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芳

作品数:60 被引量:329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成矿
  • 17篇地质
  • 13篇锆石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10篇岩体
  • 10篇矿床
  • 8篇找矿
  • 8篇LA-ICP...
  • 7篇铁矿
  • 7篇矿产
  • 7篇成矿地质
  • 6篇地球化学特征
  • 6篇矿产预测
  • 6篇化学特征
  • 6篇北淮阳
  • 6篇测年
  • 5篇地质条件
  • 5篇东段
  • 5篇花岗岩

机构

  • 45篇安徽省地质调...
  • 17篇合肥工业大学
  • 1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安徽省地质矿...
  • 2篇安徽省公益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三明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安徽省勘查技...
  • 1篇安徽省环境科...
  • 1篇安徽城市管理...

作者

  • 60篇陈芳
  • 20篇杜建国
  • 13篇吴礼彬
  • 13篇柳丙全
  • 13篇许卫
  • 10篇汤金来
  • 9篇邱军强
  • 7篇杨道堃
  • 6篇彭智
  • 6篇董婷婷
  • 5篇万秋
  • 5篇徐晓春
  • 4篇王登红
  • 4篇赵先超
  • 3篇余有林
  • 3篇姚孝德
  • 3篇王利民
  • 3篇胡海风
  • 3篇谭德兴
  • 3篇王军

