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荣

作品数:24 被引量:14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西太平洋
  • 6篇海面
  • 6篇海域
  • 6篇赤道
  • 4篇气象
  • 3篇气相互作用
  • 3篇热带
  • 3篇南沙海域
  • 3篇近海
  • 3篇环流
  • 3篇海气
  • 3篇海气相互作用
  • 3篇赤道西太平洋
  • 2篇通量
  • 2篇湍流
  • 2篇湍流通量
  • 2篇暖池
  • 2篇气象特征
  • 2篇群岛
  • 2篇周日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24篇张庆荣
  • 11篇蔡亲炳
  • 10篇林锡贵
  • 4篇王介民
  • 4篇马耀明
  • 3篇王东晓
  • 3篇吴增茂
  • 3篇王昭正
  • 3篇盛立芳
  • 3篇杜岩
  • 2篇麦波强
  • 2篇高志球
  • 2篇刘长建
  • 2篇张凌
  • 1篇孙安平
  • 1篇陈特固
  • 1篇刘巍
  • 1篇赵永平
  • 1篇陈登俊
  • 1篇陈永利

传媒

  • 9篇热带海洋
  • 3篇海洋通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大气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海洋科学集刊
  • 1篇第七届全国大...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6篇1990
  • 1篇198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沙海域大气湍流通量输送特征分析被引量:34
1997年
利用1994年9月在南沙群岛的渚碧礁(10°52′N,114°04′E)观测的湍流资料,采用涡旋相关法计算,给出了南沙海域的曳力系数、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并与其它的海气相互作用实验及HEIFE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海域的曳力系数CD=(1.54±0.24)×10-3;大气向海洋输送的动量通量与水平风速的平方成正比;该海区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是将其贮存的热量以潜热或感热的形式输送到大气中,其中潜热输送占主导地位;感热和潜热输送的日变化不如陆地上明显,感热输送的日均值远比陆地上的小,而潜热输送的日均值却比戈壁沙漠上的大得多。
马耀明王介民张庆荣张庆荣
关键词:湍流通量南沙海域
热带西太平洋西风暴发的天气特征分析被引量:2
1993年
根据TOGA—COARE强化观测期间的资料,分析热带西太平洋西风爆发(WWB)的天气型特征。提出引发和维持WWB过程的低层流场基本有三:1.北半球南下冷源与SE信风结合型;2.北半球南下冷气流与SPCZ上的热带气旋结合型;3.南北取向由双气旋构成的偶极子型流场。指出该偶极子相对稳定在更日线附近,并解释了这一事实存在的原因。还讨论了WWB的多时间尺度性,以及WWB过程中气象要素场变化特征等问题。
吴增茂盛立芳张庆荣林锡贵蔡亲炳石志雄张凌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西风爆发
南海次表层和中层水团年平均和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33
2008年
为了弄清北太平洋水入侵南海的状况,利用历史观测温-盐数据等资料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盐度极大值层北太平洋水通过吕宋海峡的入侵整年发生,并且其入侵有很大的季节变化,冬季东北季风盛行时最强。北太平洋热带水(NPTW)入侵的季节变化与次表层地转流和南海的经向翻转环流结构有密切联系。具有盐度极小值特性的北太平洋中层水(NPIW)也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但其季节变化与NPTW完全反位相。冬季,由于在中层水深度北向运动的南海经向翻转环流的阻碍作用,NPIW入侵南海最弱。作者认为,北太平洋水入侵南海的机制可以基本上从南海的地转流及经向翻转环流得到解释。
刘长建杜岩张庆荣王东晓
关键词:地转流
1985年6月初曾母暗沙海气能量交换和海面化学要素的周日变化特点
1990年
