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雷宁

作品数:67 被引量:310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5篇胚胎
  • 19篇胚胎移植
  • 16篇受精
  • 16篇体外
  • 15篇体外受精
  • 14篇体外受精-胚...
  • 13篇妊娠
  • 10篇激素
  • 9篇着床
  • 9篇子宫
  • 8篇生殖
  • 8篇流产
  • 7篇年龄
  • 7篇细胞
  • 6篇生殖技术
  • 6篇子宫内膜
  • 6篇卵巢
  • 6篇辅助生殖
  • 5篇着床期
  • 5篇围着床期

机构

  • 46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广东省第二人...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江西省妇幼保...

作者

  • 59篇陈雷宁
  • 40篇全松
  • 19篇李红
  • 13篇陈思梅
  • 11篇欧湘红
  • 10篇高瑞花
  • 10篇倪郝
  • 10篇罗琛
  • 7篇谭洪川
  • 7篇裘毓雯
  • 6篇李秋华
  • 6篇余敏
  • 6篇贺玲
  • 5篇邢福祺
  • 5篇张建平
  • 5篇谭雯雅
  • 4篇邱卓琳
  • 4篇钟梅
  • 4篇陈翠华
  • 4篇胡茂兰

传媒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广东医学
  • 5篇中国实用妇科...
  • 4篇实用妇产科杂...
  • 4篇国际生殖健康...
  • 3篇妇产与遗传(...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RT中自然流产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后22例妊娠早期流产患者,根据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检测结果分为异常染色体核型组(n=17)和正常染色体核型组(n=5);并以同期35例继续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T方案中可能影响胚胎染色体的因素。结果新鲜移植周期自然流产率为10.95%(91/831),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77.27%;异常染色体核型组年龄[(34.7±4.1)岁]高于继续妊娠组[(31.6±3.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ART促排方案中多因素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后自然流产者胚胎染色体异常可能与年龄因素相关。
高瑞花陈雷宁倪郝全松
关键词:自然流产辅助生殖技术
优良胚胎移植后早期妊娠不同结局中3DU-PDA参数的比较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HCG日)子宫内膜三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and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3DU-PDA)参数与优良胚胎移植后持续妊娠及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行黄体中期长方案体外受精(IVF)并经优良胚胎移植(ET)后127例宫内妊娠的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维持情况分为A组(ET后持续妊娠≥10周)112例和B组(ET后10周内发生自然流产)15例,分析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和HCG日内膜3DU-PDA的参数。结果A组重组促性腺激素(rFSH)总用量、HCG日血清雌二醇(E2)浓度和着床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膜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日子宫内膜3DU-PDA参数VI、FI、VFI可能有助于预测优良胚胎移植后的种植率和妊娠维持情况。
陈雷宁李红裘毓雯陈翠华罗琛李秋华胡茂兰余敏杨杰邢福祺陈思梅陈士岭陈薪钟梅全松余艳红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自然流产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子及胚胎质量对生化妊娠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卵子、胚胎质量对生化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过程中发生生化妊娠的94例(生化妊娠组)和获得单胚胎种植单胎妊娠分娩的177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卵子和胚胎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生化妊娠组患者年龄≥35岁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获卵数及成熟卵子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获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成熟卵子率生化妊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化妊娠组出现胞浆颗粒化、极体碎裂、卵周隙增大的卵子及出现滑面内质网等异常形态的卵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正常形态卵子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获得的优质胚胎数和移植胚胎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VF-ET中卵子质量下降影响胚胎质量,是生化妊娠发生的重要原因,改善卵子、胚胎质量可能是降低IVF-ET生化妊娠发生率,提高IVF临床妊娠率的有效手段。
林蕾全松陈雷宁李红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生化妊娠卵子质量胚胎质量
基础窦卵泡数与高生育年龄患者IVF/ICSI-ET结局的关系及经济学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40岁以上女性进行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时基础窦卵泡数(bAFC)预测助孕结局的价值及所需的医疗成本。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于本院行IVF/ICSI-ET治疗不孕症的101例高生育年龄女性按bAFC分为3组:A组(bAFC<6个),B组(6个≤bAFC<10个)和C组(bAFC≥10个),回顾性分析各组的助孕结局及治疗成本。结果:A组45例,47个周期;B组35例,41个周期;C组21例,24个周期。3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促性腺激素总量、促性腺激素刺激时间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基础卵泡刺激素较低、促性腺激素启动剂量较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血清E2水平较高,而获卵数、2原核期个数(2PN)、成熟卵子个数、优质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明显增加,周期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明显升高,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首次助孕的各项治疗费用及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FC对高生育年龄女性的助孕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bAFC≥10个具有较好的临床结局,而不同bAFC个数的治疗费用相似。
