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颜颜

作品数:39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地震
  • 7篇震情
  • 7篇震情述评
  • 5篇地震活动
  • 5篇震源
  • 5篇M
  • 4篇地球物理
  • 3篇地震活动异常
  • 3篇地震序列
  • 3篇震源机制
  • 3篇发震
  • 3篇波场
  • 3篇波场模拟
  • 3篇场模拟
  • 2篇地震波
  • 2篇地震定位
  • 2篇断裂带
  • 2篇多尺度
  • 2篇多尺度方法
  • 2篇孕震

机构

  • 28篇中国地震台网...
  • 7篇吉林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39篇韩颜颜
  • 15篇臧阳
  • 12篇杨文
  • 11篇张小涛
  • 11篇孟令媛
  • 7篇宋金
  • 7篇史海霞
  • 6篇周龙泉
  • 6篇姚琪
  • 5篇刘财
  • 5篇薛艳
  • 5篇郭智奇
  • 4篇冯晅
  • 4篇李智超
  • 3篇张忠杰
  • 2篇刘有山
  • 2篇徐涛
  • 2篇徐涛
  • 2篇文成哲
  • 2篇王芃

传媒

  • 10篇中国地震
  • 4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2016中国...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吉林省地球物...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控力源激发EDA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正演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研究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波动方程的正演模拟现状的基础上,对波动理论进行了总结,并采用FCT有限差分法对EDA介质中的波动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EDA介质中横波分裂的波场快照,并对波场特性进行了分析。
王凯冯晅郭智奇兰慧田韩颜颜迟唤昭刘宇巍高凤霞
关键词:EDA介质横波分裂
2020年3月23日新疆拜城5.0级和7月13日霍城5.0级地震总结被引量:3
2021年
2020年3月23日和7月13日,新疆天山中部地区分别发生拜城5.0级和霍城5.0级地震,其中拜城5.0级地震发生在南天山地震带中段,霍城5.0级地震发生在北天山地震带西段。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结果表明:①拜城5.0级地震:震前主要存在5级地震成组和尼勒克钻孔应变中短期异常;②霍城5.0级地震:震前中短期异常比较丰富,存在3级以上地震带状分布、地震发生率指数、D值、调制比、b值异常,而地球物观测则以形变异常为主,主要出现在震中附近区域。综合分析认为:①拜城5.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较少,地球物理观测以趋势异常为主,短期指示意义不明确;②霍城5.0级地震前具有中短期预测意义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异常较为丰富,为后续中强地震的发生提供了判定依据。
苑争一宋治平姜祥华马亚伟姚琪解孟雨于晨韩颜颜
关键词:地震活动异常
微震记录的空间自相关法误差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定量研究了当面波能量分布不遵循各向均匀的假设时,运用空间自相关法(SPAC法)出现的误差.通过分析合成微震记录,研究了方位局限的入射、站台的数量对空间自相关系数的影响,明确了一些圆形排列的SPAC系数偏差空间构造.它可分为两个部分:低频域的零偏差部分和高频域的偏差部分.在高频偏差域,存在排列特色的周期特性.其角度周期是排列圆周上相邻站点之间夹角的一半.研究中要强调的是对于每种圆形排列存在一些特殊的入射方向的现象(如,对三角形排列,那些方向角度为15°,45°,75°,…).当瑞利波沿着这些角度之一传播时,在SPAC谱中,有效的无偏差频率范围扩展到先前研究结果的两倍.这个现象为提高野外SPAC法勘探精度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
文成哲刘财鹿琪郑松洙韩颜颜
关键词:微震频散曲线
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地震危险性概率预测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由于地震孕育过程的复杂性和观测技术的局限性,不同地震观测资料表现出异常变化与后续较大地震的对应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预测意见进行概率表达是一种科学恰当的做法。本文基于泊松分布的危险区背景地震概率预测和单项预测方法(包括测震、流体、形变、电磁等学科)的历史预测效能,采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得到单项预测方法的短期或年度地震危险概率预测结果,进而采用综合概率方法,给出基于多种单项预测方法的短期或年度地震危险概率预测结果。短期概率预测初步结果表明,2018年2~9月,中国大陆72%的5级以上地震都位于相对高概率预测区域。
邓世广周龙泉马亚伟臧阳王月韩颜颜
关键词:贝叶斯定理泊松分布
2020年震情述评被引量:4
2021年