传媒

  • 7篇合肥工业大学...
  • 5篇地质学报
  • 5篇矿床地质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大地构造与成...
  • 3篇安徽地质
  • 2篇岩矿测试
  • 2篇地质通报
  • 2篇华东地质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矿物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科技资讯
  • 1篇地质学刊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第十届全国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8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铁矿矿产预测类型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3
2010年
安徽省地处华北陆块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及扬子陆块北缘等三个Ⅲ级大地构造单元结合部位,构造-岩浆活动频繁,铁矿成矿作用复杂多样,矿产具有多成因、多来源、多期次的特点(常印佛等,1986;1991;唐永成,1998)。铁矿是安徽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已经查明的资源量位于全国的第五位,通过综合研究,该省铁矿找矿潜力较大,是今后进一步工作的重要地区之一。
吴礼彬杜建国许卫陈芳柳丙全陈静静杨道
关键词:矿产预测铁矿床找矿方向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华北陆块南缘
安徽宁国刘村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5
2014年
刘村岩体位于浙江安吉和安徽广德两县交界处的皖南地区,该岩体主要为浅红略带肉红色中细—粗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沿由寒武系地层组成的背斜轴部侵入。刘村二长花岗岩为具高钾、富碱、Mg#小等特征的准铝质-过铝质A型花岗岩。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右倾斜明显、铕谷较深。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见明显的Ti、Sr谷,曲线整体右倾,岩体整体亏损HFSE,富集LILE。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均表明,形成刘村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源于岩石圈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岩体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有磷灰石、角闪石、辉石、榍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通过LA-ICP-MS锆石U-Pb法确定刘村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32.84±0.57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为皖南地区燕山期第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刘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东部构造活化和构造机制由挤压开始向拉张转折的转换阶段。该区金化探异常明显,是寻找金、银、钨(钼)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陈芳王登红杜建国许卫胡海风王克友余有林汤金来
关键词: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测年早白垩世
安徽省铜陵矿集区区域成矿模式被引量:16
2012年
安徽省铜陵矿集区矿床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沉积改造型、斑岩型、风化淋滤型。矽卡岩型是本区主要的矿床类型,根据其成矿特点可进一步分为:层控式、复合式、接触式、裂控式、角砾岩筒式。矿床(体)主要赋存在3个层位(C2h+C2P1c,P2+P3,T1),"三位"结构特征明显。中酸性岩浆岩、层间滑脱构造、有利成矿的碳酸盐地层是本区重要的成矿条件。文章在总结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区域成矿模式,提出了含矿岩浆"螺旋(左旋)式"上升从而形成"多层楼"式矿床的理论,并据此预测位于深部的奥陶系碳酸盐地层成矿的可能性。
姚孝德杜建国许卫陈芳谭德兴
关键词:铜陵矿集区矿床类型成矿模式找矿标志
DWMT系统中的滤波器组实现方法
用ELT快速算法实现了DWMT系统中的综合/分析滤波器组,在滤波器优化过程中,用最大误差最小化准则替代了原ELT算法中的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从而使得设计出的滤波器组能够更好地满足DWMT系统子信道之间的频谱隔离性要求。
陈芳沈兰荪
关键词:多音调制余弦调制滤波器组
铜陵相思河流域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以安徽铜陵相思河流域为例,研究金属矿山开采活动区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在该流域分别采集了采矿废石、土壤、水系沉积物及地表水样品,测试了其中的Cu、Pb、Zn、Cd、Cr、As和Hg的含量,实验并计算了采矿废石产生矿山酸性排水的可能性,采用改进的Fǒrtsner 5步逐级提取法分析了采矿废石中Pb和Cr的赋存形态,进而总结了各类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矿山开采活动区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研究表明,铜陵相思河流域上游凤凰山铜矿的采矿废石较少或不产生矿山酸性排水,而中游新桥硫铁矿的采矿废石会产生矿山酸性排水,缘于前者富含重金属元素的硫化物矿物含量较低而CaO含量较高.采矿废石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较高,且其中还原态含量与之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采矿废石中的重金属元素极易溶解于矿山酸性排水中而迁移至矿山周围环境.相思河流域土壤、水系沉积物和水体中的重金属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上游地区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没有超过相应的国家污染标准和元素背景值,而中游地区重金属元素含量均较高,有明显的重金属污染,反映中游地区新桥硫铁矿的采矿活动对采矿区周边环境有一定的生态危害,矿山企业应重视采矿废石的排放及酸性矿山排水的处置.
陈莉薇徐晓春王军陈芳
关键词:重金属采矿废石赋存形态
北淮阳东段张冲闪长玢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张冲闪长玢岩呈不规则状侵入佛子岭岩群诸佛庵岩组和毛坦厂组中。岩体具较高的SiO_2和Al_2O_3含量,为偏碱性、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重稀土(HREE)和Y,无明显Eu异常,Sr正异常。通过LA-ICP-MS锆石U-Pb法确定张冲闪长玢岩年龄为129±3 Ma,表明该岩体侵位于早白垩世。通过对岩石主、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认为岩浆可能来源于底侵玄武岩,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岩体形成于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期,可能属于北淮阳东段中生代第一旋回侵入岩。
陈芳彭智董婷婷柳丙全邱军强
关键词: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早白垩世北淮阳
钦杭成矿带皖浙赣相邻区成矿地质背景对比被引量:6
2013年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钦杭成矿带安徽部分(皖南地区)、江西部分(赣东北地区)和浙江部分(浙西地区)的矿源层、岩浆岩、地质构造。赣东北地区燕山期与斑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发育的根本原因是幔源岩浆直接参与成矿作用,赣东北地区与斑岩体有关矿床发育的关键原因在于斑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既有拉张,又有挤压,另外赣东北地区深大断裂发育,从而有利于深源岩浆参与成矿作用,且矿源层多,并具多阶段成矿作用。皖南的逍遥岩体是皖南寻找W、Mo、Cu、Ag等矿床的有利地段,休宁天井山金矿成矿前景乐观。
陈芳杜建国许卫汤金来
关键词:燕山期矿源层幔源岩浆构造环境
安徽省主要金属矿成矿规律概要
<正>安徽省地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三个大地构造单元,是古中国大陆重要接合地带,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地壳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前南华纪陆块基底形成阶段;南华纪至三叠纪陆缘盖层发展阶段,侏罗纪以来为陆内盆山演...
陈芳杜建国许卫
文献传递
皖南泾县章渡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
2022年
为探讨章渡岩体的成岩时代、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35 Ma),为皖南地区燕山早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岩石的SiO_(2)含量为65.18%~67.38%,A/CNK为0.93~0.98,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富集Th、U、La与K元素,相对亏损Ba、Nb、Sr、P与Ti元素,微量元素蛛网图与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呈明显的右倾型,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为0.72~0.81)。其ε_(Hf)(t)值为-11.1~-10,Mg^(#)为38.86~43.58,Nb/U值为2.32~3.74,表明章渡花岗闪长岩的源岩主要以古老的下地壳壳源物质为主,并经历了幔源组分的加入和板片俯冲流体的交代作用,岩浆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控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章渡岩体应形成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背景下的陆缘弧构造环境。
李杭伍佳杰陈芳伍俊杰方梅
关键词: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花岗闪长岩
1∶25万宣城幅(安徽部分)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组合特征与地球化学分区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1∶25万宣城幅(安徽部分)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组合特征与地球化学分区,通过对研究区内水系沉积物中16种地球化学元素Ag、As、Au、Cu、Mo、Bi、W、Pb、Zn、B、F、Hg、Sn、Sb、Th和U进行因子主成分分析,亦即R型因子分析。提出了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6种因子组合:因子1组合为Mo、U、Ag、Zn、Sb、Cu;因子2组合为Hg、As、Sb、B;因子3组合为Pb、Sn;因子4组合为W、Bi;因子5组合为Au、Cu;因子6组合为Th、B。并分别绘制出了研究区内6种因子组合的因子得分异常分布图,结合该区域地质特征,对6种因子所代表的元素组合及地球化学分区特征进行了探讨。
汤金来陈富荣丁宁梁红霞陈芳
关键词:地球化学分区R型因子分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