1985年6月初曾母暗沙水文气象印海面化学要素同步连续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海一气能量交换和海面化学要素含量的周日变化有如下特点:1).本海区海一气能量交换主要是田海洋传给大气;2)大气不稳定时,能显交換量增大,ΣCO_2含量减小,而大气稳定时则与此相反;3)活性硅酸盐含量的周日变化与能量交换量周日变化趋势一致;4)能量交换量的周日变化与NH_4-N含量的周日变化相似,与NO_3-N含量的周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反,该海区海一气能量交换不仅与水文气象条件和浮游植物活动有关,而且与海面化学要素含量有密切关系。
蔡亲炳张庆荣林锡贵
关键词:海气相互作用周日变化
南海暖水形态特征被引量:9
2001年
利用Levitus资料 ,分析了南海各月某些标准层上的海温水平分布、南北向温度断面垂直分布 ,阐述了南海暖水水平和断面温度分布的阶段性特征 ,给出了南海暖水中心点 ( 1 1 3°E ,8°N)海温垂直结构特征。使用 3次自然样条函数 ,将格点资料插值到每米的深度上 ,求出各格点 2 8℃海温的深度 ,得出各月 2 8℃等温包络面。结果表明 :4~ 1 1月份 2 8℃等温包络面呈现大小不等和深浅不同的盆状 ,其各月的变化形象化地表示了暖水的演变过程。分析南海暖水中心点各标准层温度的季节变化表明 :30m以上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冬季 1月最低 ,春季 5月最高 ,次高出现在 1 0月份 ;50m海水温度最低值延至 3月份 ,最高在 7月份 ,次高也在 1 0月份。 2
张庆荣杜岩王东晓
关键词:海温海气相互作用
西太平洋热带海面热量平衡分析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利用1987年10—11月西太平洋考察获得的水文气象资料和海面辐射资料,计算了海气间感热、潜热及海面热量平衡的逐时值及日总量。分析了各通量的逐时变化特征、日变化规律及热量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调查海区的第一阶段热量平衡为负,即海洋失去热量;第二阶段热量平衡为正,即海洋得到了热量。调查海区的热最平衡是东部大于西部。
张庆荣蔡亲炳林锡贵
关键词:海面热量平衡西太平洋热带
海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南海观测证据被引量:3
2007年
回顾了世界各大洋和若干区域海洋的海平面、热含量、温盐结构及珊瑚变化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并对中国南海温盐结构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对全球增暖的响应,南海中层水盐度的长期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淡化趋势。
刘长建杜岩张庆荣陈特固王东晓
关键词:温盐环流全球增暖
南沙海域近海层大气湍流结构及输送特征研究被引量:31
1997年
本文根据南沙群岛渚碧礁的一次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分析研究南沙海域的湍流热通量输送、方差相似性、风速各分量谱、温度谱及各湍流通量协谱等大气湍流结构和输送特征,并与陆地下垫面上的结果作了比较。
马耀明王介民刘巍张庆荣麦波强
关键词:南沙海域湍流通量湍流结构
南沙群岛海域近海面大气湍流混沌特性被引量:4
1999年
混沌概念的提出,有必要研究大气湍流是否具有混沌行为。根据1994年9月18—30日南沙群岛海域渚碧礁(10°52'N,114°04'E)的近海面大气水平风速及气温的观测资料,计算和分析了有关诊断系统是否是混沌运动的特征量:关联维数、Lyapunov指数和关联熵。结果表明,南沙群岛海域近海面大气湍流是一种混沌运动。同时给出并讨论了其它一些结论。
高志球马耀明张庆荣王介民孙安平廖霓
关键词:南沙群岛海域大气湍流混沌
船体辐射对气温测量的影响及其在通量计算中造成的误差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利用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海-气相互作用与年际气候变化和南沙及邻近海域综合科学考察中的资料,对比分析了船体甲板辐射加热对气温测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分析计算了在海-气交换通量中造成的误差是明显的,估计晴好天气中,感热与潜热的误差为感热潜热总和的16%,建议采用在迎风面船舷伸出4m远小百叶箱内的气温为好。
张庆荣王昭正吴卫华
关键词:船体气温通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