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功燕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艾滋病
  • 6篇影响因素
  • 4篇性病
  • 3篇性传播
  • 3篇艾滋病病毒
  • 3篇STD患者
  • 3篇HIV感染
  • 3篇病毒
  • 2篇意愿
  • 2篇意愿调查
  • 2篇意愿调查分析
  • 2篇深入访谈
  • 2篇缺陷综合征
  • 2篇综合征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综合...
  • 2篇获得性
  • 2篇获得性免疫
  • 2篇获得性免疫缺...
  • 2篇获得性免疫缺...

机构

  • 19篇六安市疾病预...
  • 3篇舒城县人民医...
  • 3篇六安市第二人...
  • 2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20篇马功燕
  • 9篇陈海燕
  • 6篇陈进
  • 4篇姜正好
  • 3篇汪全治
  • 3篇李开春
  • 3篇倪昕
  • 3篇刘景河
  • 2篇金德兵
  • 1篇苏虹
  • 1篇王传霞
  • 1篇徐鹏鹏
  • 1篇常宏伟
  • 1篇景怀琦
  • 1篇曹洪娟
  • 1篇张凤
  • 1篇张家武
  • 1篇孟令宏
  • 1篇高大维
  • 1篇程婷婷

传媒

  • 5篇安徽预防医学...
  • 4篇疾病监测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STD患者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调查
2005年
目的 了解男性STD患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控制STD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2~8月份六安市3个性病门诊病例,选择在患病期间有性行为的312男性例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完成问卷调查。结果 15.4%的患者每次都使用安全套,62.8%的患者有时使用,21.8%的患者从未使用;患者的文化程度、STD/MDS知识、影响性快感及患者居住地是影响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因素。结论 性病患者在性行为过程中不使用避孕套状况值得关注。应向患者提供经常性的健康咨询服务,加强性病诊治过程中的健康教育。提供便利的安全套获得途径。
马功燕刘景河倪昕
关键词:性病安全套
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危险行为干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行为干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六安市城区建筑工地15~24岁工人进行艾滋病知识、行为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7%,83.0%;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8.7%、40%,临时性伴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5%、19.9%,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9.3%、61.4%。结论建筑工地农民工存在不安全性行为等艾滋病高危行为,通过综合干预,能够改善他们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水平。
李开春马功燕陈海燕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青少年
1999—2014年六安市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六安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1999年至2014年3月六安市报告和管理的全部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报告卡、附卡、个案随访表、治疗记录及必要的补充调查资料,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感染途径、确诊时病期及CD4水平、抗病毒治疗状态和随访结局等。以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对病例的生存状态进行描述并对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报告661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截至调查终点,共有54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活并完成随访,存活随访率为81.69%;死亡(死于AIDS及其相关并发症)121例,占18.30%。调查对象中男性512例,女性149例;确诊时年龄最小1岁,最大81岁,中位数为34.5岁。用寿命表法计算确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到死亡的生存率情况,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00%、80.00%和75.00%;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AIDS相关死亡率为6.70/1 000人月。截止观察终点,12年生存率为67.0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和确诊时CD4<100个/μL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相比,CD4≥100个/μL各组的死亡风险由0.24倍降低至0.03倍;未接受HAART治疗的死亡风险是接受HAART治疗的16.94倍;和60岁及以上组比较,确诊时年龄18岁及以上每减少10岁则死亡风险由0.47倍逐渐降低至0.29倍;女性死亡风险是男性的1.64倍。结论确诊时CD4水平、年龄及性别影响HIV/AIDS的生存时间,HAART治疗是延长HIV/AIDS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之一,应进一步扩大HAART覆盖面。
陈海燕苏虹马功燕
关键词: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D4淋巴细胞计数统计学
艾滋病夫妻传播队列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HIV夫妻间传播率,为预防控制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一方HIV阳性,另一方HIV阴性,且没有静脉吸毒、多性伴、有偿献血、输血等HIV感染高危行为史,有稳定婚姻的夫妻,双阳夫妻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单阳家庭采用采用前瞻性队列方法。结果夫妻间传播率为30.00%(39/130),男传女传播率为33.78%(25/74),女传男传播率为25.00%(14/56)。夫妻性生活年限越长、先症病例感染后与配偶开始同居年龄越大,性行为频次越高,传播率越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夫妻性生活年限、年龄及性行为频次均为夫妻HIV传播的相关因素。结论 HIV夫妻传播率较高,与性别、夫妻性生活年限、年龄及性行为频次有关。加大早期发现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遏制HIV性传播。
马功燕陈海燕陈进
关键词:HIV夫妻性传播队列研究
