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强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植物
  • 3篇群落
  • 2篇群落学
  • 2篇群落学特征
  • 2篇物种
  • 2篇物种保护
  • 2篇分布区
  • 2篇濒危
  • 2篇濒危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园
  • 1篇植物增补
  • 1篇生态生物学
  • 1篇生态生物学特...
  • 1篇数据库
  • 1篇数据库管理
  • 1篇数据库管理系...
  • 1篇特有植物
  • 1篇种子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韦强
  • 2篇周仁章
  • 2篇曾庆文
  • 1篇任海
  • 1篇彭少麟
  • 1篇简曙光
  • 1篇刘念
  • 1篇李世晋
  • 1篇李泽贤
  • 1篇赖志敏
  • 1篇张奠湘
  • 1篇曹洪麟
  • 1篇邢福武
  • 1篇蔡锡安
  • 1篇严岳鸿
  • 1篇吴七根
  • 1篇张倩媚
  • 1篇陈炳辉
  • 1篇陈红锋

传媒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华南植物园种子标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建
在对华南植物园种子标本及其记录整理分析基础上,利用有关资料和技术,建立了本系统。本文介绍了建立华南植物园种子标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背景、原则、方法及其功能。本系统由数据库及图件库组成。
赖志敏韦强宋政平
关键词:华南植物园数据库管理系统
文献传递
报春苣苔的生态生物学特征被引量:24
2003年
报春苣苔是苦苣苔科多年生喜 Ca草本植物 ,因分布区极窄而被列为第一批国家 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基于其生态生物学特征探讨报春苣苔的濒危机制及解濒措施。报春苣苔生于海拔约 3 0 0 m的石灰岩山洞口附近的植物群落中 ,群落主要由一些喜 Ca及耐阴湿植物组成 ,其伴生植物为苔藓。从洞口向里 ,植物种类越来越少 ,报春苣苔的数量却越来越多 ,植株个体越来越小 ,开花的比例也越来越少。洞口的报春苣苔种群呈均匀分布 ,深处则呈集聚分布 ,洞穴的壁顶的报春苣苔群落为单一种且呈集聚分布。报春苣苔需要偏碱性的硬质水才能生长。其生存土壤太薄且营养贫乏 ,p H值为 7.5 ,有机质、全 N、全 P和全 K含量分别为 1 .8%、0 .87%、0 .1 6 %和 0 .71 % ,因而植物的生长极为缓慢 ,一般一株的年生长量为 3 0 g左右。报春苣苔分布点 CO2 平均浓度为 0 .0 9% ,高于洞外约 2倍。其相对湿度终年保持在 97%左右。报春苣苔仅生于相对弱的光环境下 ,且只在散射光线能到达的地方出现 ,大约只忍受正常光强的 1 /4以下。作为洞穴植物 ,其生态分布的限制因子是光源和特殊的大气环境。生境的特殊性导致其分布狭窄 ,3
任海彭少麟张奠湘简曙光韦强张倩媚刘念李世晋陈文杉庄益智
关键词:报春苣苔生态生物学特征濒危植物植物群落苦苣苔科
广东特有植物厚叶木莲的现状及其保护
本文根据从化三角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样方调查结果,分析了中国特有植物厚叶木莲(Manglietia pachyphylla Chang)的天然分布特点、分布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群落的区系特点、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策略。厚叶木莲...
曾庆文刘银至韦强周仁章
关键词:分布区群落学特征物种保护
文献传递
广州蕨类植物增补被引量:7
2003年
报道了广州蕨类植物新记录种38种,隶属于18科25属。其中莲座蕨科(Angiopteridaceae)、膜蕨科、裸子蕨科(Gymnogrammaceae)等3科为广州新记录科,莲座蕨属(Angiopteris)、团扇蕨属(Gonocormus)、粉叶蕨属(Pityrogramme)、假蹄盖蕨属(Athyriopsis)、针毛蕨属(Macrothelypteris)、狗脊属(Woodwardia)、黑桫椤属(Gymnosphaera)、沙皮蕨属(Hemigramma)、线蕨属(Colysis)等9属为新记录属。
严岳鸿邢福武陈红锋韦强陈炳辉
关键词:蕨类植物
濒危植物厚叶木莲的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被引量:25
1999年
根据从化三角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样方调查结果,分析了中国特有植物厚叶木莲(ManglietiapachyphyllaChang)的天然分布特点,分布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群落的区系特点,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策略.厚叶木莲仅零散分布于广东从化三角山、龙门南昆山和新丰小沙罗等地海拔650-1000m的常绿阔叶林中,分布区非常狭窄.在1200m^2的样地里有维管植物132种,隶属于57科89属。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5.45,均匀度为84.39%,类似于其他类群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较低于海南的热带雨林类群.本群落植物区系的分布类型是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两大类为主,热带-亚热带区系植物成分在本群落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其区系特点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该群落命名为赤楠、假轮叶虎皮楠、厚叶木莲群落,可分为乔木层(2亚层)、灌木层及草本层等层次.本群落以中、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缺乏大高位芽、地面芽和一年生植物,叶型以中型叶为主.种群分布格局分析表明,大部分优势种呈集群分布,其中厚叶木莲呈集群分布。种群的立木结构分析表明,厚叶木莲种群已处于衰退模式,有即将在群落中消失的可能,属于濒危物种,应加以保护,对厚叶木莲及其群落的保护应立足于就地保护.
曾庆文周仁章刘银至韦强曹洪麟蔡锡安吴七根李泽贤
关键词:分布区群落学特征物种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