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镜
  • 4篇肠镜
  • 3篇结肠
  • 2篇胆总管
  • 2篇碘-125粒...
  • 2篇电切
  • 2篇电切术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镜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瘤
  • 2篇切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组织间
  • 2篇胃肠
  • 2篇胃肠腺癌
  • 2篇胃镜
  • 2篇息肉
  • 2篇息肉电切术
  • 2篇腺癌

机构

  • 9篇海南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洪梅燕
  • 9篇苏鲁
  • 9篇陈芳
  • 8篇徐艺华
  • 8篇潘洪珍
  • 7篇赖雪珍
  • 4篇王伟
  • 4篇梁武
  • 3篇庞华兰
  • 3篇翁敬飚
  • 2篇陈晓莉
  • 2篇杨维忠
  • 1篇翁敬飙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世界肿瘤杂志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食管粘膜下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术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做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切除,并对切下的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连续切片进行CD34、CD117、Vimentin、Desmin染色方法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术后3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位于粘膜肌层的26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5mm(10~35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min(3~31min);位于固有肌层的1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0mm(12~32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10min(96~145min),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进行第二次ESD手术。免疫组化结果:本组38例CD34为100%阴性,CD117为100%阴性,Vimentin为81.6%阴性;Desmin为100%阳性(++~+++),均确定为平滑肌瘤。结论消化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进行食管粘膜下肿瘤切除术,包括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
苏鲁王伟潘洪珍赖雪珍陈晓莉杨维忠徐艺华庞华兰陈芳洪梅燕
关键词:平滑肌瘤免疫组织化学
十二指肠镜下行胆总管息肉电切术一例
2007年
患者男,39岁。主诉:右上腹痛1个月。阵发性绞痛,向腰背部放射,可自行缓解,伴有畏寒发热,在外院B趟示胆总管结石,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各项体检均未见异常。B超:胆总管扩张达14mm,其内5mm强回声,后伴声影。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外扩张。
苏鲁赖雪珍洪梅燕庞华兰陈芳
关键词:息肉电切术十二指肠镜胆总管下段结石阵发性绞痛胆总管扩张右上腹痛
消化内镜下125^碘粒子植入组织间放疗法治疗胃肠腺癌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经消化内镜活检孔道将^125碘粒子植入到胃、结直肠腺癌组织内进行组织间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6例消化道腺癌病人,其中贲门胃底癌者2例,残胃吻合口癌者2例,直肠癌者l例,降结肠癌者l例。胃癌分期为Ⅱ期者2例,Ⅲ期者2例,结肠癌Dueks分期B2者2例。先在内镜下行肿瘤部分电切术,然后用特制植入器将4~15颗脚^125粒子种植到肿瘤组织内。每颗^125粒子的等效活度为0.9mCi(1Ci=1000mCi,lmCi=3.7×10^7Bq)。种植完毕后拍CT或x线片,检查粒子的部位、颗数,此后定期复查以评价疗效。结果6例病人经内镜活检孔道成功地将^125粒子植入进癌组织间。CT或X线片观察粒子分布良好。贲门胃底癌者1个T1/2后内镜可顺利地通过贲门,治疗有效率为66.7%。病人平均存活11.05个月(5.5--20个月),本组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用特制的植入器经内镜活检孔道能将仍I粒子顺利地植入到消化道腺癌组织间进行放疗。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消化道腺癌的新方法,且未见明显副作用发生。
苏鲁巴格那梁武潘洪珍徐艺华翁敬飚陈芳洪梅燕
关键词:消化内镜胃腺癌胃镜结肠镜
