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春联

作品数:16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菌群
  • 4篇肠道
  • 3篇生理盐
  • 3篇生理盐水
  • 3篇静态混合器
  • 3篇菌液
  • 3篇护理
  • 3篇负压
  • 3篇负压泵
  • 3篇便秘
  • 3篇大便
  • 2篇微生态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慢传输型
  • 2篇胶囊
  • 2篇肠道微生态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穿孔
  • 1篇胆总管

机构

  • 10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同济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马春联
  • 11篇田宏亮
  • 7篇李宁
  • 7篇葛晓龙
  • 7篇丁超
  • 5篇彭南海
  • 5篇龚剑峰
  • 5篇韦瑶
  • 5篇李宁
  • 4篇秦环龙
  • 4篇周妍
  • 4篇杨波
  • 2篇黄迎春
  • 1篇陈霞
  • 1篇余红梅
  • 1篇丁岚
  • 1篇王新波
  • 1篇顾立立
  • 1篇周晶
  • 1篇杨秀芳

传媒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粪菌移植治疗的护理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总结3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粪菌移植(FMT)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粪菌移植治疗。治疗前做好入院宣教、供体护理、受者肠道准备,配制移植菌液,经鼻肠管注入菌液,移植后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做好饮食指导。结果经粪菌移植治疗后第12周,11例(36.7%)患者获得临床治愈,18例(60.0%)获得临床改善,1例无效。患者自主排便次数从治疗前的平均1.2次/周逐渐增加,至12周达4.2次/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0.01)。结论粪菌移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效果良好。在粪菌移植治疗中,供体筛查的准确性、菌液提取与配制、移植前后患者适应性以及移植后肠康复中饮食、活动指导等是护理的重点。
马春联彭南海丁岚田宏亮丁超李宁李宁张雪莹
关键词:便秘肠道微生态护理
菌群移植治疗放射性肠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菌群移植治疗放射性肠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受菌群移植治疗的32例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6例;年龄(59.4±9.5)岁,年龄范围51~86岁,分析比较菌群移植治疗1年后的有效性(治愈率、改善率)、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血红蛋白)、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胃肠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及不良事件情况。采用电话、门诊及网络等方式进行随访1年,结合上述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标进行随访,时间截止至2019年8月。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接受菌群移植治疗1年后临床治愈率及临床改善率分别为56.3%和15.6%;体重由菌群移植治疗前的(53.7±9.6)kg增加至菌群移植1年后的(60.8±2.1)kg,白蛋白由治疗前(30.7±4.6)g/L升高至菌群移植1年后的(37.5±3.8)g/L,血红蛋白由治疗前(108.5±13.1)g/L升高至菌群移植1年后的(123.3±13.4)g/L;C反应蛋白从治疗前(24.1±4.5)mg/L下降至菌群移植1年后的(3.2±4.5)mg/L;菌群移植治疗后胃肠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增高,由治疗前(88.4±7.1)分改善至菌群移植1年后的(112.2±3.2)分,治疗和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菌群移植技术可有效用于放射性肠损伤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田宏亮张雪莹陈启仪杨波马春联林志亮赵笛叶晨秦环龙李宁
关键词:肠道营养炎症肠道菌群肠损伤
胆囊穿孔致肠梗阻一例
2013年
患者,男,63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d急诊入院,查腹部平片(图1A)提示肠梗阻,腹部CT(图1B、C)提示肠梗阻,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扩张,肝囊肿?
马春联李良王新波
关键词:肠梗阻胆囊穿孔胆总管扩张停止排气腹部平片腹部CT
克罗恩病患者回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16年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其病变多位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1]。目前克罗恩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是克罗恩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大部分的急症患者在手术治疗时需要造口[2],但临床护理中常发现造口黏膜皮肤分离。本研究旨在探讨克罗恩病患者发生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最佳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戴辉凤丁岚余红梅马春联
关键词:克罗恩病回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护理
一种输液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支撑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横置的半圆台体,衬垫于患者手下;其内部中空并内置一个能够抽拉的垫块;所述本体一侧的下部设有供垫块抽出的狭缝。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避免患者手部...
彭南海黄迎春马春联
文献传递
一种全菌胶囊低温保存运输盒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菌胶囊低温保存运输盒,包括储藏盒体、顶盖、出口挡盖、旋转套筒和按压式旋转钮,所述的储藏盒体为中空的并且上端敞开的扁球体,所述的储藏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胶囊出口,所述的顶盖可拆卸的安装在储藏盒体的上端,所...
韦瑶龚剑峰李宁丁超田宏亮葛晓龙马春联周妍
文献传递
