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原

作品数:29 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语言文字
  • 6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隐喻
  • 6篇诗歌
  • 5篇古典
  • 4篇英语
  • 4篇语言
  • 4篇语言学
  • 4篇认知诗学
  • 4篇诗学
  • 3篇认知语言学
  • 3篇古典诗歌
  • 2篇隐喻理论
  • 2篇手势
  • 2篇转喻
  • 2篇外语
  • 2篇外语教学
  • 2篇互动
  • 2篇辅助外语教学
  • 1篇代词
  • 1篇导论
  • 1篇德国浪漫主义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作者

  • 26篇高原
  • 2篇钟晓云
  • 2篇李思萦
  • 1篇宋宏
  • 1篇彭工
  • 1篇张文芝
  • 1篇杨守义
  • 1篇魏晓龙

传媒

  • 3篇现代外语
  • 3篇外语与翻译
  • 3篇广东外语外贸...
  • 2篇天津外国语学...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2篇英语研究
  • 1篇外语界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修辞学习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外国语文
  • 1篇山东广播电视...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 1篇中国外语教育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诗中隐喻和转喻互动的翻译被引量:3
2010年
隐喻和转喻一直以来是语言学家关注的重要课题,而隐喻与转喻的互动作为更加复杂的认知机制和修辞手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诗歌中隐喻和转喻的结合可极大提高语言的审美意趣。归纳唐诗中隐喻和转喻互动的四种类型,并探讨各类互动关系的翻译策略。
高原
关键词:唐诗翻译
爱情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变迁被引量:7
2011年
爱情是人类重要的认知经验,爱情诗歌往往运用大量的爱情隐喻来形象表达这一抽象情感。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讨论不同时代爱情诗歌中的爱情隐喻,并从爱情观念、客观现实、文化心理以及语言使用四个方面分析爱情隐喻变化的深层原因。
高原
关键词:爱情诗歌爱情隐喻概念隐喻理论
从古典诗歌中的时间隐喻看中英时间观的不同被引量:1
2012年
时间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基础之一,语言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时间。本文从文化隐喻的角度以古典诗歌中的时间隐喻为对象,分析中国传统的时间观与英语世界的时间观的差异,并探究中国传统时间观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
高原
关键词:时间隐喻文化隐喻古典诗歌
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诗歌的互文性——以李清照词《临江仙》为例被引量:9
2010年
不同文本之间存在大量互文,诗歌文本也不例外。诗歌文本的彼此互文能够激发多个文本间的概念整合,从而帮助读者创造性地阅读诗歌。本文将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以李清照词《临江仙》为例,具体分析诗歌的互文性,并探讨诗歌文本中互文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高原
关键词:互文性诗歌概念整合理论
西方认知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接受美学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西方新兴的认知诗学重视读者阅读,秉承西方源远流长的阐释学传统与接受美学思想;中国古典诗学蕴含丰富的读者接受思想,从先秦两汉至明清形成了一部有着内在逻辑线索的接受阐释史。本文以接受美学为参照,比较西方认知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以期二者在彼此的对话中澄明自身。
高原
关键词:认知诗学中国古典诗学接受美学
谈Lakoff和Johnson隐喻理论中的两个问题被引量:1
2006年
Lakoff和Johnson运用概念域即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加深了我们对隐喻的理解。可见,概念域和映射关系是Lakoff和Johnson隐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可是,通过讨论我们看到这两个重要的概念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高原
关键词:概念域映射关系
移动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对英语词汇习得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3
2016年
本研究以4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为对象,通过测试考察了移动技术辅助外语教学(MALL)与多模态结合对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根据即时测试,MALL相比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ALL)在多模态承载效果方面未呈现优势;(2)根据延时测试,移动技术辅助教学是更有效的多模态承载手段;(3)MALL组成绩持续上升,而CALL组成绩持续下降,其中移动技术与多模态结合对词汇记忆的保持效果最好。
李思萦高原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多模态
从汉英诗歌中自然意象的认知分析看中西比较诗学被引量:3
2012年
文学理论应当为解读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提供普遍的学理基础,比较诗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总体文学的基本规律。认知诗学立足于人类共有的认知机制,具备构建世界性的文学理论的先天条件。从认知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浪漫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探索比较诗学发展的新思路。
高原
关键词:比较诗学认知诗学自然意象
从托福考试改革看研究生英语教育发展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自2005年9月起逐渐推出基于网络的托福考试,这一考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内容上均走到全世界英语考试前列,不仅会引起一场全球范围内英语水平考试的革命,而且必将影响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本文探讨托...
Gao Yuan高原Peng Gong彭工
关键词:英语教育托福考试
文献传递
《应用认知语言学》述评
2007年
《应用认知语言学》是Dirven,Langacker和Taylor主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系列”的第19部,是2000年3月在德国郎道召开的第29届杜伊斯堡大学语言学会国际研讨会(LAUD)会议论文集。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的9篇文章分成三3部分,主要从理论角度探讨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结合的可能性。下册共8篇文章分为四部分,着重于从实际语言教学的角度讨论认知语言学的应用价值。认知语言学近年来成长迅速,可认知语言学的应用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处于婴儿阶段(Achard&Niemeier 2004:9),尽管之前曾有语言学家(Taylor1987:119)探索过认知语言学的应用前景,但直到郎道会议的召开,人们才开始第一次全面关注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本书反映了语言学家对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初步认识,也许缺乏系统性,但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打开了局面。以下是全书的主要内容。
高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LANGACKER语言学家语言学研究教学结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