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

作品数:90 被引量:836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经济管理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天文地球
  • 9篇文化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0篇农户
  • 17篇土地利用
  • 13篇生态
  • 10篇农户土地
  • 9篇生态系统
  • 7篇生态脆弱
  • 7篇生态脆弱区
  • 7篇时空分异
  • 7篇农牧
  • 7篇农牧交错带
  • 7篇丘陵
  • 7篇丘陵沟壑区
  • 7篇空间分异
  • 7篇黄土丘陵
  • 7篇黄土丘陵沟壑...
  • 7篇交错带
  • 7篇沟壑
  • 6篇影响因素
  • 6篇景观
  • 6篇教学

机构

  • 68篇西北大学
  • 23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山西财经大学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太原师范学院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四川民族学院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86篇陈海
  • 26篇梁小英
  • 8篇康慕谊
  • 7篇曹明明
  • 7篇高海东
  • 6篇王涛
  • 5篇杨维鸽
  • 4篇郗静
  • 4篇杨明楠
  • 4篇倪玉华
  • 4篇陈姗姗
  • 3篇李芹
  • 3篇王俊
  • 3篇刘康
  • 3篇王国义
  • 3篇黄静
  • 2篇陈正江
  • 2篇杨国庆
  • 2篇顾铮鸣
  • 2篇雷敏

