓水成像,8例行增强T1WI扫描,分析脊神经根鞘膜囊肿的常规MRI及MRM表现。结果86例共139个囊肿,腰骶椎多见,囊肿近似脑脊液信号,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其内可见中等信号脊神经根穿行,增强后不强化。大多数囊肿呈左右对称性多发,大小不一,部分位于椎管内偏一侧,向同侧椎间孔延伸,相应椎间孔或骶管扩大,椎体弧形受压。MRM冠状面病灶显示与周围组织关系非常清晰,多发者常为葡萄串状或叠八字形表现。结论脊神经根鞘膜囊肿的MRM表现具有特征性,MRM对其诊断有较大价值。
谢继承周亚敏高燕樊树峰张冰茜
关键词:脊柱
磁共振T_1灌注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T1灌注成像时间-信号曲线(TIC)的特点及灌注参数差异。方法:分别对符合选择标准的43例宫颈癌患者及23例临床排除宫颈疾病的患者行子宫常规MRI扫描及宫颈部MRI灌注成像检查,利用Functool获取每一个灌注层面感兴趣区灌注参数,并进一步利用Excel 2003软件取得每一个灌注层面感兴趣区校正TIC,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宫颈TIC差异及灌注参数差异。结果:43例宫颈癌、23例正常宫颈TIC走行大致相似,都有显著的上升支,峰值后曲线较平坦,为一个较长的平台期。但与正常宫颈相比,宫颈癌组TIC曲线上升支较陡峭,且较快到达峰值及平台期,但平台期维持时间相对较短;正常宫颈组与宫颈癌组增强高峰值(PH)无显著性差异(P=0.0687),宫颈癌组高强化区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高于正常宫颈组(P分别为0.0010、0.0013),达峰时间(TTP)短于弱强化区(P分别为0.0250)。结论:TIC可从总体上更直观地描述宫颈癌与正常宫颈MRI血流灌注差异,而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灌注参数可更准确地反映宫颈癌血流动力学特征。
王浩初樊树峰高燕张冰茜赖小丽
关键词:宫颈肿瘤磁共振成像
不同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亚急性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通过双b值DWI对比(b=1000s/mm^2,2000s/mm^2),研究高b值对亚急性早期脑梗塞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发病时间3~6天30例患者(平均年龄67岁),1.5MR进行传统MR序列及双b值DWI,然后在工作站上图像后处理。感兴趣区定为病灶中心与对侧正常部位。测量并计算ADC与相对ADC(rADC)。结果:和b=1000s/mm^2,DWI(DWI b1000)相比,b=2000s/mm^2 DWI(DWI b2000)脑灰白质对比度增加,也能发现新病灶,原有病灶更加显著:随着b值增加,正常脑组织和病变的信号强度、ADC均出现降低;不同b值比较下,同侧ADC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侧与对侧平均信号强度、相对信号强度及对侧ADCP〈0.005,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对梗塞灶的检测明显优于T2 flair,能发现T2 flair不明显的病灶,随b值增加,病灶信号对比度增加,能进一步发现新病灶。
张冰茜高燕樊树峰王浩初
关键词:脑梗塞弥散B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