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沛雯

作品数:147 被引量:430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2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6篇葡萄
  • 37篇苦豆子
  • 25篇内生真菌
  • 20篇枸杞
  • 18篇病菌
  • 16篇卷叶
  • 15篇霉病
  • 13篇植原体
  • 13篇霜霉病
  • 12篇内生放线菌
  • 12篇酿酒
  • 12篇葡萄霜霉病
  • 12篇放线菌
  • 11篇酿酒葡萄
  • 11篇小麦
  • 11篇酒葡萄
  • 11篇卷叶病
  • 10篇小麦蓝矮病
  • 10篇蓝矮病
  • 9篇小麦蓝矮病植...

机构

  • 124篇宁夏大学
  • 19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宁夏农学院
  • 4篇山东大学
  • 3篇科技厅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淮安出入境检...
  • 2篇宁夏农垦玉泉...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宁夏立兰酒庄...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宁夏西鸽酒庄...
  • 1篇技术公司

作者

  • 147篇顾沛雯
  • 16篇吴云锋
  • 15篇高媛
  • 12篇安凤秋
  • 11篇周星辰
  • 10篇胡美娟
  • 10篇徐全智
  • 9篇张军翔
  • 8篇郝丽
  • 8篇贾倩
  • 7篇吕苗苗
  • 6篇杨英
  • 5篇徐润
  • 5篇罗朝鹏
  • 5篇马海龙
  • 4篇张涛
  • 3篇陈亚萍
  • 3篇王海妮
  • 3篇李玲
  • 3篇关晓庆

传媒

  • 14篇北方园艺
  • 10篇中外葡萄与葡...
  • 10篇农业科学研究
  • 7篇宁夏农学院学...
  • 6篇西北农业学报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植物保护
  • 3篇宁夏大学学报...
  • 3篇中国果树
  • 3篇园艺学报
  • 3篇中国植保导刊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绿色生态可持...

