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志甫

作品数:143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会议论文
  • 5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创面
  • 23篇面部
  • 21篇手术
  • 20篇皮瓣
  • 14篇吸脂
  • 13篇缺损
  • 12篇烧伤
  • 12篇基因
  • 11篇愈合
  • 11篇脂肪抽吸
  • 11篇皮肤
  • 11篇切口
  • 11篇抽吸
  • 9篇隆乳
  • 9篇创面修复
  • 8篇自体
  • 7篇原癌基因
  • 7篇基因表达
  • 6篇颜面
  • 6篇颜面部

机构

  • 137篇北京军区总医...
  • 7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石油中心...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石家庄钢铁有...
  • 1篇药物研究所有...

作者

  • 141篇隋志甫
  • 104篇谷廷敏
  • 99篇赵志力
  • 92篇杨蓉娅
  • 71篇常冬青
  • 54篇李蠡
  • 47篇石成方
  • 15篇刘静杰
  • 14篇王驰
  • 10篇朱敬民
  • 9篇李广元
  • 9篇郝天智
  • 6篇王聪敏
  • 6篇刘飙
  • 6篇刘畅
  • 5篇郝震锋
  • 5篇李文
  • 5篇鲁刚
  • 3篇田欢欢
  • 3篇魏壮

传媒

  • 19篇中国美容医学
  • 10篇第八届全国创...
  • 9篇第18届世界...
  • 5篇感染.炎症....
  • 5篇实用皮肤病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4篇第八届全国创...
  • 3篇第三届全国激...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东北地区第二...
  • 2篇第七届中国医...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1篇2016
  • 7篇2014
  • 10篇2013
  • 13篇2012
  • 36篇2011
  • 31篇2010
  • 26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外基质对表皮干细胞缝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对表皮干细胞间通讯的调节机制,为理解皮肤创伤愈合的信号传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表皮干细胞(n=8),流式细胞仪检测抗原表达。细胞模型是2×106表皮干细胞接种在胶原包被的培养皿表面,实验组为表皮干细胞+Ⅳ型胶原基质组(n=8),对照组为表皮干细胞+I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基质组(n=8),和表皮干细胞培养于无胶原包被的60mm平皿组(n=8)。Epilife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天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培养表皮干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表达、单细胞显微注射荧光示踪剂检测在培养表皮干细胞之间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结果: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抗C-Kit、CK14、CK19、β1-整合素、P63染色阳性,流式细胞学检查示C-Kit、CK14、CK19、β1-整合素、P63阳性率分别是(91.50±4.72)%、(88.54±6.28)%、(90.38±7.10%、(89.54±5.61)%和(87.38±4.64)%。培养7天后,在Ⅳ型胶原组,(90±4.11)%的细胞表达表皮干细胞表型;在无胶原基质组,细胞生长数量少,(50±6.20)%的细胞表达表皮干细胞表型;在I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基质组,只有少于(10±3.54)%的细胞表达表皮干细胞表型,(90±4.83)%的细胞表达表皮细胞表型;此外,保持特异性标志的表皮干细胞Connexin表达图不同于有表皮细胞特征的细胞。因为皮肤的创伤愈合过程伴随着细胞外基质和生长因子的改变,随之是广泛的表皮干细胞的细胞分裂,分化,和迁移,而相似的改变对于体内皮肤创伤的修复过程极为重要。结论:细胞外基质通过Connexin调节表皮干细胞间通讯,不同Connexin表达模式允许第二信使分子和细胞代谢产物的不同通透性,因此协调细胞和组织功能。
赵志力杨蓉娅张华谷廷敏王驰隋志甫常冬青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表皮干细胞信号传递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注射隆乳并发症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隋志甫谷廷敏赵志力杨蓉娅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诊治分析注射隆乳并发症
Botox与Mesotherapy联合应用重塑下面部轮廓
目的 回顾分析Botox联合Mesotherapy应用修改下面部轮廓病例的疗效,探讨其注射方法及适应证的选择.方法 对21例下面部轮廓宽大要求瘦脸者,采用Botox咬肌注射联合Mesotherapy溶脂塑形治疗,观察其效...
隋志甫谷廷敏赵志力李蠡石成方杨蓉娅
颜面部年轻化手术体会被引量:6
2007年
谷廷敏隋志甫刘静杰赵志力常冬青杨蓉娅
关键词:年轻化手术面部
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myc三种基因表达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为探讨烧伤创面愈合机理,了解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和C-myc基因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们对25例病人烧伤创面的不同部位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和C-myc基因在烧伤创面肉芽中心部(肉芽中心部)、肉芽与愈合皮肤的交界部(创面交界部)、愈合皮肤部位(创面愈合部)和自身正常皮肤对照部位内表达强度和分布的特点。结果同一部位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和C-myc基因在交界部表达最强;烧伤创面中心部位表达次之,烧伤创面愈合部位表达较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在创面中心部位表达较强,在表达交界部次之;在创面愈合部表达较弱;正常皮肤对照部位三种基因表达不明显。结论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和C-myc基因在烧伤创面内有明显的规律性表达,表达与创面愈合密切相关。
谷廷敏谷阳隋志甫刘静杰赵志力
关键词: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C-MYC原癌基因
剪吸刮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临床体会被引量:8
2009年
传统治疗腋臭手术,由于切除了全腋窝部位毛发区域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术后一般需要住院,并遗留索条状瘢痕,影响外观和上臂的活动。因此,产生了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方法。小切口具有创伤轻、康复快、术后瘢痕短小的优点,近年来的报道逐渐增多。
谷廷敏隋志甫赵志力常冬青李广元杨蓉娅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手术吸刮术后瘢痕皮下组织
颜面部皮肤提紧年轻化手术的体会
目的:总结临床经验,探讨应用面部除皱方法的适应症及应用特点。 方法:对既往所开展的面部除皱术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比较,探讨手术效果和术后有关恢复情况。 结果:患者经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人均有较好的...
谷廷敏隋志甫刘静杰赵志力常冬青杨蓉娅
关键词:面部除皱术适应症术后恢复
文献传递
显微毛囊单位移植修复眉毛缺损
@@眉毛是面部轮廓的重要组成部分。眉毛的永久性缺损明显影响外表形象。传统的眉毛缺损再造通常采用头皮条游离移植或采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睑缘眉毛缺损。但是,应用此两种方法再造的眉毛均有明显缺憾,组织厚重,与原有眉毛生长方向...
隋志甫谷廷敏赵志力杨蓉娅
关键词:眉毛缺损
文献传递
自体耳软骨移植在假体置入隆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耳软骨移植在硅胶假体或膨体聚四氟乙烯置入隆鼻治疗鼻尖过低、鼻孔显露整形的手术方法,以减少传统手术方法的并发症。方法在假体上的鼻尖部附加取自自体耳甲腔软骨,用6-0尼龙线将两者缝合固定后行隆鼻术。结果假体与耳甲...
赵志力杨蓉娅谷廷敏王驰隋志甫常冬青
关键词:耳软骨鼻整形
文献传递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美容外科应用探讨2
皮肤美容外科临床医师在为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对美学方面有更高要求,特别是对身体暴露部位缺损的修复,尽量做到不留瘢痕,且塑形效果满意,在一些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面部软组织缺损或凹陷畸形,如小面积凹陷性瘢痕、外伤后组织缺损...
赵志力谷廷敏王驰隋志甫李蠡石成方常冬青杨蓉娅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