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睿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活性
  • 3篇植物
  • 3篇生物活性
  • 3篇活性研究
  • 2篇豆象
  • 2篇抑菌
  • 2篇抑菌活性
  • 2篇生物活性研究
  • 2篇区系
  • 2篇总黄酮
  • 2篇绿豆象
  • 2篇黄酮
  • 2篇繁缕属
  • 2篇触杀
  • 2篇触杀活性
  • 1篇地理分布
  • 1篇熏蒸
  • 1篇熏蒸活性
  • 1篇乙醇
  • 1篇乙醇提取

机构

  • 9篇丽水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陈睿
  • 8篇陈旭波
  • 3篇骆争荣
  • 2篇郭志平
  • 2篇汪亮亮
  • 1篇杨晖
  • 1篇叶挺梅
  • 1篇张亚芬
  • 1篇王文静
  • 1篇卢佳佳
  • 1篇蔡凡凡

传媒

  • 5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细风轮菜三萜皂苷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优化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细风轮菜活性成分的工艺及挖掘其生物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汽化剂用量、浸润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三萜皂苷类得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参照CLSI标准测定三萜皂苷类提取物对金葡菌等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依据CCK8试剂盒法测定三萜皂苷类提取物对结肠癌细胞(RKO)等5种癌细胞的活性。结果显示,细风轮菜三萜皂苷类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润时间12 min、微波辐射时间60 s、微波功率280 W、汽化剂用量5 mL,此条件下的得率为24.321 mg/g,较传统水浴法提高了12.963%。抑菌结果显示,三萜皂苷类提取物对金葡菌及其耐药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0 mg/mL、5 mg/mL和10 mg/mL。方差分析显示,三萜皂苷类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在不同癌细胞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对A549和HT29的抑制率高于其它癌细胞。高浓度活性成分对HepG2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实验表明,微波辐射预处理对细风轮菜三萜皂苷类的提取具有指导意义,其三萜皂苷类提取物有一定的抑菌及抗肿瘤细胞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项振锋许清遥程宏王小芳汪亮亮陈睿陈旭波
关键词:响应曲面法抑菌活性
石竹科繁缕属与卷耳属的数量分类被引量:1
2014年
形态解剖学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石竹科繁缕属(Stellaria L.)和卷耳属(Cerastium L.)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属下分类等问题,根据欧氏距离,利用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方法,首次对这2个属进行数值分类学研究。数据采集涉及51个形态特征,42种植物(每属各21种)。结果表明,繁缕属与卷耳属有较近的关系,其中达乌里卷耳(C.dahuricum Fisch.ex Spreng.)、无毛卷耳(C.arvense var.glabellum(Turcz.)Fenzl)均和繁缕属植物聚在了一起。对性状的主坐标排序分析显示,是否具退化雄蕊、是否具有花瓣、花瓣长度、蒴果裂齿数为花柱的2倍、花柱的数目、种皮表面是否具疣状突起、种子表面是否具弹坑状凹陷、根的形态等在繁缕属与卷耳属的分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聚类分析支持将细叶卷耳(C.subpilosum Hayata)作为一个独立类群处理。
陈旭波汪亮亮陈睿叶挺梅
关键词:繁缕属聚类分析
4种中草药对绿豆象的生物活性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明中草药提取物对仓储害虫绿豆象的生物活性,为其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点滴、熏蒸等方法测定络石、苣荬菜、土牛膝和马松子等4种中草药正己烷提取物对绿豆象的触杀、熏蒸和趋避等活性。结果表明:马松子的触杀活性最高,达83%;其次是土牛膝和苣荬菜,分别为63%和57%。4种中草药均没有明显的熏蒸活性,苣荬菜和土牛膝的趋避活性分别为III级和II级。中草药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杀虫效果存在差异,络石的触杀效果叶优于藤(56.7%>13.3%),苣荬菜的触杀活性茎优于叶(60%>53.3%),但是,其趋避活性叶优于茎(56.7%>16.7%)。
卢佳佳孙艺钦龙顺悦王文静骆争荣陈睿郭志平陈旭波
关键词:触杀活性熏蒸活性绿豆象植物源农药
浙江报春花属一新种——丽水报春被引量:2
2018年
描述自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发现的报春花科报春花属一新种——丽水报春(Primula lishuiensis D. H. Wu, X. D. Mei et X. B. Chen)。此种与毛茛叶报春(Primula cicutariifolia Pax)相近,区别特征为:此种花序伞形2~3轮,每轮具2~3花;花序梗粗壮,长达8.0 cm;冠檐直径达1.8 cm;雄蕊着生于花冠筒基部。
陈旭波梅旭东陈睿骆争荣林坚吴东浩
关键词:报春花科报春花属
浙江丽水白云山森林公园野生藤本植物区系
2015年
为了解野生藤本植物区系的特点,采用野外调查与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园内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地区野生藤本植物有32科77属183种(含种下分类群)。分别占白云山野生种子植物的21.77%、13.23%、15.63%。属水平上,本区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占优势(28.60%),其次是东亚分布(14.29%),热带亚洲分布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11.70%);种水平上,种的分布类型以中国特有种为最多(59%),其次是东亚分布(16.40%)、热带亚洲分布(15.30%),其余类型为零星分布。按照区系分区标准,将中国特有种分为7个亚型,其中以华东-华中-华南分布最多(57种)。可见,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拥有较多的特有植物。可以为本市的绿化提供材料。
