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保安

作品数:411 被引量:1,520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3篇期刊文章
  • 9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1篇医药卫生
  • 17篇文化科学
  • 15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0篇细胞
  • 77篇肉瘤
  • 73篇骨肉瘤
  • 61篇关节
  • 53篇手术
  • 50篇骨折
  • 44篇肿瘤
  • 37篇疗效
  • 34篇肉瘤细胞
  • 34篇骨肉瘤细胞
  • 30篇基因
  • 27篇骨肿瘤
  • 23篇细胞系
  • 22篇蛋白
  • 21篇术后
  • 21篇髋关节
  • 20篇缺损
  • 20篇干细胞
  • 19篇外科
  • 16篇内固定

机构

  • 399篇第四军医大学...
  • 3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8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济南军区总医...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西安矿业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273...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解放军第17...
  • 1篇牛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3...

作者

  • 409篇马保安
  • 200篇范清宇
  • 126篇周勇
  • 81篇杨彤涛
  • 77篇胡运生
  • 75篇张勇
  • 72篇李军
  • 58篇郑联合
  • 56篇张明华
  • 56篇裘秀春
  • 49篇单乐群
  • 45篇王海鹏
  • 41篇梅玉峰
  • 39篇周程沛
  • 39篇王育才
  • 37篇龙华
  • 31篇李存孝
  • 26篇钱济先
  • 25篇孙嗣国
  • 25篇高杰

