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星

作品数:29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弥漫
  • 10篇弥漫性脑损伤
  • 10篇脑损伤
  • 7篇细胞
  • 5篇动脉瘤
  • 5篇手术
  • 4篇调节激酶
  • 4篇动脉
  • 4篇信号
  • 4篇信号调节
  • 4篇信号调节激酶
  • 4篇水肿
  • 4篇显微解剖
  • 4篇面肌
  • 4篇面肌痉挛
  • 4篇脑水肿
  • 4篇痉挛
  • 4篇肌痉挛
  • 4篇夹闭
  • 3篇蛋白

机构

  • 1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南昌大学第三...
  • 6篇南昌市第一医...
  • 3篇大冶铁矿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卫生部

作者

  • 29篇李金星
  • 15篇赵甲山
  • 13篇李玉
  • 13篇朱贤立
  • 10篇王翀
  • 6篇王炳勇
  • 6篇裘伟光
  • 5篇赵海梅
  • 5篇黄海鹰
  • 5篇黄海鹰
  • 4篇赵洪洋
  • 3篇刘如恩
  • 3篇陈登
  • 2篇洪涛
  • 2篇胡勇
  • 2篇马勇
  • 2篇殷和平
  • 2篇滕斌
  • 1篇苏良平
  • 1篇王世灏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滞弥漫性脑损伤ERK1/2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阻滞弥漫性脑损伤急性期ERK1/2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对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外伤性弥漫性脑损伤模型,打击损伤前30min自尾静脉注射U0126。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脑皮层pERK1/2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ERK1/2和GFAP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ERK1/2表达在损伤后迅速、显著升高,5min为表达高峰,其后下降,但直到损伤后72h都有高水平表达,至7d下降至基础水平。损伤后各个时间点,U0126组pERK1/2水平较DBI组明显降低(P<0.05)。U0126组与DBI组比较,12~72h各时间点GFAP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结论弥漫性脑损伤诱导了强烈的ERK1/2信号通路激活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U0126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GFAP的表达,抑制急性期星形胶质细胞反应。
李金星赵海梅李玉王翀赵甲山朱贤立
醋甲唑胺联合利尿剂治疗脑出血后慢性脑积水
蒋小龙黄海鹰王炳勇李金星
经翼点入路鞍上脑膜瘤的手术并发症及预防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上脑膜瘤的常见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总结其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鞍上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鞍上脑膜瘤全切141例(88.1%),次全切19例(11.9%),视神经功能改善125例(78.1%),垂体柄保留155例(96.8%);主要并发症包括视力恶化(7.5%),尿崩(16.9%),电解质紊乱(8.8%),偏瘫(3.8%)等。手术死亡1例(0.6%),复发3例(2.5%)。结论熟悉鞍区的显微解剖和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术中须沿肿瘤周围的蛛网膜界面分离和切除肿瘤,仔细辨认并保护好向视器、垂体柄、下丘脑供血的穿支动脉。
李金星李玉赵甲山朱贤立
关键词:鞍上脑膜瘤并发症显微解剖显微技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表达及与脑水肿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 9 mRNA表达和脑水肿的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Marmarou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伤后不同时间MMP-9 mRNA的表达,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并观察脑组织中炎症反应和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外伤后1 h大鼠脑组织中MMP-9 mRNA开始增加,伤后12 h达到高峰并持续7 d(P<0.01),14 d下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脑组织含水量比假手术组明显增加,炎性反应和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破坏更重。结论大鼠外伤后诱导MMP-9 mRNA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弥漫性脑损伤后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形成,从而加重了继发性脑损伤。
王翀朱贤立赵洪洋李玉李金星赵甲山
关键词:脑损伤明胶酶类血脑屏障脑水肿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早期未成熟破裂的急救
2009年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未成熟破裂是指载瘤动脉近端或动脉瘤颈得到充分暴露前发生的破裂,处理不当可以直接导致患者重残或者死亡。未成熟破裂多数发生在牵抬脑叶或解剖动脉瘤时,在硬脑膜剪开之前或刚剪开时即发生破裂者非常少见。本组报道的2例未成熟破裂中,1例发生在剪开硬脑膜之前,另1例在刚剪开硬脑膜后即发生破裂,本文称之为早期未成熟破裂。此类情况非常危急和棘手,如何迅速有效地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李金星洪涛裘伟光黄海鹰王炳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弥漫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与血清镁离子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含水量及血清中Mg2+含量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应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n=5)和弥漫性脑损伤组(n=50)。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间处死大鼠,按Elliott等的方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Mg2+浓度。结果弥漫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含水量短期内就增加,伤后6h达较高水平,约130h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损伤后336h仍然高于正常水平(P<0.05);损伤后的血清中的Mg2+含量迅速下降,约60h达到最低,虽然以后有所恢复,但伤后336h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短期内脑组织含水量快速增加,伤后6h就达到较高水平。②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血清中Mg2+含量约伤后60h降到最低,以后逐渐回升。③弥漫性脑损伤后补充镁剂应从伤6h就开始,补充时间应不低于两周。
李玉赵甲山朱贤立李金星王翀陈登杨兵苏良平王世灏张择林
关键词:血清镁离子脑组织含水量
小儿创伤性性硬膜外血肿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创伤性性硬膜外血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急诊全麻下行开颅骨瓣成形术+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其中常规硬脑膜剪开探查排除硬膜下血肿,去骨瓣减压并行硬脑膜减张缝合2例。结果手术治疗16例,非手术治疗4例,均治愈或病...
蒋小龙黄海鹰李金星
文献传递
脑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二例被引量:2
2009年
例1女,24岁,因突发头痛2h入院。查体:神志清,颈强胸前4横指,四肢肌力V级。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行DSA示左侧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瘤颈宽约3mm,瘤顶指向上方。Hunt—Hess分级Ⅱ级。
李金星洪涛裘伟光黄海鹰王炳勇
关键词:脑动脉瘤夹闭术动脉动脉瘤四肢肌力HESSHUNT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4年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是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可加重病情,延长病程,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蛛网膜下纤维化有关。影响该病发生的临床因素复杂,目前还没有满意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明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危险因素,进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对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李金星朱贤立赵甲山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脑积水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纤维化
面神经根出脑干区的显微解剖研究进展
李金星刘如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