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青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免疫
  • 7篇病理
  • 5篇肉瘤
  • 4篇文献复习
  • 4篇临床病理
  • 4篇免疫组化
  • 4篇复习
  • 3篇肿瘤
  • 3篇临床病理观察
  • 3篇病理观察
  • 2篇预后
  • 2篇直肠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间质
  • 2篇表型

机构

  • 14篇湖北省肿瘤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常青
  • 4篇闫玉虎
  • 3篇杨伯君
  • 3篇毛永荣
  • 2篇邓云特
  • 2篇张克亮
  • 2篇谢敏
  • 2篇陈卫东
  • 2篇况晶
  • 1篇殷刚
  • 1篇钟山
  • 1篇赵元华
  • 1篇张杨鸽龄
  • 1篇谈凯
  • 1篇叶春兰
  • 1篇卢晅
  • 1篇毛军
  • 1篇魏建国
  • 1篇王洪波
  • 1篇龚选举

传媒

  • 5篇肿瘤防治研究
  • 4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 1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性索样肿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5年
0引言子宫性索样肿瘤(uterine tumors resembling ovarian sex-cord tumors,UTROSCT)非常罕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均较少,最先由Morehead和Bowman在1945年进行了报道[1]。本文报道2例并结合文献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例1,2014年7月会诊病例:女,29岁,
况晶张杨鸽龄邓云特毛永荣常青
关键词:子宫肿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免疫学表型
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直肠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原发直肠胃肠间质瘤(GIS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直肠GIST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400mg/天,连续口服6个月后评估手术指征。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分别采用局部切除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结果按RECIST 1.1版标准评价,获CR 3例,PR 31例,SD 4例,PD 2例;有效率(RR)为85.0%,疾病控制率(DCR)为95.0%;按Choi标准评价,获CR 3例,PR 28例,SD 7例,PD 2例;RR为77.5%,DCR为95.0%。治疗后获R0切除38例。40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0%,2年生存率为95.0%。不良反应以轻度水肿发生率最高,为72.5%,其次为白细胞减少(47.5%);其他不良反应包括乏力、腹痛、胃肠道反应等,均可耐受。结论直肠GIST患者术前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能够扩大患者的手术指征,提高R0切除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以作为直肠GIST个体化治疗方案之一。
闫玉虎陈卫东常青张克亮
关键词:直肠间质瘤甲磺酸伊马替尼疗效安全性
人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研究
2001年
为探讨胃癌形成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采用 TRAP-PCR-EL LSA方法对 32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32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强阳性 19例 ,弱阳性 10例 ,阴性 3例 ,阳性率为 91.0 % ( 2 9/ 32 ) ;癌旁组织中 2例呈弱阳性 7% ( 2 / 2 8) ,其余为阴性。提示端粒酶活性可能成为该类疾病的肿瘤标记物。
任波钟山赵斌卢晅章莹常青
关键词:胃肿瘤端粒酶病理活性
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髓系肉瘤是一种少见肿瘤,2001年版WHO淋巴造血肿瘤分类提出髓系肉瘤的概念,它是由原始或幼稚的髓系细胞在骨髓以外的器官和组织中浸润形成的肿瘤性团块。髓系肉瘤分为三类,即粒细胞肉瘤、单核细胞肉瘤和有三系造血或主要由红系或巨细胞构成的肿瘤。其在临床及病理诊断中极易误诊,文献报道较少。
常青阎玉虎
关键词:髓系肉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学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3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有上腹不适、肿块、黑便或贫血等临床表现。31例中原发于胃底3例,胃体6例,胃角9例,胃窦13例。18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所有病例做免疫组化染色及幽门螺杆菌监测,证实为B细胞型淋巴瘤29例,T细胞型淋巴瘤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0.2%。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29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45.1%。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多属B细胞来源,并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胃镜检查是术前最有效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手术方式与胃癌相似,术后化疗与手术治疗同等重要,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陈清波常青王洪波叶春兰