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2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地震为7月22日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7.8级地震(图1)。2020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频次较少、强度较低,全球已持续2年未发生8级以上地震。自2018年以来,中国大陆及周边已连续3年未发生7级以上地震。
解孟雨韩颜颜臧阳马亚伟邓世广王月宋金张小涛姜祥华史海霞杨文
关键词:震情
缅甸弧强震对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的应力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收集并分析了1969-2018年缅甸弧地区共170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发现浅源地震主要分布在缅甸弧西侧和实皆断裂,且震源机制解以走滑为主;逆冲型地震主要位于缅甸弧中部,且以中源地震为主;正断型地震主要分布在缅甸弧南侧。基于缅甸弧至川滇地区粘弹性介质模型,以川滇地区51条主要断裂、129个断层段、2112个断层离散点作为接收断层模型,分别计算了缅甸弧单次地震模型和1969-2018年所有MW≥6.0地震在川滇地区产生的静态和累积库仑应力。结果表明:缅甸弧中源地震对川滇地区库仑应力影响较小,一般情况下可忽略不计;浅源地震在川滇地区产生的库仑应力大小明显高于中源地震;1969-2018年缅甸弧所有MW≥6.0地震对川滇地区的最大累积库仑应力小于0.1 bar,应力加载作用最强的区域集中在小滇西-滇西北附近地区。
臧阳韩颜颜孟令媛
关键词:发震机制
2021年6月10日云南双柏M_(S)5.1和6月12日云南盈江M_(S)5.0地震总结
2022年
2021年6月10日和6月12日,云南地区先后发生双柏M_(S)5.1和盈江M_(S)5.0地震,距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发生不足1个月,文中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其中:地震活动方面:震前存在中等调制地震集中、地震条带等中短期异常;地球物理观测方面:2次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存在形变、电磁和流体等多项异常,其中双柏M_(S)5.1地震以形变学科趋势异常为主,盈江M_(S)5.0地震以流体异常为主。对2次地震序列跟踪分析,发现双柏M_(S)5.1地震余震较为丰富,震后半年内共记录M_(L)3.0以上地震7次,最大震级为M_(L)4.8,计算得到地震序列活动参数为:h值=1.23,b值=0.85;盈江M_(S)5.0地震发生后半年内仅记录M_(L)3.0以上余震4次,最大余震为M_(L)3.3地震,计算得到地震序列活动参数为:h值=2.45、b值=1.04。综合分析认为,2021年6月云南地区2次5级以上地震与漾濞M_(S)6.4地震形成5、6级地震连发态势,区域地震活动水平较强,多项具有中短期意义的地球物理观测异常仍在持续。
于晨周志华解孟雨张小涛韩颜颜苑争一黎明晓姚丽田雷
2018年震情述评被引量:3
2019年
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8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次,分别为1月23日阿拉斯加湾8.0级地震和8月19日斐济群岛地区8.1级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570km)。2018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图1)。2018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王月薛艳张小涛邓世广马亚伟姜祥华杨文韩颜颜解孟雨宋金史海霞周龙泉
关键词:震情
各向异性衰减与AVO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前,对介质衰减各向异性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均匀介质中,而衰减各向异性对反射地震数据的影响则较少考虑。针对粘弹各向异性盖层/储层反射模型,应用粘弹各向异性分界面反射、透射理论,研究了盖层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δ、ε变化时模型分界面P-P波、P-S波的AVO响应,分析了盖层中相速度各向异性、品质因子以及衰减各向异性;并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分析了盖层的衰减各向异性对AVO分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粘弹各向异性介质中不仅存在相速度各向异性,还存在衰减各向异性;并且后者的各向异性程度要大于前者,S波的衰减各向异性程度要大于P波。仅考虑界面反射时,随着各向异性参数δ的变化,P-P波反射的临界角位置变化,临界角前后反射系数也发生变化;随着各向异性参数ε的变化,P-P波反射的临界角位置以及临界角前的反射系数几乎不发生变化。盖层的衰减各向异性随各向异性参数δ、ε变化明显,会给AVO分析带来假相,在AVO分析前必须加以校正。
郭智奇刘财冯晅韩颜颜王晓欢
关键词:粘弹性各向异性AVO分析
基于非均匀化多尺度方法的自组织介质波前愈合效应波场模拟
随机介质表征的地球介质自组织性,体现了地球内部复杂介质的统计性特征,对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动力学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波前愈合效应是自组织介质散射效应的体现,会导致高频近似射线理论的计算走时和真实波场到时有一定的差异.为了研究...
韩颜颜张忠杰梁锴刘有山徐涛滕吉文
关键词:波场模拟射线理论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