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教务处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教育
  • 5篇高校
  • 4篇高等教育
  • 3篇学分
  • 3篇学分制
  • 3篇院校
  • 2篇地方院校
  • 2篇学士
  • 2篇学士学位
  • 2篇学士学位授予
  • 2篇学位
  • 2篇学位授予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教师
  • 1篇德育
  • 1篇地方综合院校

机构

  • 12篇延安大学

作者

  • 12篇雷伟
  • 2篇冯晓江
  • 2篇王均
  • 1篇郝坤安

传媒

  • 4篇文教资料
  • 3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教育探索
  • 1篇成人教育
  • 1篇延安教育学院...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职业时空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1999
  • 1篇199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议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被引量:2
2009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高校教师自身修养,全面塑造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等,以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雷伟冯晓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人格魅力
地方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2006年
学分制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快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本文探讨了地方院校在实行学分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方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措施。
雷伟
关键词:高等教育地方院校学分制
地方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006年
学分制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快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地方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对地方院校推行学分制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雷伟
关键词:高等教育地方院校学分制
学分制条件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被引量:1
2006年
学分制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学分制与传统学年制在教学、管理等诸方面出现的新特点,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针对学分制的特点,对提高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做了认真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雷伟
关键词:学分制学年制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教育观的现实选择与实现途径被引量:3
2006年
高等教育已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克服传统的无视“人”的教育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已成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
雷伟
关键词:高等教育以人为本教育观教师
宋代民间办学的创举——书院制度被引量:8
1998年
本文着重论述宋代书院的民间性。通过对书院的起源、发展、组织、学规、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分析,揭示蕴涵其中的学术精神,对比与官学的相异之趣。
王均雷伟
关键词:宋代书院制度
扩招后高校学士学位授予质量问题的探析
2006年
扩招后影响学校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生源质量相对下降.高校扩招后,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与扩招前的生源质量相比,有所降低.尤其一些教育较落后地区的学生较前几年的生源质量差距较大.
雷伟
关键词:学位授予质量高校扩招学士生源质量
地方综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被引量:3
2010年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应该从明确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教育专业课程、调整学科专业课程、重视实践课程等方面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实现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冯晓江雷伟
关键词:地方综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师专业化
试析抗战时期日军未对陕甘宁边区大举进攻之原因
1999年
作为抗日战争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八年抗战中未受到日军的大举进攻和严重威胁,不能不说是战争史中的一个谜。
王均雷伟
关键词:中共日军国民党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高校师生关系也面临新的挑战。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问题是:师生交往减少,师生关系淡漠;师生交往落差加大,学生失落感增强;课堂单向灌输多,师生平等沟通少;师生互信程度降低,师生关系面临危机。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学校外部环境、教师、学生、学校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雷伟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