关键词:胃恶性淋巴瘤内镜活检幽门螺杆菌免疫组化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TME及术后辅助化疗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加术后辅助化疗三联疗法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Ⅱ、Ⅲ期(T2N+M0,T3-4N0-2M0期)65例,术前放疗总剂量50~54Gy,术前采用Xelox方案化疗3个疗程,放化疗结束后6~8周根据TME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采用Forfox4方案辅助化疗6个疗程.结果65例均完成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其中48例行Dix-on’s手术,17例行mile’s手术,保肛率73.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08%,其中伤口感染延期愈合6例,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5例,手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11例,占16.92%.结论新辅助放化疗+TME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三联疗法治疗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安全有效,可以降低肿瘤分期,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中远期疗效好.
闫玉虎谢敏陈卫东常青张克亮
关键词:K562细胞
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27例乳腺化生性癌(MCSC)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类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27例MCSC按其化生主要成份分为:纯上皮型,包括4例鳞状细胞癌、2例腺鳞癌、12例梭形细胞分化的腺癌;混合型上皮/间叶化生性癌,异源性成份包括2例血管肉瘤样成份、2例横纹肌肉瘤样成份,5例伴有软骨和骨化生性成份。按照肿瘤化生性成份选择性的做免疫组化标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二步法)。结果 18例化生性癌上皮及梭形上皮细胞膜抗原(EMA)(+),14例细胞角蛋白(CK)8/18(+)、6例CK5/6(+)、8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63(+)、Her2(-),波纹蛋白(Vim)(-)。9例混有异源性间叶成份的化生性癌中,8例Vim(+),4例CK8/18(+)、CK5/6(-)、ER(-)、PR(-),Her2(-)。2例含横纹肌肉瘤样化生性癌肌红蛋白(MG)(+),MyoD1(+)。2例含血管肉瘤样化生性癌CD31、CD34(+)。5例含骨及软骨样化生性癌S-100蛋白(+)。结论 MCSC罕见,由于病理形态的多样性,分类很不统一,免疫组化多数表达上皮及间叶组织抗原,但很少表达ER,PR,易引起误诊,严格按规范取材及做免疫组化可以帮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杨伯君常青
关键词:乳腺化生性癌组织学类型
结肠癌中Syndecan-1和HPA-1基因的表达及与其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Syndecan-1基因和HPA-1基因检测在结肠癌侵袭转移、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3例结肠癌手术切除的标本,包括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三组Syndecan-1mRNA和HPA-1mRNA表达水平。结果结肠癌组织中Syndecan-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HPA-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其中癌旁组织Syndecan-1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HPA-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肿瘤TMN分期与Syndecan-1mRNA表达正相关,与HPA-1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结肠癌组织中HPA-1mRNA表达与Syndecan-1mRNA呈负相关关系(γ=-0.724,P=0.000)。结论 Syndecan-1基因和HPA-1基因检测对判断结肠癌侵袭转移、评价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闫玉虎常青赵元华
关键词:结肠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预后
胃单核母细胞肉瘤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2011年
0引言2001年版WHO淋巴造血肿瘤分类中提出了髓系肉瘤的概念:它是由原始或幼稚的髓系细胞在骨髓以外的器官和组织中浸润形成的肿瘤性团块。将其分为三类,即粒细胞肉瘤,单核细胞肉瘤和有三系造血细胞或主要由红系或巨核系前体细胞构成的肿瘤。
谢敏常青杨伯君谈凯
关键词:肉瘤免疫表型
肋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肋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肋骨DF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肋骨DF影像学检查示:肋骨骨质呈丝瓜瓤样膨胀性改变,骨质密度明显增大,边缘清晰锐利,其内可见粗大骨脊样改变。光镜下肿瘤由梭形瘤细胞和大量胶原构成,胶原纤维密集而粗大伴玻璃样变,瘤细胞呈梭形、细长,未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结果示:β-catenin和vim为阳性;ER、PR、CD117、SMA、desmin和CD34均为阴性。结论肋骨DF是1种罕见的局部侵袭性肿瘤,病灶切除不彻底易复发,手术广泛全切是最佳治疗方法。
殷刚常青
关键词:纤维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