慢性便秘继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李氏三联征)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归纳按“李氏三联征”概念指导诊断和治疗慢性便秘继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经验。方法“李氏三联征”的概念包括:(1)临床症状:便秘、营养不良、上消化道梗阻(呕吐、进食困难)三联症状;(2)解剖学表现:具有横结肠下垂、脾曲升高和肠系膜上动脉压迫三联解剖异常;(3)治疗: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菌群移植三联治疗。根据“李氏三联征”概念,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便秘继发SMAS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营养指标、胃肠生活质量指数和Wexner排粪评分,按上述“李氏三联征”的标准进行评估和治疗,对临床症状和解剖学特征指标进行随访,记录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李氏三联征”特征,均存在严重便秘、营养不良及上消化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均具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征象和明显的脾曲升高的解剖学表现。经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及菌群移植三联治疗后,69例(88.5%)症状明显改善,9例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69例非手术患者经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进食,1个月后便秘相关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每周自主排粪次数从治疗前(1.0±0.8)次增加至(5.0±1.6)次,胃肠生活质量指数由治疗前(52.7±8.5)分增加至(93.2±7.5)分,Wexner排粪评分由治疗前(19.1±2.5)分下降至(6.2±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访1个月后营养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体质指数从治疗前(17.9±1.8)kg/m2增加至(21.0±1.3)kg/m2,总蛋白由(65.2±5.7)g/L增加至(68.3±4.2)g/L,白蛋白从(32.1±5.1)g/L增加至(40.4±3.0)g/L,纤维蛋白原从(1.9±0.5)g/L增加至(2.4±0.5)g/L,前白蛋白从(163.2±5.3)mg/L增加至(259.1±45.6)mg/L;差异均有�
陈启仪田宏亮杨波林志亮赵笛马春联陈霞姜军秦环龙李宁
关键词:慢性便秘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菌群移植治疗肠道疾病201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1
2019年
目的探讨菌群移植治疗肠道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接受菌群移植治疗并随访3个月以上患者2 01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1 206例,南京东部战区总医院804例;男性797例,女性1 213例;年龄(49.4±16.5)岁。病例纳入标准为患有菌群移植治疗适应证并自愿接受菌群移植治疗者;排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终末期疾病患者、正在参加或3个月内参加了其他临床试验的病例、既往有肠道病原体感染史、近2周口服抗生素或质子泵抑制剂(PPI)等以及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者。入组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填写知情同意书。其中便秘1 356例,炎性肠病175例,慢性腹泻148例,放射性肠炎127例,肠易激综合征119例,自闭症(合并便秘、腹泻等肠道不适)85例。供体要求标准:(1)18~30岁非亲属、非孕期健康成年人,具有健康生活方式及良好饮食习惯,自愿参加粪便捐赠工作;(2)3个月内未服用抗生素;(3)既往无慢性病如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炎性肠病等,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未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无恶性病史;(4)传染病病原体检查(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等)阴性;(5)粪便检查(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痢疾杆菌、志贺杆菌、弯曲菌属及寄生虫等)阴性。入组后的供体要求:(1)每2个月复查体检1次,仍然符合上述标准要求;(2)每次捐赠粪便均留样行16S rRNA测序,保证粪便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稳定可靠。菌群移植菌液的制备参考国际Amsterdam菌液制备规范,制备流程不超过1 h;菌群胶囊的制备为上述菌液制备完成后制成悬液预冻,将冻结样品移入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冻干后的菌粉进行胶囊包装,胶囊壳采用耐酸羟丙甲纤维素胶囊(0号)及小儿专用型胶囊(3号),密封包装后在-20℃冰箱中保藏。菌群移植治疗�
李宁田宏亮田宏亮杨波杨波马春联张雪莹赵笛黄振兴姜军秦环龙
关键词:肠道疾病微生态治疗
一种密闭连续菌液配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闭连续菌液配置装置,包括健康粪便收集装置和连续菌液配置盒,其中:健康粪便收集装置包括采集斗、采集柱和容纳袋,采集柱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一横向插槽,健康粪便收集装置还设置有插片,插片能插入横向插槽并...
韦瑶龚剑峰李宁丁超田宏亮葛晓龙马春联周妍
文献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是常用的也是主要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式.近些年,尽管术前评估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术后有效抗生素的应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与感染有关的病死率一直维持在40% ~ 60%.这些并发症包括胆管炎、脓肿形成和瘘、出血、切口愈合延迟和肾功能障碍等.因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术后常需放置多根引流管、胰胆引流管及营养支持通路,护理问题复杂多变、工作量大.现结合我科2012年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工作作一总结.
马春联黄迎春戴辉凤彭南海
关键词:胰腺癌营养支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