传媒

  • 11篇水土保持通报
  • 9篇自然资源学报
  • 5篇资源科学
  • 5篇西北大学学报...
  • 4篇地理与地理信...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中国农业资源...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人文地理
  • 2篇地理科学
  • 2篇计算机教育
  • 2篇第二届中国计...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Acta B...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商洛市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被引量:42
2016年
以商洛市为例,利用In VEST产水量模型和多年平均涵养水量模型,以参数本地化、实地率定和结果验证,对该区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格局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商洛市水源涵养总量为27.48×108m^3/a,水源涵养能力为324.85 mm。五大流域水源涵养功能依次为旬河>乾佑河>金钱河>丹江>洛河。2气候因素对产水能力空间格局影响最大,10 a土地利用变化和下垫面植被、土壤因素则对水源涵养空间异质性影响显著。3子流域单元产水能力相关性强的因子为多年平均降水、实际蒸散发和植物可利用水,水源涵养功能关键驱动因子是潜在蒸散量、土壤饱和导水率与森林覆盖率。
陈姗姗刘康包玉斌陈海
关键词:产水量水源涵养功能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及其群体差异被引量:8
2022年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研究对于分析区域生态系统的社会贡献及有效减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在整合主客观人类福祉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可得性评估,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及其群体差异。结果如下:①生态系统服务对客观福祉和主观福祉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通过客观福祉对主观福祉产生间接影响。农户属性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客观福祉直接效应显著,对主观福祉直接效应不显著。②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存在群体差异,纯农型与兼业型的服务可得性对客观福祉直接效应显著,而非农型不显著;纯农型与兼业型的服务可得性对主观福祉的直接效应明显大于非农型,且非农型间接效应不显著;非农型客观福祉对主观福祉的影响明显高于纯农型与兼业型。③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影响的因子贡献与服务组合存在群体差异,即三类群体生态系统服务对福祉影响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服务类型及影响程度上,还体现在服务组合的差异上。
刘迪陈海张行史琴琴耿甜伟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结构方程模型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风险动态变化及其地形梯度分析——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被引量:13
2018年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研究区,综合考虑区域农耕生态背景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了以农耕生态风险概率与自然-社会复合系统损失度耦合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分析了2009年、2015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并依托地形分布指数探究了生态风险与地形起伏度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米脂县土地利用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耕地减少,林地与荒地增加;米脂县2009年、2015年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0.1466、0.1607,农耕风险胁迫增大,风险高值区片状分布于米脂县中部,研究期间有向川道集聚的趋势;低风险优势分布于起伏度高值区,高风险则优势分布于起伏度低值区,研究期间风险向较高地形起伏度迁移明显,同时高风险区域在起伏度低值区上的分布也更加集聚。
刘迪陈海梁小英马胜王嘉妮
关键词:生态风险土地利用时空分异地形起伏度
Multi-Agent System模型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8年
在微观与中宏观尺度上,MAS模型可以反映景观中具有自动性、异质性和分散性的人类决策,利于阐明智能体对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的适应机制。因而在自然资源管理、农业经济和城市模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该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体决策、智能体相互作用、模型多尺度、模型检验与验证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智能体决策框架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有限理性决策框架(Bounded Rationality)还需进一步完善;②智能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仍停留在定性的、概念性的水平,还需进一步研究定量分析智能体相互作用的方法;③在多尺度研究中,第一种尺度转化途径机理明确,但决策的空间显性(spatially-explicit)表达较为困难;第二种途径可以表达空间显性,但决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逻辑解释不强;第三种途径可以表达土地利用过程中决策与复杂性关系,但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处理较为简单;④还需加强对模型的检验与验证方面的研究,探索验证人类复杂行为的技术方法。
陈海梁小英高海东王涛
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被引量:24
2004年
利用 1991— 2 0 0 0年连续 10a逐旬的NOAA时间序列数据 ,采用最大NDVI值法 ,分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10a来 ,年最大NDVI值为 0 736~ 0 84 8,1994年以后逐年下降 ;植被覆盖率呈降低趋势 ,轻度减少与轻度增加的比例差值平均达到 38%。在此基础上 ,结合同期气象数据 (月平均气温、降水数据 ) ,利用偏相关分析和复相关分析 ,探讨了不同时期 (汛期与非汛期 )农牧交错带最大NDVI变化气候驱动的区域分异 ,将研究区划分为气温相关型、降水相关型。
陈海康慕谊范一大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植被覆盖气候因子NDVI时间序列数据
智能体模型在微观土地利用行为模拟中的应用及启示被引量:6
2009年
分析智能体模型在国内外微观土地利用行为模拟中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中主要存在行为人行为规则简单、模型定量化方法单一、实证模型解释力不强等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和建议:在研究内容上应加强行为人决策机制研究;在研究区域上应加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相关政策分析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综合集成多学科相关研究成果。
郗静曹明明陈海
关键词:智能体模型
基于博弈论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被引量:6
2009年
以米脂县孟岔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农户问卷,将研究区农户划分为种粮农户、打工农户、种果农户、种粮兼顾打工农户等四大类,并利用GIS、GPS技术将土地利用的空间信息和农户微观主体的社会经济行为与特征联系起来。随后使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建立了不同类型农户的两两博弈关系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1)农户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并考虑了其他农户的决策行为对其产生的影响,孟岔村最终形成了"少数农户承包旱地经营果园,部分农户承包水浇地,部分农户完全脱离土地外出打工,大部分农户农忙时种粮和农闲时打工"的土地利用和家庭经营模式;(2)上述土地利用模式使研究区域土壤侵蚀量有了明显的降低并有效地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高海东陈海郗静王涛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农户
媒介美学视野下的网络玄幻小说被引量:3
2017年
网络玄幻小说具有的数字审美特征往往被夸大其词。当我们借助媒介美学理论来考察网络玄幻小说的超越对象、灭神情节和修炼行为时,可以发现其表现出视觉性、世俗性和技术性等印刷文学的典型特征。因此,网络玄幻小说的审美趣味应被视为印刷审美与数字审美的混杂态。以此为基础,可以发现新媒介与文学的复杂关系及数字技术对大众意识的"麻木"性问题。媒介研究的价值在于揭示我们身处其中的媒介和技术环境,发现其与我们的恰当关系。利用麦克卢汉的媒介美学揭示网络玄幻小说的印刷性,可以帮助大众从电子技术的麻木状态走出来,建立关于网络玄幻小说的混杂性审美图景。
陈海
关键词:玄幻小说视觉性
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被引量:21
2019年
从最具操作性的景观尺度探究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时空分异及其演变,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变化对生态环境及其景观服务的影响机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米脂县作为典型案例地,从生态、社会、生产3个系统维度构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各子系统和整体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①研究区2000-2015年社会—生态景观3子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异显著且都有增强。其中,“退耕还林”第1阶段(2000-2009年)增强突出,生态、社会、生产三系统恢复力指数分别上升0.134、0.048、0.028;第2阶段(2009-2015年)增强相对减缓,生态、社会、生产三系统恢复力指数分别上升0.038、0.017、0.021。②总体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空间分异同样显著,其恢复力指数上升11.60%,呈现中间高东西低的空间格局。③子系统与整体景观系统恢复力变化之间有主导性正向关系,且3个子系统恢复力变化协同关系显著,两个或三个系统协同率达到90%以上。最后,运用有序加权平均法,基于干扰指标与适应能力指标的不同权重设置情景偏好,绘制出“不可持续导向型”“维持现状型”和“可持续导向型”3种情景下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模拟图,为区域景观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张行梁小英刘迪史琴琴陈海
关键词:情景模拟生态脆弱区
农户有限理性土地利用行为决策影响因素——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被引量:20
2012年
利用有限理性理论与方法进行行为决策研究已成为多样化决策研究中的热点。研究微观尺度土地利用变化中农户有限理性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对于揭示农户土地利用驱动因子、调整农户决策行为与优化农业景观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通过构建农户效应收益模型,利用2009—2011年农户调查数据揭示理性最优决策与农户实际决策之间的差异性;利用体现农户行为满意度的Probit模型分析有限理性决策的影响因素。结论为:①高西沟村农户理性最优决策与实际决策差异性较大,说明农户在实践中采用有限理性进行土地利用生产;②构建Probit模型模拟农户满意度决策行为态度,选取的4类变量较好地解释了农户决策的影响因子。其中,农业收入回归系数为0.78、反映相对经济地位下降变量0.41、退耕面积-0.42、耕地面积-0.62、打工收入-0.34、性别0.48、劳动力0.31,均处于显著相关水平。各变量估计结果与理论预测和实际调查结果相符合,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陈姗姗陈海梁小英刘俊新
关键词:农户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