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振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市公安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法医
  • 5篇血迹
  • 5篇损伤学
  • 5篇法医损伤学
  • 4篇喷溅
  • 3篇血迹形态
  • 3篇命案现场
  • 2篇动脉
  • 2篇法医学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血迹分析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液动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直径
  • 1篇致伤
  • 1篇中毒
  • 1篇杀人案

机构

  • 9篇广州市公安局
  • 7篇广东省公安厅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资阳市公安局

作者

  • 10篇高振
  • 6篇袁自闯
  • 4篇余彦耿
  • 3篇游盛中
  • 2篇金洪年
  • 2篇廖信彪
  • 1篇冯宝圣
  • 1篇权力
  • 1篇蒋拥军
  • 1篇马素华
  • 1篇王慧君
  • 1篇张付
  • 1篇郝理

传媒

  • 5篇广东公安科技
  • 3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中国司法鉴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空性皮下出血宽度与致伤木棒直径的相关性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直径和不同打击力度的圆柱形木棒对垂直方向打击皮肤所形成的中空性皮下出血形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物力学击打装置,使用5种不同直径(2.0~4.0cm)木棒,从零递增击打力度(0~2300N),对活体乳猪背部皮肤进行打击,观察乳猪背部皮肤中空性皮下出血分布范围、色泽及形态特征,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空性皮下出血出现的最小打击力度阈值(230N),随打击工具直径的增大而阈值增大(230~810N);同一直径的木棒在不同击打力度下所形成的中空性皮下出血总宽度及中空宽度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空性皮下出血的范围随木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R2=0.953,P〈0.01);皮下出血总宽度及中空宽度与打击物直径,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R2=0.797,P〈0.01),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结论本研究可望用于推断垂直打击造成中空性皮下出血的木棒直径的大小,为钝器致伤工具的判断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余彦耿袁自闯游盛中张付廖信彪金洪年高振马成栋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木棒
广东地区死后晚期间隔时间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构建
2023年
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是公安机关法医学实战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指导案件侦查、锁定或排除嫌疑人等具有重要价值。但当前PMI判断主要依赖于法医的经验判断,准确度较低。本文探索应用德尔菲法,通过对省内7名法医学专家开展两轮咨询,构建了4个Ⅰ级指标、7个Ⅱ级指标和21个Ⅲ级指标的死后晚期PMI影响因素体系,并从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协调系数等方面进行可信度分析,以期为后续开展PMI推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马成栋高振蒋拥军廖信彪
关键词:德尔菲法
由何天带故意杀人案看我国法医尸检制度存在的问题
2017年
"毒保姆"何天带系列杀人案中,嫌疑人供述其在从事保姆工作期间,以投毒、勒颈等方式杀害10名老人。除了最后被发现的一起作为故意杀人案起诉外,其余9起案件由于没有尸体检验而无法起诉。笔者作为一名经办此案的法医工作人员,就此案暴露出我国法医尸检制度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以期能在以后的工作做出相应的改革和改进,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
高振覃庆培王殿深
关键词:命案法医
浅议佐匹克隆中毒法医学鉴定
2020年
佐匹克隆(zopiclone)是一种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安眠药,催眠效果良好,近年来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近年来使用佐匹克隆类药物中毒死亡的案例也偶见报道。本文通过分析笔者经办的1例佐匹克隆中毒案例和报道的其他案例比较,总结法医学鉴定的要点和经验,供基层法医同行参考。
高振周恺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中毒佐匹克隆
