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朵朵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神经颅底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植入
  • 6篇耳蜗
  • 6篇耳蜗植入
  • 5篇人工耳
  • 5篇人工耳蜗
  • 4篇植入术
  • 4篇人工耳蜗植入
  • 4篇耳蜗植入术
  • 2篇言语
  • 2篇语后聋
  • 2篇植入者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耳鸣
  • 2篇耳外科
  • 2篇耳外科手术
  • 2篇残余听力
  • 2篇测听
  • 1篇血压

机构

  • 10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0篇陶朵朵
  • 8篇陈兵
  • 1篇李华伟
  • 1篇迟放鲁
  • 1篇王正敏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耳蜗植入对成人语后聋患者同侧耳鸣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者手术前后同侧耳鸣变化情况,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对耳鸣的影响。方法对48例在国内5个三甲医院行REZ-1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手术前后耳鸣程度评估,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人工耳蜗植入对耳鸣的干预作用,并对可能影响干预作用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例人工耳蜗植入者中,术前耳鸣16例(33.3%),术后痊愈6例(37.5%),有效1例(6.3%),无效9例(56.3%),总有效率43.8%;术前无耳鸣32例,术后2例出现耳鸣。统计分析发现人工耳蜗植入对耳鸣的干预作用与耳鸣病程呈负相关。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对同侧耳鸣有一定治疗效果,耳鸣病程较短者效果较好,但单纯为治疗耳鸣植人人工耳蜗仍缺乏足够证据。
陶朵朵陈兵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耳鸣
老年血压正常高值耳鸣患者药物疗效分析
2012年
目的通过口服药物对老年血压正常高值伴耳鸣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耳鸣疗效并分析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入选标准筛选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诊断为老年血压正常高值且病程3个月及以上的耳鸣患者120例,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口服1.5g/次,3次/d,12d一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耳鸣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并分析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31例,有效48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8.3%;经统计分析发现:疗效与耳鸣持续时间呈负相关,而年龄、耳鸣严重程度与疗效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药物治疗后老年患者血压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老年血压正常高值伴耳鸣患者有一定疗效,且对降低血压有积极作用。
林乐平陶朵朵
关键词:耳鸣松龄血脉康胶囊
REZ-1型人工耳蜗成人语后聋植入者普通话声调识别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估REZ-1型人工耳蜗成人语后聋植入者的汉语言语识别和普通话声调识别水平,探讨其对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方法和标准》对2009年6至10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的34例接受REZ.1型人工耳蜗成人语后聋植入者术耳进行术前及术后(开机1、2、3、6、12个月)韵母、声母、单音节词和声调识别能力的评估及统计学分析。结果34例患者开机12个月平均韵母、声母、单音节词和声调正确识别率分别为(82±8)%、(70±8)%、(76±10)%和(77±13)%,与术前(0)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开机时间的增加识别率逐步提高。结论REZ-1型人工耳蜗成人语后聋植入者在安静环境下可以获得较好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效果,随着患者使用时间的增加,言语识别和声调识别能力均逐步改善。
陶朵朵陈兵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普通话声调识别语后聋
REZ-1型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
目的多导人工耳蜗是通过控制刺激电流准确传导到耳蜗内的目标电极,模拟生理听觉的部位编码原理,从而产生电听觉使人工耳蜗植入者获益。理论上讲,越是限制电流在蜗内传导的电极阵列(比如bi-polar, tri-polar),越有...