安徽省六安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生存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HIV/AIDS)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199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报告的、户籍地或现住址为六安市的HIV/AIDS 66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生存、诊疗、死亡等信息,以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结果累计观察1502.00人年,艾滋病相关疾病的死亡率为8.06/100人年。平均生存时间9.76年(95%CI:8.98~10.53),中位生存时间12.00年。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75%、66%。患者HIV感染途径、职业、文化程度、确诊时病期以及是否合并结核都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首次HIV筛查阳性时年龄越大、CD4计数水平越低,死亡风险越高;未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者的死亡风险高于接受HAART者(RR=21.939,95%CI:13.002~37.019),HAART时基线CD4计数水平越低,死亡风险越高;治疗持续时间越长,死亡风险越低(RR=27.551,95%CI:5.479~138.546)。结论扩大检测,尽早发现HIV/AIDS感染者、患者,提供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预防机会性感染,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
马功燕马泰黄健程婷婷陈进陈海燕
关键词:艾滋病COX回归分析
男男性行为人群多性伴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MSM人群的多性伴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方法,对六安市城区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MSM人群人口学和性伴数及影响因素等资料。使用Epi 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5%的调查对象有2个以上男性肛交性伴,单因素分析显示:HIV风险感知(χ2=4.946,P=0.026)是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风险感知(OR=2.091,95%CI=1.084~4.035)是独立影响因素;56.3%的调查对象有2个以上男性口交性伴,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χ2=3.456,P=0.036)、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χ2=4.52,P=0.034)及是否有女性性伴(χ2=8.071,P=0.04)是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女性性伴(OR=0.278,95%CI=0.11~0.702)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目前开展的干预服务对该人群的多性伴行为无明显影响,可以尝试从HIV风险感知角度进行有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其艾滋病感染风险。
马功燕姜正好陈海燕陈进
关键词:艾滋病MSM影响因素
HIV/AIDS配偶HIV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配偶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16年8月六安市报告的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开展人口学和相关行为调查;调查前配偶已感染HIV的双阳家庭,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配偶感染HIV的影响因素;调查前配偶未感染HIV的单阳家庭,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至2016年12月31日,其间配偶定期检测HIV抗体。结果共调查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各231例,其中配偶感染HIV 47例,感染率为20.35%;HIV/AIDS病例确证时已有45例配偶感染HIV,感染率为19.48%;随访中2例配偶感染HIV,阳转率为0.39/100人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病例确证前性行为频次高(≥1次/周OR=6.268,95%CI:2.313~16.985;半个月1次OR=3.760,95%CI:1.268~11.150)、确证时间为2011—2014年(OR=3.079,95%CI:1.209~7.841)是其配偶感染HIV的危险因素;HIV/AIDS病例确证时<25岁(OR=0.042,95%CI:0.004~0.467)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300拷贝/m L(OR=0.115,95%CI:0.045~0.295)是其配偶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AIDS配偶HIV感染与HIV/AIDS病例的确证前性行为频次、确证时间、确证时年龄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有关。
陈海燕马功燕陈栋
关键词:艾滋病艾滋病病毒配偶影响因素
HIV transmission between spouses living in Lu'an city,Anhui province,China:A longitudinal study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transmission rate in HIV serodiscordant c...
马功燕Chen HChen JJiang ZMa T
文献传递
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了解六安市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六安市2个乡镇≥60岁的常住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ADL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ADL受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 217份,回收1 080份,有效995份,问卷有效率为92.13%。调查男性454人,占45.63%;女性541人,占54.37%。ADL受损322例,占32.36%;其中轻度受损303例,占94.10%;中度受损13例,占4.04%;重度受损6例,占1.86%。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近1个月需要照顾、对生活不满意、抑郁、≥70岁、健康自我评估不满意、职业为农民是ADL受损的影响因素。结论六安市农村老年人ADL受损率为32.36%,ADL受损与生活满意度低、抑郁、年龄大、健康自我评估差和职业为农民有关。
翟和亮马功燕李修德
关键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因素
MSM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MSM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方法,对六安市城区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半年内,63.3%的调查对象有多性伴行为,年龄、职业、性取向、寻找性伴的场所是影响因素;43.9%的调查对象有无保护肛交行为,文化程度、性取向、是否接受过干预服务及艾滋病知识是否知晓是影响因素;10.5%有过商业性性行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在本地的居住时间、性取向以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是影响因素;23.6%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无保护率为73.2%,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受过干预服务是影响因素。结论六安市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干预服务覆盖率均较高,干预服务促进性行为安全套使用,但对该人群男性多性伴行为、商业性行为均无明显影响,亟待在该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
马功燕李开春陈海燕陈进徐鹏鹏
关键词:艾滋病MSM高危行为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