回归方程法推断喷溅血迹出血点位置
2017年
动脉喷溅血迹亦称为喷溅状血迹,是现场血迹形态的一种,包含着重要的犯罪信息。根据喷溅血迹形态可以推断出血点的位置进行犯罪现场重建。传统推断喷溅血迹出血点的位置的方法有着其固有的缺点。本文介绍了用回归方程推断喷溅血迹出血点位置的方法,并结合案例说明了该回归方程的应用,可以作为传统血迹分析方法的有益补充。
袁自闯高振
关键词:血迹分析犯罪现场
喷溅状血迹与抛甩状血迹的比较研究
2020年
利用喷溅血迹模拟装置及不同抛甩工具分别进行喷溅状血迹和抛甩状血迹的模拟实验,分别测量不同3.5mm、2.0mm、1.5mm、0.7mm四个喷射口径及不同抛甩工具形成的喷溅状血迹和抛甩状血迹的血量及同一次血迹不同位置血滴的血量,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方差检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条件的喷溅状血迹和抛甩状血迹血量存在显著差异,前者的血量远大于后者。同一次血迹不同位置喷溅状血迹血滴大小没有明显差异,喷溅状血迹从前到后呈现由大到小的规律。现场勘查的血迹分析中,可以通过血迹血量的及分布的不同区别喷溅状血迹和抛甩状血迹。
高振袁自闯覃庆培
关键词:法医学血迹形态
动脉喷溅血迹动力学及形态学的模拟实验观察
命案现场发现的物证对于侦查破案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形态性物证为侦查破案提供有力线索近年来在全球各个国家的法庭科学刑事鉴别领域越来越引起重视。喷射血迹的形态学研究早已有国内外专家学者重视,但国内对喷射血迹动力学研究却一直是...
高振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血液动力学命案现场
圆形滴状血迹形态与血滴体积、撞击速度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体积的血滴以3种撞击速度垂直撞击3种不同介质形成的滴状血迹形态及大小,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将8种不同体积(14~115IxL)的抗凝猪m形成血滴,以3种不同的撞击速度(3.1~5.4m/s)分别垂直滴落于白纸、玻璃及釉面地砖上,观察形成血迹的形态特征,测量其直径,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3种撞击速度条件下,在3种介质上形成的滴状血迹直径均随血滴体积的增加而增大,血迹直径与血滴体积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可得出回归方程(回归模型R2〉0.85,P〈0.01);介质表面越粗糙,血迹直径越小;仅在自纸上发现血迹边缘有突起形成,且其数目随血滴体积的增加而增多。撞击速度及血滴体积存在较好的多重线性关系,可得出多重回归方程(回归模型R2〉0.90,P〈0.01)。结论垂直撞击形成的血迹形态及大小与血滴体积、撞击速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望用于推测出血源位置、受伤体位及出血部位载体。
游盛中余彦耿冯宝圣袁自闯高振郝理马素华权力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
现场血迹推断出血点位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血迹是命案现场最常见的痕迹之一,对血迹形态的分析是一种重建犯罪现场的有效方法,而根据现场血迹推断出血点位置则是血迹形态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血迹研究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传统拉线法、三角函数法、绘图法、计算机程序法、公式计算法、回归方程法等)用于推断出血点位置。通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游盛中高振袁自闯余彦耿权力李伟敏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命案现场
动脉喷溅血迹动力学及形态学的模拟实验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管径对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的喷溅状血迹的喷射距离及形态的影响。方法建立室内现场环境,利用自制的模拟喷射装置,在60~210mmHg范围内设6种压力,在1.5~4.5mm范围内设4种管径条件,于50、100、150cm 3种高度,制作动脉喷溅血迹。观察水平面上不同喷射高度的喷溅血迹的分布范围、血迹大小及形态特征,并测量其距离,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分析,并进行方差检验。结果在不同高度,血液喷射距离随压力增大而增加,随管径增大而减小,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距离与压力及管径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可得出回归方程。而喷溅血迹的形态特征总体趋势为:高度越高圆形血滴直径约大;管径越粗,边缘毛刺状突起越明显;压力越大,喷射距离越远,且卫星状血迹逐渐增多,拖尾更拉长;随管径的增加,出现椭圆形血滴所需的压力越高。结论动脉喷溅血迹的形态及喷射距离的观察与测量,可用于推断命案现场喷溅源位置及人体受损伤时的体位。
高振袁自闯游盛中王慧君金洪年余彦耿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血迹形态命案现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