年份

  • 12篇2023
  • 9篇2022
  • 10篇2021
  • 15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体条沙叶蝉传播小麦蓝矮病植原体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wheat blue dwaH,WBD)属于翠菊黄化组三叶草绿变亚组植原体(16Sr I—C),由介体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 L)专化性传播。通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在接种小麦、长春花和带毒条沙叶蝉体内有大量植原体,而在健康植物组织、无毒条沙叶蝉和带毒条沙叶蝉所产卵中未见植原体的存在。通过介体传毒试验和PCR检测发现,条沙叶蝉最适获毒期为7d,植原体在虫体内的潜育期为15~17d,接毒期为2~3d。条沙叶蝉一旦获毒可终生持毒和传毒。不同虫态的条沙叶蝉带毒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寄生植物的种类影响其带毒率。
顾沛雯吴云锋武科科郝兴安
关键词:小麦蓝矮病植原体条沙叶蝉传毒分子检测
巢式PCR(Nested-PCR)在植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直接PCR(Direct-PCR)和巢式PCR(Nested-PCR)技术,利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对泡栩丛枝和小麦蓝矮两种植原体病害不同发病时期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夏季采集的泡桐丛枝的叶片和枝干、及接种2周显症小走均可扩增出1.4kb和L 2kb的特异条带,而冬季采集的泡桐丛枝中未扩增出特异条带;接种1周的小麦通过直接PCR扩增未见特异条带,但对其进行巢式PCR扩增便可获得1.2kb的特异条带。说明巢式PCR在植原体病害的检测中是一种灵敏、准确、快速的方法。
安凤秋吴云锋顾沛雯
关键词:植原体
宁夏干旱荒漠区苦豆子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
采用3种消毒时间对健康苦豆子种子内及植株体内的内生放线菌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消毒3 min来消除非内生菌的影响效果较好;同一植株分离内生放线菌的数量,种子最多,其次茎部和根,叶部较少。合并形态相同的分离物,从苦豆子种子、...
郝丽马海龙徐润顾沛雯
关键词:苦豆子内生放线菌干旱荒漠区
‘赤霞珠’葡萄霜霉病菌卵孢子形成和生活力的研究
2021年
在人工模拟条件下对‘赤霞珠’葡萄霜霉菌卵孢子形成和生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温度、湿度、接触物、叶片成熟度是‘赤霞珠’葡萄霜霉病菌卵孢子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以温度为10℃、饱和湿度(100%)和与土壤接触的中部叶片产生量最多,为7个/cm^(2)。利用噻唑兰染色法对酿酒葡萄霜霉病菌卵孢子生活力(萌动率、休眠率和死亡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温度、湿度、pH、过氧化物及土壤浸渍液对卵孢子的萌动有显著影响,其中以36℃高温、饱和湿度(100%)、0.9%H_(2)O_(2)和土壤浸渍液(体积比1∶4)处理9 d的卵孢子萌动率最高,﹣20℃的低温和60%以下的低湿条件处理卵孢子萌动率最低。试验对葡萄霜霉病菌卵孢子生理生化特性有了初步了解,为后续开展卵孢子萌发试验及葡萄霜霉病初侵染研究奠定基础。
张涛顾沛雯杜娟陈思杰李金贾宝森
关键词:赤霞珠霜霉病菌卵孢子影响因素生活力
宁夏葡萄苗圃根结线虫病发病症状、为害程度及种类被引量:3
2020年
为有效防治葡萄苗圃根结线虫病,采用拔根百分法和直接解剖法调查宁夏永宁县玉泉营镇葡萄苗圃葡萄苗木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症状、为害程度,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5个葡萄品种的病害症状之间有一定差异。除抗砧3号外,其余14个葡萄品种均受根结线虫侵染,且不同葡萄品种受根结线虫为害的严重度差异明显,其中西拉、红芭拉蒂、爱神玫瑰、阳光玫瑰、马瑟兰、贝达和黑比诺上根结线虫病较严重,病情指数介于51.67~78.33之间,大青的病情指数最低,为21.67。不同葡萄品种的每根段雌成虫数量之间、每根段根结数量之间差异明显,其中葡萄品种贝达的每根段雌成虫数量和每根段根结数量最多,分别为12.47条和4.27个,葡萄品种黑比诺的每根段雌成虫数量和每根段根结数量较少,分别为3.60条和1.73个;每根段雌成虫数量随着每根段根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据根结线虫2龄幼虫、雌成虫和会阴花纹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为害葡萄苗圃的根结线虫主要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除抗砧3号外,其它14个葡萄品种均不同程度的感染了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且所有葡萄品种感染南方根结线虫的比例均较高。
李嘉泓徐国前任苗苗杜娟顾沛雯何金柱
关键词:根结线虫症状为害程度
宁夏玉泉营地区葡萄卷叶病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及检测被引量:6
2001年
对宁夏玉泉营地区葡萄圃内的 50多个品种和砧木的卷叶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在美洲种群、东亚种群中没有发现卷叶病症状 ;欧亚种群的品种卷叶病症状比例最高 ,且程度严重 ;具有欧亚血统的欧美杂种、欧山山葡萄杂种均有表现卷叶病的品种 ,但发病率、严重度低于欧亚种。欧亚种中 ,以鲜食品种为主的东方品种比以酿酒品种为主的西欧和黑海品种卷叶病发病率低。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酿酒品种带毒率有差异。
顾沛雯洪波马永明冯娟鄢宝仓
关键词:葡萄卷叶病发病率调查病毒检测
苦豆子愈伤组织培养的研究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开展苦豆子愈伤组织培养试验,得到生长状态良好且褐化率低的愈伤组织,以期为建立大规模细胞培养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为生产苦豆子生物碱提供优质原料和必要的技术依据。
高媛顾沛雯
关键词:苦豆子愈伤组织
文献传递
宁夏银川地区酿酒葡萄采收期的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提前确定采收期在葡萄酒酿造中非常重要 ,采收期主要和气候有关 ,在研究收集了宁夏银川地区 6年的气象和葡萄成熟度资料 ,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建立了回归方程 。
张军翔顾沛雯马永明
关键词:酿酒葡萄采收期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实致腐病菌鉴定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葡萄病果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致病性检测等方法获得了4株引起致腐性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Rhizopus stolonifer、Penicillium expansum、Botrygis cinerea Pers和Colletotnchum gloeosprioides;并对其室内抑菌高活性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BM-木霉对4株致腐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最高抑菌率为79.78%,EC50值为1.38,YWZKDS4对4株致腐菌株的抑菌宽度均≥9.86mm,BM-木霉和YWZKDS4均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田间药效试验表明,BM-木霉、YWZKDS4和阳性对照药剂戊唑醇的防效分别为55.80%、61.27%和68.76%,并与其它药剂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贾倩顾沛雯祁鹤兴岳艳丽何尚翠张军翔
关键词:葡萄果实生防菌株防效
3种沙生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株筛选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3种消毒时间对沙冬青、老瓜头、甘草3种沙生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消毒3min来消除非内生菌的影响,效果较好;同一植株分离出内生真菌的数量,以根部最多,其次是茎部,叶部最少.合并形态相同的分离物,分离出的124株内生真菌除24株无孢菌属外,经初步鉴定分属于13个属,卵形孢霉属(Oospora)和串珠霉属(Monilia)各占18.63%;交链孢霉(Alternaria)占12.96%;间毛孢霉属(Septosporium)占10.53%;镰孢霉属(Fusarium)占9.72%;而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束丝菌属(Ozonium)、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地霉属(Geotrichum)、亚大茎点菌属(Macrophoming)、丝核菌属(Rhizoctonia)分离数均小于5%.以4种植物病原菌为靶标菌,筛选出5株高活性拮抗菌株,抑菌带宽度达14.99mm.
张伟贾倩王丽王泽东王永昊郝丽顾沛雯
关键词:内生真菌拮抗作用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