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家祥

作品数:24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乳腺
  • 22篇乳腺癌
  • 22篇腺癌
  • 11篇乳房
  • 8篇保留乳房
  • 7篇手术
  • 6篇早期乳腺癌
  • 6篇疗效
  • 6篇保留乳房治疗
  • 4篇治疗乳腺癌
  • 4篇肿瘤
  • 4篇外科
  • 4篇疗效观察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受体
  • 3篇腺肿瘤
  • 3篇疗法
  • 3篇美容
  • 3篇美容效果

机构

  • 13篇重庆市肿瘤医...
  • 11篇重庆市肿瘤研...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杨家祥
  • 13篇刘晓渝
  • 10篇江歌丽
  • 9篇孙世良
  • 7篇向前
  • 7篇唐新生
  • 6篇朱宁生
  • 5篇彭玉梅
  • 5篇彭玉梅
  • 4篇向前
  • 4篇李健
  • 4篇刘思齐
  • 4篇朱宁生
  • 3篇周鑫
  • 2篇叶学正
  • 2篇万跃
  • 2篇吕钢
  • 2篇李健
  • 2篇王盛乾
  • 2篇段恒英

传媒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肿瘤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癌症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浙江肿瘤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早期乳腺癌病例接受保留乳房治疗的疗效。治疗方法采用乳腺肿块局部切除及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 ,术后行同侧全乳、相邻胸壁、腋窝、锁骨上下淋巴结区域外照射放射治疗 ,部分病例照射了内乳区 ,外照射剂量 45~ 5 0Gy ,2 3~ 2 5次。乳房肿瘤的局部补量照射采用高剂量率 (HDR) 192 Ir进行组织间插植补量照射或 9~ 12MeV电子束局部照射 ,剂量 12~ 2 0Gy。结果 全组 5、10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 90 .0 %、82 .2 9%和 92 .5 %、87.3 6% ,10年局部复发率 5 .0 7% ,10年远地转移率 5 % ,Ⅰ、Ⅱ期10年生存率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7.5 1,P <0 .0 0 1。HDR192 Ir组织间插植补量照射与电子束补量照射和腋淋巴结阴性病例与腋淋巴结阳性病例的 5、10年生存率的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具有影响预后的趋势 ,其Ⅰ、Ⅱ期的相对危险度是 2 .73 8倍。全组美容效果达到等级佳和良的占 92 .5 %。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安全可靠 ,但对Ⅱ期病例应慎重对待。
孙世良唐新生杨家祥
关键词:乳腺肿瘤
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胸肌间淋巴结(IPNs)的检出率、转移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作者对2004年9月-2006年9月收治的171例行胸肌间淋巴结病理检查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PNs的栓出率为25.7%,转移率为9.9%。IPNs转移患者肿瘤原发灶较大,临床分期较晚,腋尖群淋巴结转移率高,ER阳性率较低。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对IPNs进行常规清扫,单列送病理检查,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乳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的估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鑫杨家祥朱宁生刘晓渝向前江歌丽
关键词:乳腺癌
保留乳房治疗乳腺癌5~9年随访观察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的治疗方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其主要优点是保留了乳房的外形,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在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方面均与根治术相同。本文报告了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35例早期乳腺癌采用了该方法治疗经5—...
杨家祥刘晓渝彭玉梅向前孙世良李健唐新生
文献传递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放射损伤与美容效果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采用不同补量放射治疗技术所致的乳房放射损伤及其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3月~1996年5月51例Ⅰ~Ⅱ期行保留乳房治疗乳腺癌患者。本组分为高剂量率近距离照射补量组(A组),外照射补量组(B组)。全部患者均接受肿瘤局部切除术+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随后行乳房两切线野照46Gy。在近距离治疗组,瘤床采用铱-192高剂量率后装插植治疗16~20Gy,分1~3次完成。在外照射组,采用9~17MeV电子束行瘤床局部照射,剂量为20Gy按常规分割治疗。患者随访5年以上。结果:五年生存率A、B两组分别为90.00%和87.09%(P>0.05)。两组患者在急性放射损伤方面,A组有6例出现≥3度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其发生率为30.0%(6/20)。而B组发生率为6.5%(2/31)。其差别有显著性(P<0.05)。在乳房美容效果方面也有差别(P<0.05),其中近距离治疗组优良率为60%(12/20),而外照射组优良率为87.1%(27/31)。结论: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中,不同补量方法在生存率方面差别无显著性。而外照射补量方法的急性放射损伤发生率更低,因而在美容效果上优于近距离后装插植治疗补量方法。
李健黄赖机张秀萍甘露万跃杨家祥
关键词:乳腺癌美容效果
腋淋巴结无转移乳腺癌组织内脉管密度及癌栓与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对105例ANN乳腺癌的研究,发现癌组织及癌旁脉管内癌栓检出率为31.4%,用UEA-1及CD34显示脉管密度,在有癌栓组平均每200倍视野为143.2±48.7个,在无癌栓组为97.5±37.6个,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ath-D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为64.8%,其阳性表达在有癌栓组显著高于无癌栓组(P<0.05)。而间质细胞Cath-D阳性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按预后好坏的组织学类型及脉管内癌栓等病理组织学指标均有显著相关性。结果提示,乳腺癌细胞及间质细胞Cath-D阳性表达代表了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其中间质细胞Cath-D阳性表达更有意义。
叶学正刘思齐杨家祥彭玉梅李进
关键词:腋淋巴结乳腺癌癌栓组织蛋白酶D
乳腺癌保留乳腺治疗10年疗效
2005年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方法35例临床Ⅰ期、Ⅱa期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行全身放疗,局部瘤床补量近距离放疗(插植放疗),结合常规化疗、内分泌治疗。结果中位随访10年,10年局部复发率2.8%(1/35),总生存率88.6%(31/35),美容效果满意率80%(28/35)。结论本组保乳治疗3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远期疗效肯定,达到了高生存率、高生活质量。
江歌丽朱宁生杨家祥刘晓渝孙世良段恒英
关键词:乳腺癌疗效观察
12种凝集素与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对比研究
1992年
本文应用亲和组化法对100例乳腺癌的12种凝集素受体与ER和PR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PNA-R与ER阳性符合率91.2%;RCA-R与PR为88.5%。(2)PNA-R与ER,RCA-R与PR在乳腺癌各年龄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各组织学类型的阳性率呈正相关。(3)PNA-R、ER、RCA-R、PR阳性患者肿瘤的复发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果提示乳腺癌PNA-R与ER,RCA-R与PR有一致性,可通过亲和组化法对常规石蜡切片测定乳腺癌PNA-R和RCA-R,以推测乳腺癌患者的ER和PR状况,对指导临床估计预后和内分泌治疗有重要意义。
王盛乾刘思齐杨家祥
关键词:乳腺癌凝集素孕激素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蛋白和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6
1997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蛋白和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叶学正刘思齐李进宋容彭玉梅杨家祥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收集我所1980~1992年间根治切除的腋窝淋巴结无转移(ANN)乳腺癌105例,在癌与癌旁每例取材4块以上。平均每例取淋巴结...
叶学正刘思齐李进宋容彭玉梅杨家祥
关键词: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蛋白
保留乳房治疗乳腺癌5-9年随访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杨家祥刘晓渝彭玉梅向前孙世良李健唐新生
关键词:保留乳房治疗随访观察外照射局部切除保守手术
保留乳房治疗乳腺癌35例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段恒英杨家祥江歌丽唐新生刘晓渝孙世良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插植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