倪郝陈雷宁李红邱卓琳华芮高瑞花谭洪川贺玲全松
关键词:窦卵泡数卫生经济学
160例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重复周期妊娠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6年1月~2009年4月89例行第2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妊娠患者(A组)和71例行第2个周期均未妊娠的患者(B组),分析2组患者基本情况、临床方案、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等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与B组相比,A组女方年龄较小、不孕年限短、基础卵泡数较多,且前者Gn总量少,但A组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数均高于B组(P<0.05)。A组第2个周期比第1个周期应用较多的GnRHa短效制剂、基因重组HCG、加用HMG、有较高的HCG日血中E2浓度,且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等第2周期均比第1周期高(多)(P<0.05)。结论女性年龄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重复IVF-ET周期中通过采用黄体期长方案及调节Gn的用量、调整GnRHa的制剂、适量加用HMG、应用口服避孕药预处理、更换培养基等措施可能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李秋华全松陈雷宁李红高瑞花倪郝余敏陈思梅罗琛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年龄
利用辅助生殖技术阻断线粒体疾病发生与遗传的可行性探讨
2024年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突变会影响线粒体功能的发挥,进而引发线粒体疾病.线粒体功能的异常不仅影响各组织器官功能的发挥,也是影响个体发育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一些不可再生的细胞和组织,这种影响将是终生的,且没有任何治疗手段可对其进行恢复.近几年,有关mtDNA的基因编辑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对已出生的线粒体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潜在重要意义,但无法阻断线粒体疾病向后代的传递.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在胚胎形成时即对线粒体疾病进行阻断有可能成为最有效、可靠和简单的治疗和阻断线粒体疾病遗传的方法.本文将主要从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局限性等方面,探讨利用辅助生殖技术阻断线粒体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的可行性.
罗世明陈雷宁欧湘红孙青原
关键词:线粒体DNA线粒体疾病辅助生殖技术
160例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分析
李秋华全松陈雷宁李红高瑞花倪郝余敏陈思梅罗琛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年龄
反复着床障碍的免疫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0年
胚胎着床的过程极为复杂,涉及生殖生理、内分泌、免疫等多个方面,反复着床障碍(RIF)的免疫因素涉及免疫细胞(主要是NK细胞和T细胞)、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组织相容性抗原及自身抗体等方面。RIF的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或指南,还需进一步研究建立。
林蕾陈雷宁全松
关键词:着床障碍免疫辅助生殖
精子DNA碎片指数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助孕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助孕患者的精液参数、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ICSI治疗的患者的33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DFI水平将所有周期分为三组,A组:DFI≤15%,77个周期;B组:15%0.05);C组男方年龄显著大于A组和B组(P<0.05);C组精液前向运动精子率(PR)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DFI与男方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PR呈负相关(P<0.05)。三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可利用胚胎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的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男性年龄增长和精子DNA损伤的增加可能存在联系,精子DNA损伤与精子前向运动能力减弱可能存在联系;高DFI可降低ICSI治疗的可利用胚胎率,增加早期流产的风险。
林子斌欧湘红陈雷宁张琴李瑾刘怡潼谭雯雅袁瑞莹李小龙靖涛
围着床期小鼠子宫中巨噬细胞的变化及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小鼠子宫中胚胎着床部位与非着床部位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分布差异,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真孕(n=30)和假孕小鼠(n=30)子宫组织,选择30只妊娠小鼠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30只假孕小鼠模型作为对照组,在围着床期取两组小鼠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组织中M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分布,分析比较子宫组织中胚胎着床部位和非着床部位Mφ、i NOS和LIF的分布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在小鼠子宫组织中,观察到实验组Mφ在D4.5(雌鼠交配后次日晨阴道见栓为D0.5)前主要分布子宫内膜,D4.5后主要分布于子宫外膜,对照组Mφ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实验组i NOS在D4.5前主要分布子宫内膜,D4.5后主要见于子宫肌膜和外膜,对照组i NOS主要位于子宫内膜,且实验组Mφ和i NOS分布呈正相关。此外,实验组LIF显著表达于子宫内膜,对照组几乎不表达,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着床部位Mφ、i NOS和LIF明显高于非着床部位,其中Mφ、LI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着床期小鼠子宫组织中Mφ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及胚胎着床点,并伴有i NOS和LIF的表达,提示Mφ在胚胎着床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高瑞花陈雷宁谭雯雅谭洪川欧湘红李红全松
关键词:围着床期子宫巨噬细胞白血病抑制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