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文

作品数:45 被引量:257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9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水稻
  • 10篇英文
  • 10篇杂交
  • 10篇农业
  • 7篇杂交稻
  • 7篇超级杂交
  • 7篇超级杂交稻
  • 6篇抗倒
  • 5篇抗倒性
  • 4篇农业科技
  • 4篇硅肥
  • 3篇杂交水稻
  • 3篇农产
  • 3篇农产品
  • 3篇
  • 3篇
  • 2篇倒伏
  • 2篇稻种
  • 2篇有机肥
  • 2篇杂交稻种

机构

  • 37篇湖南省农业科...
  • 8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国家杂交水稻...
  • 3篇湖南杂交水稻...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湖南省农业厅
  • 2篇湖南省园艺研...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 41篇邓文
  • 11篇蔡立湘
  • 8篇彭新德
  • 8篇青先国
  • 8篇杨玉
  • 6篇王思哲
  • 6篇蒲熙
  • 6篇赵政文
  • 6篇刘英
  • 5篇黄力士
  • 5篇刘凌峰
  • 5篇祝琪雅
  • 3篇宋再钦
  • 3篇彭既明
  • 2篇宗锦涛
  • 2篇温圣贤
  • 2篇金龙新
  • 2篇谭杰扬
  • 2篇刘芳清
  • 2篇刘晗

传媒

  • 12篇湖南农业科学
  • 10篇Agricu...
  • 4篇杂交水稻
  • 4篇作物研究
  • 3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农产品市场
  • 1篇中国果业信息

年份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综合报告被引量:4
2002年
回顾了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历程、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并提出了 2 1世纪初始 10a研究重点应放在水稻分子连锁遗传图谱构建、水稻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分子标记鉴定杂交种子纯度及外源DNA导入等方面。
邓文蔡立湘彭新德詹庆才何登骥
关键词:农业生物技术水稻分子标记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出口战略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分析了世界粮食生产现状及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出口的背景和前景 ,提出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出口战略 ,并针对杂交水稻技术出口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
蔡立湘彭新德邓文赵政文黄力士刘凌峰
关键词:中国杂交水稻
新时期农产品消费需求与农业科研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对农产品消费需求、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消费与科技的关系等作了探讨,指出生产必须适应消费结构变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消费需求导致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消费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赵政文蔡立湘彭新德黄力士邓文刘凌峰
关键词:农产品
2011~2015年湖南省粮食供需状况预测被引量:2
2013年
以2002~2011年《湖南农村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和一次指数平滑法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2015年湖南省粮食供需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湖南省2011~2015年粮食生产总量为2 861.22万~2 906.52万t,需求总量为2 898.07万~3 097.98万t,供需缺口为12.50万~236.76万t,供给保障率为104.36%~113.69%。
邓文杨玉
湖南“十五”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考被引量:1
2001年
在对目前湖南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差距和湖南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湖南“十五”农业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是提高湖南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重点领域是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用工业四大技术创新工程 ,农业生物技术、智能化农业信息两大应用工程 ,以及科技引进工程 (“四二一”科技工程 ) ,并提出了实施科技工程的相应措施。
邓文蔡立湘
关键词: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湖南不同季别水稻生产效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湖南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2005~2013年全省不同季别水稻生产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稻、中稻和晚稻纯收益分别呈下降、基本稳定和上升趋势。晚稻、中稻纯收益极显著高于早稻。提高纯收益的主攻方向早稻、晚稻是通过提高价格增加主产品产值,中稻是降低物质费用。不同季别水稻生产成本纯收益率均呈下降趋势。中稻、晚稻成本纯收益率极显著高于早稻。提高劳动生产率主攻方向早稻是增加纯收益,中稻、晚稻则是降低生产成本。
邓文刘英祝琪雅
关键词:水稻
施硅对超级杂交稻抗倒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了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两优0293在3种不同的施硅水平下生育后期的抗倒伏能力、抗倒形态及生理性状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硅对提高超级杂交稻的抗倒伏能力作用明显,其中以施用中量硅肥的处理(施五水偏硅酸钠300kg/hm2)效果较好;两优0293的抗倒伏能力在各时期均明显强于准两优527;超级杂交稻生育后期随生育进程的后移,单株抗折力明显下降,倒伏指数明显上升,降低株高、单株生物量和茎鞘物质输出率,增加茎鞘干重有利于提高超级杂交稻生育后期的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风险。
邓文青先国王思哲蒲熙龚浩如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抗倒性硅肥
湖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经济评价初探(英文)
2015年
该文在收集湖南6县(市、区)2007~2014年相关资料并于2014年实地调研186户农户的基础上,开展了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经济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种三产四"5种种植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其中一季晚超和中超模式单产增幅最大,隆回中稻的纯收入水平最高。增加纯收入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产,降低费用的重点是减少机械费和请工费。
邓文彭既明刘英金龙新刘晗刘军黄振国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经济评价
施有机肥对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比较和分析施不同有机肥对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差异,探讨可能的影响机制,为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提高水稻抗倒性和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鸡粪(A1)、烟秆(A2)、菜籽饼(A3)、沼渣(A4)共4种有机肥处理。鸡粪、烟秆、菜籽饼、沼渣含氮量分别为1.32%、0.45%、4.58%、1.46%,各小区均按纯氮150kg/hm2折施相应有机肥,不另施N、P、K化肥。研究4种不同有机肥对高档优质晚稻玉针香生育后期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于乳熟期(MS)、蜡熟期(WS)、成熟期(RS)对各小区进行田间单株抗折力测定。测定时,借助水平仪和自制的辅助架,在稻株距地面20cm高处,采用植物倒伏测试仪垂直于稻株茎秆向前推压,将稻茎压弯至45°倾角处,此时,倒伏测试仪自动记录最大的压力值,即水稻单株抗折力(RPPP)。测定单株抗折力后,每小区取有效分蘖数最接近平均值的2个单株,在室内将每个单株分别装袋,于105℃烘箱中杀青15min,然后在80℃烘箱中烘至恒重,分别测定各单株的生物量,取平均值为单株生物量的表型值(BPP)。于乳熟期、蜡熟期、成熟期进行田间表观倒伏率测定,表观倒伏率=各小区倒伏(植株倾斜角度大于45°)植株数/小区总株数。成熟期每小区选有代表性植株5株风干后,在室内分别考查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用水选法)等产量性状。根据乳熟期、蜡熟期、成熟期测定田间单株抗折力时,数计的各小区有效分蘖数,取平均值作为各小区的有效穗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各小区理论产量。收割时每小区去除3行边行后单收单晒,计算单位面积产量,各重复总计后平均折合实际产量。[结果]施有机肥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效果依次为沼渣>鸡粪>菜籽饼>烟秆,沼渣、鸡粪处理的倒伏指数比菜籽饼、烟秆处理低10.11%~34.16%;烟秆肥处理下,玉针香于乳熟期开始倒伏,其他处理则于蜡熟期�
邓文青先国杨玉
关键词:水稻抗倒性有机肥
湖南优质稻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研究
2012年
以播种面积集中度指数、波动指数为主要指标,对湖南近10年优质稻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播种面积的集中度指数、波动指数排序分别为优质晚稻>优质早稻>优质中稻及一季优质晚稻、优质中稻及一季优质晚稻>优质晚稻>优质早稻。明确了湖南优质稻播种面积稳定区、相对稳定区、波动区,并提出了湖南优质稻发展建议。
邓文杨玉
关键词:优质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