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艳

作品数:83 被引量:37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建筑科学
  • 22篇天文地球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文化科学
  • 11篇经济管理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隧道
  • 17篇盾构
  • 17篇盾构隧道
  • 16篇教学
  • 14篇点云
  • 12篇点云数据
  • 10篇地铁
  • 10篇课程
  • 9篇土地利用
  • 9篇错台
  • 8篇三维激光扫描
  • 8篇管片
  • 6篇土木
  • 5篇地铁盾构
  • 5篇地铁盾构隧道
  • 5篇图像
  • 5篇测量学
  • 4篇断面
  • 4篇信息系统
  • 4篇实践教学

机构

  • 76篇北京工业大学
  • 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0篇北京市政建设...
  • 5篇南通昊创智能...
  • 4篇休斯顿大学
  • 4篇浙江华东测绘...
  • 4篇南京慧筑信息...
  • 3篇中国地震局
  • 3篇天津城建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北京煜邦电力...
  • 2篇北京高新市政...
  • 2篇北京煜邦电力...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3篇鲍艳
  • 15篇韦宏鹄
  • 12篇马宏伟
  • 6篇陶连金
  • 6篇胡振琪
  • 3篇张明聚
  • 3篇甘卫军
  • 3篇刘喜韬
  • 3篇王莹莹
  • 2篇王景景
  • 2篇赵均
  • 2篇魏云杰
  • 2篇董亮
  • 2篇柏玉
  • 2篇安军海
  • 2篇张文学
  • 2篇肖根如
  • 2篇王金
  • 2篇李文辉
  • 1篇丁晓光

传媒

  • 7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西安科技大学...
  • 4篇黑龙江科技大...
  • 3篇城市轨道交通...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测绘通报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2010土木...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建筑技术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北京测绘
  • 1篇中国地震
  • 1篇煤炭工程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市政技术

年份

  • 11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满足社会对遥感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如何依据专业特点及其培养目标组织'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针对测绘工程专业特点,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的取舍与补充、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所阐述的内容对测绘工程专业遥感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其他学科专业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竞霞任志远鲍艳
关键词:测绘工程实践教学
浅谈工程测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被引量:1
2016年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融合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环节于一体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出发,剖析工程测量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一步分析工程测量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最后分析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该具备的硬软件条件。
韦宏鹄鲍艳马宏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主成分聚类分析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18
2006年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本,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问题也日益被重视。该文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分类。先建立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剔除存在相关性、信息重叠的指标,再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的评价指标,对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果客观,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鲍艳胡振琪柏玉郭瑞珊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浅谈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体会
土木工程测量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根据自己的课程教学情况从听老教师讲课;认真备课,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实验课;优化课程内容;介绍新仪器新技术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授课体会。
鲍艳韦宏鹄马宏伟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专业基础课程启发式教学
文献传递
非测绘专业开放式工程测量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2013年
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本文对非测绘专业开放式实验室建设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目前开放式测量实验室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对非专业的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韦宏鹄鲍艳马宏伟
关键词:非测绘专业开放实验室建设
盖挖逆作地下工程变形及AM桩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大规模开挖基坑时,地连墙水平位移及构件间差异沉降过大,导致基坑失稳。依托某AM桩大型盖挖逆作法地下工程,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模拟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及构件间的差异沉降,研究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化规律以及AM桩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楼板对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弯矩及结构构件间的差异沉降有良好的限制作用。差异沉降及顶板弯矩均在地下三层开挖后达到最大值,则该阶段为施工过程最不利阶段,应及时进行地下三层底板的浇筑以减小施工风险。相同模型,采用AM桩与等直径桩相比,差异沉降及弯矩均出现一定程度减小,证明AM桩承载力更好,可有效提高结构稳定性。该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鲍艳张恒陶连金边金
关键词:基坑盖挖逆作法差异沉降
基于点云数据提取盾构隧道衬砌错台量的方法
基于点云数据提取盾构隧道衬砌错台量的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点云法向量与隧道断面法向量垂直的关系提取不同环数的横断面点云,利用隧道每环对应横断面点云是否有突变来判断环内错台的有无,由断面点云突变量的大小...
鲍艳王博群王风杰郭稳王莹莹卢建军鲍逸玮
文献传递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错台量和张开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管片错台量和张开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工程测量技术领域,通过简单、快速准确测量盾构隧道管片错台量和张开量,真实反映管片实际错台和张开情况。该测量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盾构隧道衬砌点云数据。步骤...
鲍艳金日范高利业李文海马睿哲张东亮
陆基LiDAR扫描隧道的点云拼接精度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Li DAR)监测隧道变形时多站点云数据拼接误差较大的问题,从标靶类型、标靶数量及控制点三个角度分别进行隧道点云数据拼接实验,分析拼接误差。结果表明:标靶的数量越多拼接精度越高;基于控制点的拼接精度最高,但工作量也较大;球形标靶操作简单、精度高。在精度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四个球形标靶。该研究为隧道变形监测提供了借鉴。
鲍艳王风杰
关键词:隧道
层次分析法在土地开发中的适宜性评价被引量:44
2005年
以山东省某县土地开发整理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土地开发整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层次分析法与GIS进行耦合,探讨其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适宜性,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的依据。研究中,选取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评价因素,并提出了这些因素的提取和获得途径。
鲍艳胡振琪王建峰梅梅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地貌交通条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