传媒

  • 38篇现代生物医学...
  • 30篇第四军医大学...
  • 23篇第十一届全军...
  • 2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0篇中国临床康复
  • 19篇中国矫形外科...
  • 9篇临床军医杂志
  • 8篇西北医学教育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7篇中国医师杂志
  • 7篇中国修复重建...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6篇中华骨科杂志
  • 6篇细胞与分子免...
  • 6篇医学研究生学...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中华实用诊断...
  • 4篇第九届全国骨...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21篇2015
  • 52篇2014
  • 11篇2013
  • 11篇2012
  • 17篇2011
  • 61篇2010
  • 26篇2009
  • 15篇2008
  • 32篇2007
  • 34篇2006
  • 17篇2005
  • 16篇2004
  • 28篇2003
  • 17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16篇1999
4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化骺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骺板损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组织工程骺板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就组织工程化骺板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志琳钱济先李存孝马保安范清宇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骺板损伤种子细胞
腓肠肌肌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伴骨与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多种腓肠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伴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选择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8年6月,对16例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骨外露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骨质缺损较多行Ⅰ期或Ⅱ期植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分别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腓肠肌内外侧头联合肌皮瓣、腓肠肌内或外侧头肌瓣加植皮,术后常规滴注引流进行治疗。男14例,女2例,年龄17~59岁。皮瓣面积6 cm×4 cm~18 cm×9 cm。结果随访6~24月,全部转移皮瓣一期存活。Ⅰ期植骨2例,Ⅱ期植骨4例1,例慢性骨髓炎复发,植骨失败,经3次清创后感染治愈;其余病例感染均未复发,植骨愈合好,植骨愈合时间3.4~6.7月,平均4.6个月。结论腓肠肌肌皮瓣具有血供丰富、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重要血管等特点。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并骨与软组织缺损,既可以改善病灶局部血液循环、又可以进行创面覆盖,同时还可以进行滴注引流,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费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单乐群马保安周勇张明华张勇郑联合李军
关键词:肌皮瓣慢性骨髓炎
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骨科教学的思考被引量:3
2003年
本文描述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法的含义,并且针对骨科教学形象性强、操作性强和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分析了计算机多媒体对骨科教学的影响.论述了骨科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
钱济先马保安范清宇
关键词:骨科教学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素质
临床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设
1999年
郑联合马保安蓟光辉王长军
关键词:教学改革直观教学法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控制肩周炎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对于疼痛的缓解效果和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搜集本院近5年来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52例,全部患者均规范化按照VAS评分使用镇痛药物。其中,78例患者在达到中度及以上疼痛水平时,额外加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每隔3月通过电话随访量化患者疼痛评分变化情况,门诊随访检查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并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进行数字化评估。结果:152例肩周炎患者在治疗观察期间,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改善,在观察期末,平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保持于80分水平。在治疗观察期内,外用丁丙诺啡透皮贴的患者在6-18月期间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可以加快肩周炎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肩周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蔡承魁田丽颖马琼贠喆丁勇韩康马保安
关键词:肩周炎丁丙诺啡
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采用闭合复位辅助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9例距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骨折均按Hawkins分型:Ⅰ型6例,Ⅱ型10例,Ⅲ型3例,全部采用闭合复位辅助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术后复查随访,条件允许时去除石膏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3年,平均19.6个月,采用Hawkins评分:优5例(Ⅰ型2例、Ⅱ型3例),良7例(Ⅰ型4例、Ⅱ型3例),中3例(Ⅱ型2例、Ⅲ型1例),差4例(Ⅱ型2例、Ⅲ型2例),优良率为63.2%。合并内翻畸形2例,距骨缺血性坏死3例,踝及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4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4例术后1年行关节融合术。结论闭合复位辅助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适宜于距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既能实现骨折复位和稳固固定的作用,又避免了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对骨折周围血供的进一步破坏,可降低距骨的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于哲郑联合张勇王育才龙华马保安
关键词:手法复位距骨骨折缺血性坏死
四肢单灶性纤维结构不良(附28例手术治疗初期报告)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比较分析肢体单灶性纤维结构不良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8例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的病人的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关节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微波灭活术较刮除术复发率低。术中行坚强内固定 ,术后并发症少 ,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 :微波灭活术是一种有效减低术后复发率的方法。
李军范清宇马保安周勇张明华叶军
关键词:纤维结构不良微波外科手术
Hunter手术治疗Ⅱ区屈肌腱陈旧性损伤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治疗Ⅱ区屈肌腱损伤的较佳方法。方法 :采用一期手术切除指深、浅屈肌腱 ,保留或重建滑车 ,植入Hunter硅胶棒 ,2~ 6月后行二期手术 ,游离移植肌腱方法治疗Ⅱ区陈旧性屈肌腱损伤 6 9例 10 6指。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19月 ,TAM标准评价取得了 84%的优良率。结论 :硅胶棒植入手术治疗Ⅱ区屈肌腱陈旧性损伤 ,可有效避免肌腱移植术后经常发生的肌腱粘连 。
丁勇马保安周勇唐农轩郝家骥
关键词:屈肌腱陈旧性损伤外科手术
关节置换前后髌骨高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和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HSS评分系统对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半年至一年的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进行评价。测量81例(106膝)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结果:术后HSS评分为(89±10)分,术前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为(1.00±0.13)、(1.61±0.21),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为(0.94±0.19)、(1.67±0.34)。关节置换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较置换前显著降低(P<0.05),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显著提高(P<0.05)。术后低位髌骨组(Insall-salvati指数<0.8)HSS评分、活动度和屈曲畸形分值均较正常髌骨组(0.80.05)。高位髌骨组(Insall-salvati指数>1.5)和正常髌骨组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小于1.8的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显著高于大于1.8的患者(P<0.05)。结论:术前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和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可作为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参考指标。术前、术后的膝关节高度均会影响术后关节功能,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精确截骨对术后关节功能十分重要。
郑瑜峰郭凯杨宏庆靳雷郑联合丁勇马保安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
sFv及重组人TNF-α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瞬时表达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构建pEGFP sFv rhTNF α表达载体 ,观察其在成骨肉瘤细胞 990 1中的瞬时表达。方法 :应用PCR方法对各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并经测序载体pGEM T Easy测序后 ,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的多克隆位点将二者融合为融合基因sFv rhTNF α ,并将其亚克隆至pEGFP N3 的EcoRI和BamHI位点间 ,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EGFP sFv rhTNF α ,并在该载体转染人成骨肉瘤细胞 990 1后观察融合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酶切鉴定证实sFv rhTNF α融合基因片段已克隆到pEGFP N3 的EcoRI和BamHI位点间 ,并在转染人成骨肉瘤细胞 990 1中观察到sFv rhTNF α融合基因及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 :pEGFP sFv rhTNF α表达载体便于观察转染细胞中sFv rhTNF α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及蛋白定位 ,为单链抗体基因联合细胞因子基因疗法提供有利条件。
张建华马保安张惠中
关键词:单链抗体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融合基因免疫治疗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