陶朵朵
关键词:言语识别
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术不同频率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听力重建效果,并对不同频率听力重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920例患者,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87名,利用纯音测听对患者手术前后0.25kHz、0.5kHz、1kHz、2kHz、3kHz、4kHz、6kHz频率处的纯音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和气骨导差进行评估,比较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差异,探讨各频率重建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气导听阈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频率明显优于2kHz以上频率;术后气骨导差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且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明显优于2kHz以上;术后骨导听阈总体平均值除4kHz,其余各频率均有显著改善,1kHz重建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频率,未做听骨链重建患者平均骨导听阈只有1kHz频率略有改善;术后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清除病灶同时可有效重建慢性中耳炎患者听觉能力,低中频显著。
陶朵朵陈兵
关键词: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
钛合金听骨I期听骨链重建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钛合金听骨赝复物在鼓室成形术中I期听力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76例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I期听骨链重建术的病例,从中筛选具有完整中长期随访资料者106例(107耳),根据应用钛合金为全部听骨赝复物(tot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TORP)或部分听骨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PORP)将其分为PORP组(86耳)和TORP组(21耳),随访6至30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手术前后0.5、1、2、4kHz纯音气导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的变化及术后听力重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PORP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9.0±12.6)dBHL,术后为(31.3±7.1)dBHL,听力平均提高了17.7dBHL。TORP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8.5±4.8)dBHL,术后为(29.4±4.7)dBHL,听力平均提高了19.1dBHL。PORP组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27.0±7.1)dB,术后为(14.5±4.6)dB,气骨导差闭合12.5dB。TORP组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29.1±7.2)dB,术后为(16.3±4.2)dB,术后气骨导差闭合12.9dB。两组听力重建的成功率分别为83.7%和71.4%。两组在听力提高、气骨导差闭合、听力重建成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体听骨假体排出率为0.9%(1/107)。结论应用钛合金听骨赝复物行鼓室成形术I期听力重建,可有效提高听力,其排异率低。
陈兵陶朵朵
关键词:听小骨假体耳外科手术
REZ-Ⅰ型人工耳蜗植入对成人残余听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评估REZ-Ⅰ型国产人工耳蜗植入对成人残余听力的影响,探讨该人工耳蜗植入的听力学安全性及其损伤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09年9月至2009年11月间16例单侧REZ-Ⅰ型(22通道)人工耳蜗植入者在手术前后的纯音测听、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听觉脑干反应(ABR)的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残余听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纯音测听植入侧术后残余听力保留率为41.67%;术后植人侧250、500、1000、2000及4000 Hz的残余听力较术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500 Hz下降较明显,平均下降15.3 dB HL,P〈0.01;通过与非植入侧对比发现500和1000 Hz的听力损失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植入侧术后ASSR阈值在250和500 Hz处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与非植入侧对比发现500 Hz处ASSR阈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DPOAE及ABR植入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REZ-Ⅰ型人工耳蜗植入会对植入侧残余听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陶朵朵陈兵王正敏迟放鲁李华伟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成人
中耳手术中鼓索神经保护及近期味觉功能变化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通过在中耳乳突术中采用神经保护措施,探索术中对鼓索神经(chorda tympanic nerve,CTN)结构及功能的保护,明确中耳乳突术中CTN的正确处理。方法连续选取鼓室成形术患者84例及人工镫骨植入术患者42例。于术后2 d~2周随访所有患者的主观味觉及相关情况。分析CTN保留情况及味觉改变情况。结果 CTN总体保留率为91.4%(96/105)。在人工镫骨植入术组中,42例患者全部保留,保留率100%;在鼓室成形术组中,保留率85.7%。总体术后味觉改变发生率11.9%,人工镫骨植入术组4.8%,鼓室成形术组15.5%。术后最多见症状为术侧舌麻木53.3%和术侧味觉丧失40%。结论在中耳乳突术中应采取保护措施尽可能保护CTN。
楼志平陶朵朵陈兵
关键词:耳外科手术鼓索神经味觉异常
讲方言成人语后聋患者REZ-Ⅰ型人工耳蜗植入后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REZ-Ⅰ型人工耳蜗植入(CI)成人语后聋患者后听力改善情况,分析其对部分讲方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成人语后聋CI患者按所讲语言分为普通话组(41例)和方言组(7例),分别进行CI术后90d的声场测试和听觉能力测评,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对2组受试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并对疗效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REZ-Ⅰ型CI患者经过术后定期康复训练,在开机后90d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且疗效观察指标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EZ-Ⅰ型国产人工耳蜗对部分讲方言的重度、极重度成人语后聋患者疗效确切,与讲普通话的植入患者疗效相当。
陶朵朵陈兵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方言语后聋言语测听
人工耳蜗植入对耳蜗残余听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现代人工耳蜗植入已成为治疗极重度聋的重要手段,但患者术后效果差异较大。研究表明声电联合刺激模式对不同程度听力损失患者大有益处,这就使人工耳蜗植入后耳蜗残余听力的保留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就人工耳蜗植入对残余听力可能的损害机制,一些保留人工耳蜗术后听力的现有方案及其效果做一综述。
陶朵朵陈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