碘-125粒子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探讨附有碘-125粒子的食管自膨式支架对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37例晚期(均为Ⅲ、Ⅳ期)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A组为应用普通自膨式支架治疗,B组应用附有碘-125粒子的自膨式支架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支架置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期。结果 A、B两组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均为100%,吞咽困难记分均从3.3分改善到1分,出血及支架移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5%、11.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碘-125粒子自膨式支架组的生存期为10.5个月,明显长于普通自膨式支架组的4.4个月(P<0.001)。结论碘-125粒子自膨式支架除能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症状,还可对肿瘤进行组织间放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苏鲁梁武潘洪珍徐艺华洪梅燕赖雪珍陈芳
关键词:碘-125晚期食管癌生存期吞咽困难疗效研究
电子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取石术的配合体会
2002年
我科在ERCP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子十二指肠镜胆总管结石取石手术治疗,取石效果好,且并发症少,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洪梅燕苏鲁潘洪珍徐艺华陈芳翁敬飙赖雪珍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术并发症取石手术胆总管结石
钛夹对防止结肠大息肉电切时发生出血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钛夹对结肠大息肉电切时预防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7例(82颗大息肉)结肠大息肉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钛夹组。对照组34人,共39颗息肉,息肉平均直径22cm;钛夹组33人,42颗息肉,息肉平均直径2.5cm。先用钛夹钳夹息内的根部,平均每颗息肉1.4个止血夹,然后行息肉电切术。术后观察两组疗效及出血、穿孔发生率。用染色放大结肠镜观察随访。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息肉完全切除率为100%(39/39),钛夹组为97,6%(41/42,P〉0.05)。对照组病理检查:腺瘤型息肉占92.3%(36/39),其余为增生性息肉。25%的腺瘤性息肉伴轻度非典型增生,2.8%的伴中度非典型增生和2.8%伴有癌变。钛夹组腺瘤性息肉占95.2%,其余为增生性息肉。27.5%的腺瘤性息肉伴有轻度非典型增生,7.5%的伴有中度非典型增生和7.5%的伴有癌变。术后3、6、12个月用染色放大结肠镜观察随访,未见残留癌灶和复发征象。钛夹组出血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P〈005)。钛夹组无穿孔病例,对照组中1例发生小穿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钛夹钳夹结肠大息内后仍可完整地电切该息肉,包括癌变的息肉,并且比普通电切术减少出血发生率。
苏鲁赖雪珍潘洪珍徐艺华洪梅燕陈芳
关键词:结肠大息肉钛夹息肉电切术
一种经消化内镜植入碘-125粒子进入胃肠腺癌的组织间放疗法
2005年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经消化内镜植入低能碘-125粒子进入胃肠癌组织方法的疗效。方法 15例病人,其中贲门癌4例、残胃癌3例及结直肠癌8例。按照UICC胃癌分期的原则,2例Ⅱ期,5例Ⅲa期,Dukes结直肠癌分期为5例B2期、3例A期。首先经内镜下切除胃肠癌的表面部分,然后通过消化内镜活检孔道的植入器将4~15粒/人,碘-125粒子植入到残留的癌组织中。每粒碘.125粒子为0.9mci。术后拍X线片或CT片以便证实粒子的位置及数量。结果 经消化内镜成功地为15名病人植入碘-125粒子到癌组织中。X片或CT片证实粒子的位置恰当。一个半衰期后,内镜可顺利地通过贲门癌的贲门处进入到胃腔内。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率为73.3%。15例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12.2个月(5-23)这些病人未发生出血及穿孔并发症。结论 经过消化内镜可顺利地将碘-125粒子植入到腺癌组织中,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消化道腺癌组织间放疗法。
苏鲁梁武潘洪珍王伟赖雪珍徐艺华洪梅燕陈芳翁敬飚
关键词:胃镜结肠镜碘-125粒子腺癌组织间放疗
内镜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切除术与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年~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
苏鲁王伟潘洪珍赖雪珍陈晓莉杨维忠徐艺华庞华兰陈芳洪梅燕
关键词:平滑肌瘤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内镜下^(125)碘组织间放射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2
2003年
低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已广泛应用[1-3],特别是对前列腺癌能进行有效地控制[4,5].
苏鲁巴格那梁武潘洪珍王伟徐艺华翁敬飚陈芳洪梅燕
关键词:内镜^125碘消化道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