张亚芬杨鲁琼周巧珍陈睿郭志平陈旭波
关键词:区系
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的生物活性测定被引量:3
2017年
为筛选出更具有活性的植物,为进一步开发成为植物源农药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的生物活性。以属于16科26种入侵植物作为材料,利用点滴、驱避方法研究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的触杀和驱避活性。结果表明:26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的触杀活性和驱避活性均存在明显差异。阿拉伯婆婆纳、刺苋、红花酢浆草、钻叶紫菀、白车轴草、一年蓬的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97%、79%、62%、62%、52%。阿拉伯婆婆纳、刺苋、红花酢浆草的乙醇提取物触杀活性与相同处理的毒死蜱无显著性差异(P>0.05)。垂序商陆、一年蓬的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的驱避率分别为43%、57%,驱避等级达到Ⅲ级。说明阿拉伯婆婆纳、刺苋、红花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的触杀活性及垂序商陆和一年蓬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的驱避活性均较强,具有开发成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
陈旭波蔡凡凡陈睿骆争荣
关键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触杀活性绿豆象
华北地区繁缕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区系分析
2013年
据统计,华北地区繁缕属植物共计20种。对其地理分布式样,包括水平分布、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丰富度中心在陕西、河北、北京、山西等地,分布在海拔3800m以下。讨论每个种的地理分布,指出其分布、扩散的特点及界限。另外,概括该地区繁缕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及其特点,证实华北地区为该属植物在全国分布的过渡地带。
陈旭波陈睿杨晖
关键词:繁缕属地理分布区系分析
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花叶滇苦菜总黄酮工艺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探讨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定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参照CLSI标准测定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PA1)、金黄色葡萄球(ATCC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SA1)、大肠杆菌(ATCC25922)等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花叶滇苦菜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为120 s,微波功率为350 W,乙醇浓度为60%,水浴温度70℃,料液比1∶40 g/m L,水浴时间为60 min,此时,黄酮得率为38.328 mg/g。地下部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为90 s,微波辐射功率为490 W,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30 g/m L,水浴温度为80℃,水浴时间为90 min,其黄酮得率为7.232 mg/g。乙酸乙酯萃取物具备一定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的MIC分别为4(地上部分)和8 mg/m L(地下部分)。当浓度低于16 mg/m L时,对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抑制作用。微波辐射预处理对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指导意义,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陈睿钟茂程杨燕红陈旭波
关键词:总黄酮
地菍总黄酮微波预处理提取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优化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地菍总黄酮的工艺及挖掘其生物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L_(18)(3~7))确定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参照CLSI标准测定了总黄酮提取物对金葡菌等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地菍(根、茎)总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为:微波功率420 W,汽化剂用量0 mL,微波时间120 s,水浴温度60℃,水浴时间90 min,乙醇浓度45%,固液比为1:40,黄酮提取率为34.755 mg·g^(-1);叶的最优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630 W,汽化剂用量0 mL,微波时间30 s,水浴温度60℃,水浴时间60 min,乙醇浓度60%,固液比为1:20,黄酮提取率为25.431 mg·g^(-1);果的最优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350 W,汽化剂用量0 mL,微波时间30 s,水浴温度80℃,水浴时间60 min,乙醇浓度60%,固液比1:50,黄酮提取率为39.952 mg·g^(-1),较传统水浴提高了46.366%。抑菌实验显示根茎总黄酮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标准)、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8 mg·mL^(-1)、8 mg·mL^(-1)、8 mg·mL^(-1)、8 mg·mL^(-1)、16 mg·mL^(-1),叶总黄酮对前4种菌的MIC分别为8 mg·mL^(-1)、16 mg·mL^(-1)、16 mg·mL^(-1)、8 mg·mL^(-1)。实验表明,微波辐射预处理对地菍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指导意义。地菍总黄酮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管杨洋许清遥訾双双罗栋蔡远航陈睿
关键词:生物活性总黄酮提取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