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桂芹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视网膜
  • 4篇内障
  • 4篇网膜
  • 4篇白内障
  • 2篇视神经
  • 2篇视网膜脱离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线粒体
  • 2篇基因
  • 2篇LEBER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玻璃体
  • 1篇弹力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机构

  • 11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作者

  • 13篇隋桂芹
  • 8篇王桂云
  • 3篇左玲
  • 3篇张晓光
  • 2篇刘早霞
  • 1篇李铁军
  • 1篇徐韶琳
  • 1篇李倩
  • 1篇黄大蕊
  • 1篇李松鹤
  • 1篇肖骏
  • 1篇宋丹
  • 1篇吕秀珍
  • 1篇刘红
  • 1篇关健
  • 1篇苏冠方
  • 1篇裴颖
  • 1篇邹贺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乡村医生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基因胞外段1—3区基因转染抑制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脂质体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基因胞外段1-3区(KDRn3)基因转染抑制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效果。方法选1周龄C57Bl/6N小鼠置于氧浓度为75%±2%的氧箱中5d。回到正常环境中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在小鼠离开氧箱的当日,向转染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脂质体pEGFP—N1/KDRn3复合物1μl;脂质体对照组注射等量脂质体;空白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PBS。回到正常环境中后5d,采用视网膜铺片及视网膜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视网膜的表达;采用荧光标记的右旋糖酐血管灌注下视网膜铺片方法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分布并测量无灌注区面积;组织学切片观察比较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有统计意义后进行两两比较的叮检验。结果转染组视网膜铺片见视网膜局部散在点状绿色荧光信号,空白对照组与脂质体对照组未见绿色荧光信号;视网膜冰冻切片见转染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部分细胞胞质内见绿色荧光表达,空白对照组与脂质体对照组视网膜各层未见绿色荧光表达;视网膜铺片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与脂质体对照组在无灌注区边缘均可见新生血管芽及荧光渗漏,转染组见新生血管芽明显减少,生后第17天A、B、C3组新生血管模型小鼠各组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分别为(1.33±0.49)、(2.75±0.70)、(2.12±0.35)mm^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1,P〈0.01)。正常对照组及A、B、C组视网膜表面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分别为0.20±0.51、13.58±2.48、23.05±3.40及21.70±2.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5.25,P〈0.05)。结论pEGFP—N1/KDRn3基因转染可不同程度抑制氧诱导C37B1/6J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
左玲栾永昕裴颖隋桂芹苏冠方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转染视网膜新生血管化小鼠
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1998年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晶状体外伤后、人工晶体术后并发后囊混浊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视力恢复,发病率为7.7%~4.1%。治疗方法以前采用手术切开混浊区而提高视力。我科自1993年10月~1996年12月对56例60只眼患有后发性白内障的门...
王桂云李铁军隋桂芹张晓光
关键词:白内障后发性激光疗法YAG激光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生早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观察统计由同一术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190例(204眼)。记录术眼术前、术中、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发病因素、发生时间、治疗方法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①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204眼中,发生术后早期高眼压43眼,占21.1%。②术前不同疾病:PDR 81眼中,有23眼(28.4%)术后发生高眼压。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73眼中,15眼(20.5%)术后发生高眼压。视网膜血管疾病中玻璃体积血的26眼中,2眼(7.7%)术后发生高眼压。眼外伤的21眼中,3眼(14.3%)术后发生高眼压。术前各疾病组间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发生高眼压的43眼中,发生于术后前3 d的有30眼,第4天~1 w的有9眼,1 w以后的有4眼。④眼内填充平衡盐灌注液的共51眼,3眼(5.9%)术后发生高眼压;填充C3F8气体的共71眼,16眼(22.5%)术后发生高眼压;填充硅油的共82眼,24眼(29.3%)术后发生高眼压。眼内不同填充物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术中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晶状体手术共76眼,18眼(23.7%)术后发生高眼压;术中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巩膜扣带术共7眼,2眼(28.6%)术后发生高眼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发生高眼压的患者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范围,视力较治疗前有改善。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早期高眼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术中避免导致眼压升高的原因,减少眼内填充硅油和气体,术后密切监测术眼情况,早期发现,并根据原因积极治疗可保护视功能。
王桂云关健隋桂芹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高眼压并发症
线粒体突变与Leber's视神经病关系研究
LHON是一种罕见的眼部线粒体疾病,可发生在10-7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27岁,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为3∶1,有明显家族史,其基本病变是视乳头周围微血管病变。直到1988年,Wallace提出了线粒体突变是LHON发...
隋桂芹
关键词:视神经病线粒体基因突变氧化磷酸化
文献传递
中国人mtDNA14484位点突变与Leber's视神经遗传性疾病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 mt DNA1 4 4 84位点突变与中国人 Leber's视神经遗传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从 4例 LHON先证者及其母系亲属 8例和正常对照 8例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 DNA,对从线粒体基因组中获得的 PCR产物进行 Sau3A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 ,并进行单链构象分析。结果 4例 LHON先证者均失去了 Sau3A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 ,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 ,PCR产物的迁移率增加。结论 中国人群中存在 1 4 4 84突变位点的 LHON家系。
隋桂芹左玲刘红王桂云张晓光
关键词:中国人MTDNA线粒体DNA
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术后并发症
1996年
人工晶体植人是白内障术后的一种复明手术.要求手术医生有较高而严谨的技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1 前房积血较常见的是术中结膜或巩膜浅层血管出血进入前房,术后在创口愈合时常常有新生血管产生。
吕秀珍隋桂芹王桂云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前房积血后弹力层脱离
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术式的选择
1996年
1 手术时机1.1 先天性白内障国外学者认为先天性白内障在出生后2个月内进行手术,视功能恢复最佳.半岁时手术,视力很差,并可能产生摆动性眼球震颤.一般认为1岁后手术比较稳妥,视功能恢复良佳,并能避免婴幼儿手术时发生的并发症.但如超过6岁才手术,则常发生难以恢复的弱视.双眼手术间隔的时间不宜过长。
刘早霞隋桂芹张晓光
关键词:白内障外科手术手术时机手术方式
白内障的分类及诊断原则
1996年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病,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目前,尚无严格的白内障分类标准,而任何分类标准也不可能具有绝对意义.临床上,在先天性与后天性白内障的总括下,根据其形态学(部位、范围及混浊形态),病因学(包括晶体混浊发生的原因及时间),并充分考虑已知疾病的过程及毒性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分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徐韶琳隋桂芹刘早霞
关键词:白内障
视网膜脱离术中发现巩膜自溶分析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术中发现巩膜自溶相关因素及其处理原则。方法在2006年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手术中发现3例3只眼位于上直肌与上斜肌之间的巩膜自溶变薄,该位置相当于视网膜裂孔的位置。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3~58岁。在视网膜脱...
王桂云李松鹤隋桂芹李旭左玲
文献传递
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皮质性白内障三例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玻璃体切割术(PPV)已经成为治疗眼底疾病的主要方法.晶体混浊是PPV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往的研究认为,晶状体核硬化(NS)和后囊下混浊与PPV有关,而前囊下与皮质型晶状体混浊与玻璃体切割术无明显关系.本文报道了本科室发生的三例PPV术后早期皮质性白内障,结合其发病特点,分析PPV术后晶状体皮质混浊的原因,以期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李倩王桂云隋桂芹
关键词:皮质性白内障术后早期晶体混浊晶状体核晶状体混浊眼底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