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焕龙

作品数:51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航空宇航科学...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理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叶栅
  • 16篇扩压
  • 16篇扩压叶栅
  • 12篇附面层
  • 11篇气动
  • 10篇压气机
  • 7篇进气道
  • 7篇高负荷
  • 6篇大折转角
  • 6篇射流
  • 6篇S弯
  • 6篇S弯进气道
  • 5篇压气机叶栅
  • 5篇气动性能
  • 5篇气动优化
  • 5篇涡轮
  • 5篇二次流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全三维
  • 4篇轴流

机构

  • 5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尔滨汽轮机...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中海石油气电...
  • 1篇沈阳发动机设...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北京机电工程...
  • 1篇深圳友铂科技...

作者

  • 51篇陈焕龙
  • 32篇陈浮
  • 20篇宋彦萍
  • 16篇刘华坪
  • 7篇刘雷
  • 5篇刘洋
  • 5篇王仲奇
  • 4篇冯冬民
  • 4篇李得英
  • 4篇崔可
  • 4篇俞建阳
  • 3篇杨晓光
  • 2篇付丽鹏
  • 2篇冯岩岩
  • 2篇袁继来
  • 2篇付云峰
  • 2篇李亚超
  • 2篇王云飞
  • 1篇郑振江
  • 1篇赵成佳

传媒

  • 13篇工程热物理学...
  • 10篇航空动力学报
  • 7篇推进技术
  • 3篇2013年动...
  • 1篇节能技术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兵工学报
  • 1篇弹道学报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燃气涡轮试验...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2006中国...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流压力和高度对环量控制涡轮叶栅性能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商业软件ANSYS CFX针对将柯恩达效应应用于燃机涡轮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得到了不同射流总压和射流口高度时的环量控制叶型涡轮叶栅的二维流场和气动性能。结果表明:环量控制涡轮叶栅在射流总压不太高的条件下,就能够达到并超过原型叶栅的性能水平,射流总压的变化直接影响叶栅性能;射流口高度对叶栅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射流速度的影响,在射流口较小时比较明显。
宋彦萍陈焕龙李亚超陈浮
一种基于高次多项式的超/跨音速轴流风扇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次多项式的超/跨音速轴流风扇设计方法,所述方法主要针对超/跨音速风扇进行一维设计、准三维设计、全三维设计,同时匹配不同的气流角和中弧线分布规律进行进一步的三维优化设计;最后,获得较为普适性的叶片中弧...
陈焕龙刘洋李杰灵王军里
扩压叶栅中采用带切向孔叶片的研究
数值模拟了低速条件下大转角压气机叶栅中采用带切向孔叶片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不开孔的叶栅比,采用带切向孔叶片的压气机叶栅通流能力提高1.3﹪左右,叶栅总损失降低17﹪左右.气动性能的改善一方面来源于切向孔附...
宋彦萍陈焕龙陈浮王仲奇
关键词: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高负荷缝隙弯曲扩压叶栅尾迹特性实验被引量:7
2009年
实验研究了设计冲角下压气机采用带切向缝隙大转角弯曲叶片对叶栅出口尾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向缝隙射流能够有效地改善高负荷扩压叶栅的尾迹低速、低总压特性,减少尾迹高熵流体的加入以及尾迹亏损,从而降低了栅后总损失。
陈浮陈焕龙冯冬民
关键词:压气机叶栅射流
孔隙射流抑制扩压叶栅内流动分离的机制探讨
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采用不同形式射流孔的具有60°叶型弯曲角的平面扩压直叶栅的内部流场特性,借助于拓扑理论探索了射流孔控制叶栅内二次流动的流体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利用吸力面和压力面的压差产生的射流增加了分离区内...
陈焕龙冯冬民傅丽鹏陈浮
关键词:扩压叶栅射流
级环境下某1.5级压气机动叶气动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跨音速压气机通道内部由于激波以及叶片角区内低能流体聚集产生附面层分离导致的流动失稳问题,本文基于叶列间流动匹配与控制叶型中弧线曲率的优化设计思想,以E^3高压压气机的前1.5级为蓝本,在级环境下对其转子叶片开展气动优化设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叶型中弧线曲率控制技术的叶片气动优化设计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优化变量的数目,有效地改善压气机叶片设计点与非设计点的气动性能。
陈焕龙刘华坪李林熹
关键词:压气机优化设计附面层激波失速裕度
采用缝隙射流技术的弯曲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研究
高效率、高级压比、高可靠性始终是现代航空发动机先进压缩系统的发展目标,因此深入研究压气机内部流场结构、探索如何控制高负荷导致的大尺度流动分离已成为叶栅气体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将叶片三维气动造型、缝隙射流等技术相结合,...
陈焕龙
关键词:拓扑结构附面层控制
文献传递
离心鼓风机叶轮的全三维气动优化设计方法
离心鼓风机叶轮的全三维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属于离心叶轮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风机叶轮的设计依赖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研制效率低并且不利于提高产品性能的问题。它包括:将叶轮的初始设计数据参数化,获得叶轮的初始控制点...
陈焕龙王军里李杰灵刘洋
大量附面层吸入S弯进气道内吹气控制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提高某大量附面层吸入的半埋入S弯进气道气动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吹气控制研究并详细分析了吹气控制机理及吹气位置、吹气量、吹气角度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吹气位置变化显著影响控制效果,最佳吹气位置位于气流分离点稍前的第1弯附近,该位置吹气比为1.75%、吹气角度为20°吹气时总压恢复系数相对原型提高约0.56%,出口周向总压畸变系数和旋流畸变系数分别下降约43.14%和83.60%;吹气角度并非越大越好,吹气时需尽量满足吹气角度较小,保证吹出的气流始终位于附面层内,避免与主流掺混而造成损失;总压恢复、出口周向总压畸变以及旋流畸变三者随吹气量变化的趋势不同,吹气量越大进气道总压恢复及总压畸变改善越明显,而旋流畸变随吹气量的增加先快速下降,随后变缓,最终甚至出现增加的趋势.
刘雷陈浮宋彦萍陈焕龙
关键词:附面层S弯进气道总压畸变
不同发射深度下喷管燃气射流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探索发射水深对发动机水下点火流场特性的影响机制,该文数值研究了不同水深条件下发动机水下点火时实验喷管气水两相流场的非定常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射流初期,高密度水介质对喷管出口高温燃气泡强剪切流具有阻滞作用,导致了流场中的压力以及射流产生的推力波动比较剧烈;随着射流的发展,流场中的压力及射流产生的推力波动趋于平缓,波动幅值与频率也随之降低;喷管推力随工作水深的增加而减小,并且推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喷管进口燃气总压变化趋势一致。
陈焕龙王柠刘华坪俞建阳陈浮许佳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